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曉丹
(廣西桂江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2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采木材資源逐漸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承擔著各種職責與社會責任,隨著林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家儲備林建設對林業生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1]。可以說,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是推進樹木生態文明建設與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國家儲備林建設工作直接關系著我國國計民生,同時也是林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與開發的一項重要保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國民經濟增長提供積極推動力。對國家儲備林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進行分析具有現實意義。
儲備林建設對于城市的發展尤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當地經濟發展的程度與水平。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對儲備林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重視儲備林建設管理的創新性改革。但是當前大部分城市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在儲備林建設中,地方政府過度重視各種經濟產業建設,不僅無法滿足林業發展要求,還使城市形象受到一定影響。此外,自我國開展儲備林建設項目以來,雖然給予了大量的政策與資金支持,但是由于保證制度不健全,在儲備林建設規劃過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不能準確對儲備林建設的作用與影響進行定位,所舉行的活動也不符合林業發展需求,管理方式不能與時俱進,儲備林管理辦法也不完善,忽視儲備林建設中能耗問題,導致儲備林建設開展存在一系列問題[2]。
從當前儲備林建設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地區過分注重社會發展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儲備林建設的應用和指導,甚至有的領導者抵觸儲備林建設,沒有正確認識到儲備林建設對于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與作用,普遍存在過分注重經濟效益,輕視儲備林建設的錯誤觀念。一味的提升地區經濟與生產能力,對儲備林建設工作的重要性與現實意義認識不足。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大木材消費國,而儲備林建設需要的資金非常巨大,且儲備林建設周期長,需要7、8年的時間才可以逐漸獲得效益。根據相關數據分析,到2020年,我國木材缺口將達到2億m3,同時對于風能、太陽能與生物能等各種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與研究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儲備林建設[3]。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的同時,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強儲備林建設是當前城市綜合發展的重要內容,對于城市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儲備林建設具體操作中,由于經費嚴重不足,尤其對社會資本引入不足,再加上垃圾處理等相關費用沒有有效利用,造成儲備林建設的各種費用投入比較緊張。雖然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與引導,但是政府缺乏足夠的資金維持大規模的儲備林建設[4]。當前我國儲備林基地建設共有1400萬m3,儲備林建設周圍長,這就需要大量的資金來維持儲備林建設,不僅給當地政府與相關部門帶來嚴峻挑戰,也給長期貸款的貸款方造成很大壓力。
PPP模式也就是公私合營模式,是政府與相關企業或者個體通過合作方式組成的一個權利義務關系,在PPP模式下,政府或者公共部門與個體、企業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非常明確,各自承擔著其相應的責任與義務,也共同承擔儲備林建設和運營管理。隨著我國在儲備林建設方面投資與關注力度不斷加大,工程建設項目越來越多,也對融資模式提出新的挑戰。同時,儲備林建設市場逐漸向國際化與多元化方向轉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PPP項目摸塊決策劃的直接依據在于判斷擬建項目采用PPP能否實現物有所值,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加強與政府的有效合作,在加快儲備林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當前,PPP模式下在儲備林建設中的運用已經成為社會各界與國家廣泛討論的焦點,借助PPP模式加快儲備林建設,出發利用市場經濟資源配置優勢,提高儲備林建設項目質量與效率,保證合作雙方利益最大化。我國各的范圍內儲備林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狀況比較良好,在我國儲備林初期發揮著指引與模范帶頭的作用[5]。
在低碳環保不斷深入人心的時代背景下,儲備林建設成為社會各界與相關學者關注與研究的重要內容。在PPP模式下,企業與政府成為管理者,同時政府發揮至監督管理職能,在儲備林建設中,要充分考慮與分析周圍空間的融合,也就是說儲備林建設要體現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統籌規劃,充分利用地域空間。在PPP管理模式下,人力資源與各項生產要素得到合理分配,政府與相關部門清楚地掌握與了解儲備林建設的具體內容,必須根據城市經濟發展與人們的實際需求進行規劃,且對項目開發全過程進行質量監督與管理,一旦出現與合同不相符的情況時,立即與項目公司負責人溝通。此外,由于當前人們對自身居住的周邊環境與生活環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這就需要在兼顧商業價值基礎之上,重視對環境要素的分析與添加,將儲備林建設作為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的關鍵目標,在整個項目運行期間,根據項目建設與維護的要求進行維護與管理,且充分分析影響工程全過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制定可行性的管理措施,從根本上解決管理難題,切實有效地保證儲備林項目建設的順利完成。
一般來說,儲備林建設占地面積非常大,建設周圍長且工程量也很大,因此,儲備林建設方案的設計十分復雜。大量木材需要進口,林業資源缺口巨大,當前木材供求關系十分緊張。為了改變當前我國林產品質量低與資源緊缺的現狀,企業與相關管理部門人員必須綜合考慮與分析儲備林的實際情況,將儲備林項目良種化改培育集約經營進程推進作為儲備林的工作重點,對儲備林的各個環節與各個階段的節材措施、環保方式以及節水、節電、節能等多方面進行具體規定。對于珍稀樹種、母樹或者生長狀況良好的優級林木進行綜合考察與研究,將生長不良的林木或者無用的林木及時清除或者伐除。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是政府、社會以及廣大群眾共同的責任與義務,而實施儲備林建設是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國有林場和私有林場都應該使用良種育苗和集約經營方式進行培育,且置頂完善的儲備林建設技術流程與規章制度,使得操作進行合理化與規范化,以此提高森林資源的總體質量。
儲備林建設必須要以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導向,我國實施儲備林建設,是符合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本文從幾個方面就儲備林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雖然我國儲備林建設面臨很多問題,但也加大了對儲備林建設的政策扶植與引導,各種措施也得到具體落實,儲備林建設進程也進一步加快,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