文/田園 編輯/張美思
回顧2018年,世界經濟雖然延續了2017年的增長勢頭,但是邊際動能減弱,疲態已顯。全球貿易摩擦、地緣政治風險、金融市場聯動、政策分化且空間有限等諸多因素疊加,使得外匯市場動蕩不安,風險上行,商品貨幣表現不佳。加元、澳元、紐元2018年全年基本呈現震蕩下行態勢:加元在上半年震蕩為主,10月以后持續貶值,2018年全年兌美元匯率跌7.7%;澳元、紐元在2018年前10個月震蕩貶值,11月雖有所回升,但12月重回跌勢。2018年全年,澳元、紐元兌美元匯率分別下跌9.6%、5.5%。
展望2019年,在內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商品貨幣走勢或將維持平庸。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三國的經濟基本面、貨幣政策以及局部風險點的變化,將對本國貨幣走勢產生較大影響;但不論是上漲還是下跌,預計商品貨幣將保持整體穩定,波動幅度有限。
從整體外部形勢看,2019年全球經濟或已進入復蘇的尾部階段,多方博弈下的不確定性因素顯著增強,不確定性和風險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與金融市場的主旋律。一是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繼續從寬松轉向緊縮,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市場動蕩則可能延續;二是全球貿易摩擦持續,世貿規則修訂前路坎坷;三是全球債務負擔上升,或對全球經濟產生更明顯的影響;四是地緣政治風險將有增無減。在上述背景下,整體需求疲弱或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在2019年呈疲軟態勢。原油、鐵礦石、農產品等原材料價格在2018年有所下行;2019年,在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價格恐難有太大起色,與之緊密相關的商品貨幣也不會受到明顯提振。
從商品貨幣內部情況看,加元方面,受國際油價小幅反彈和國內經濟增長前景的驅動,2019年可能有小幅升值。一是預計2019年國際油價或有所反彈。盡管反彈幅度有限,但仍會為加元帶來一定的上漲動力。從供給角度看,美國頁巖油產量不及預期,OPEC以及非OPEC產油國減產協議將執行,供給減少或促使2019年國際油價逐漸回暖;從需求角度看,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全球原油需求下降,OECD預計2019年全球經濟放緩將導致原油需求增長減少約10萬桶/天。因此,油價整體漲幅有限。多家機構預計,2019年原油均價將在70美元上下。二是加拿大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市場對加拿大央行2019年是否加息存在爭議。即便其加息,操作空間也非常有限。因此,油價反彈力度有限,再疊加經濟和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將限制加元的升值幅度。
澳元方面,在外部局勢偏緊、國內基本面對澳元的支撐力不足的情況下,澳元在2019年或呈現小幅下跌態勢。一方面,澳大利亞政府預計2019—2020財年的鐵礦石出口量將從2017—2018財年的8.49億噸升至8.78億噸,但由于鐵礦石供大于求,2019年其價格仍將處于下行通道,或進一步拖累澳元走勢;另一方面,由于澳大利亞2018年強勁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勢頭可能在2019年有所減緩,房地產價格亦存在下跌風險,居民支出增長難以為繼。澳洲儲備銀行因此調降了核心通脹預期,預計短期內難以邁入2%—3%目標區間門檻。因此,澳聯儲的加息意愿并不強烈,很難對澳元產生有力的支撐。
紐元方面,預計其與澳元類似,整體難有起色。其一,澳大利亞是新西蘭最大的貿易伙伴,紐元的走勢一貫與澳元走勢相仿。其二,由于新西蘭農產品的出口占了國家出口的大部分,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也會對其產生較大影響,而預計2019年全球經濟政治環境的嚴峻將對農產品的需求造成拖累。其三,新西蘭經濟基本面整體數據偏弱,其央行近期也重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將保持現有政策不變。預計其在未來兩年內將維持利率的紀錄低位。因此,紐元在2019年和澳元一樣,難有起色。
綜上所述,2019年是全球經濟結構性分化的關鍵一年,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素。商品貨幣很難獨善其身,在不同方向的驅動力和影響因素的博弈下,最終很可能會呈窄幅震蕩態勢,表現平庸。具體看,加元或微漲,澳元和紐元則可能略有下跌,但幅度均相當有限,不會形成趨勢性形態。但如果2019年全球經濟金融出現較大變數,則本就“脆弱”的商品貨幣很可能會受到明顯牽累,前景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