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春利
LED 顯示系統中包括光電子、微電子以及信息處理技術等多個方面,利用先進的控制技術,可將視頻信號進行動態、清楚的展示出來。在科技飛速發展下,LED 顯示技術不斷完善,逐漸應用到電視舞臺美術制作中,成為舞美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通過絢麗色彩和靈動光影使舞臺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LED 系統的應用范圍逐漸廣泛,成為電視舞美設計者的“新寵”,該系統主要的技術特點如下:
1)發光強度。常規LED 器件的發光強度為10mcd,高亮度的發光強度在10-100mcd(坎德拉)之間,超高亮度的發光強度超過100mcd,目前已經研制出強度超過1 000mcd 的器件,可充分滿足室內外的光照需求;
2)響應速度。LED 器件的響應頻率與載流子壽命相關,以GaAs 材料半導體為例,通常處于1-10ns(納秒)范圍內,響應頻率在16-160MHz(兆赫茲)之間,可對6MHz 的視頻信號進行顯示;
3)節能性。對于常規LED 器件來說,工作電流只有10mA(毫安),超高亮度的器件運行電流只有100mA,在工作中電壓約為2V(伏),耗電量較小;
4)色彩。由于LDE 中采用諸多半導體材料,發出的光波長也不盡相同,目前已經研制出紅、綠、藍三種超高亮度的器件,在此基礎上,使全彩色的LED 顯示屏得到廣泛應用[1]。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水平不斷提升,對節目制造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更加追求精致化、新穎化,由此獲得更多觀眾的喜愛。LED 顯示屏與相應技術的產生為各類節目制作提供新的創新路徑。
從舞美設計歷史可以看出,舞臺的機關布景、透視布景、條屏布景、象征主義色彩布景等,無論是寫實、虛幻,還是寫意、非幻覺的布景,均可與LED 顯示屏有機結合,衍生出新的視覺盛宴。例如,在《挑戰主持人》節目中,舞美便是將LED 顯示系統與條屏布景相結合所得的產物。
四維空間具有流動性,可隨著時間、內容的延續而發生改變,能夠與當前觀眾審美能力與生活方式相適應。世界著名舞美設計家斯沃博達曾說“將燈光與投影相結合改變以往顏料畫布景,這就是未來發展趨勢”,而LED 顯示系統的應用便是將這一理念付諸于實踐,將其當成演出的一項重要內容,與其他表現方式有機結合,從而對節目的整體效果產生較大影響。為了追求四維空間,近年來電視舞美設計取得顯著成績,將升降裝置安裝于舞臺,并與活動景片、活動轉臺等相結合,使節目效果更加顯著。當LED 顯示系統誕生后,將其應用于舞美設計中,利用LED 光源中的點、線、面可構成更加多樣化的形式,使四維空間設計成為現實[2]。
在以往的再現性布景中,采用透視畫景的方式,以創造人物環境為特色,一直延續至今,此種造景方式不但制作難度大,且投入費用較高,在舞臺吊掛等方面也存在諸多客觀問題,首先,對舞臺上吊桿的占用量較多,這是難以避免的問題;其次,布光要隨著布景的變化隨時調整,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和物理,且換景的時間較為緊張,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布景變化,為舞美設計帶來較大難度,有時難以完成任務,只能通過降低節目效果的方式來解決。現如今,LED 顯示系統誕生后,上述問題均可迎刃而解,且效果十分顯著。在場景變化時,無需外界燈光著涼,占地面積小,且換景時間快,在計算機硬盤中存在成千上萬個場景可隨時調用。例如,在央視舉辦的《全國電視小品大賽》中便將LED 顯示系統應用其中,為許多小品情節營造出接近真實的活動環境,還有的直接參與到事件過程中,有些為小品內容進行烘托。事實上,舞美表現力與再現性具有分不開的關系,不但是場所符號,同時也是情感符號,這便是人們常說的表演氛圍,也叫做情緒空間,可見LED 顯示系統對舞美設計手段創新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LED 地屏在多個電視節目舞美設計中得到廣泛應用,包括《星光大道》《開門大吉》《黃金100 秒》等,這些欄目均采用了LED地面顯示屏,具有較強的立體感,使節目更具特色與亮點。
在傳統舞美設計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制約,只注重晚會主題、節日氣氛的營造,很難為每個節目設計出與之對應的情景空間。但是,電視節目的類型多種多樣,如歌舞、語言、曲藝、小品等,如若單純使用相同的設計方式,難以充分滿足藝術形式對舞美的要求。以綜藝晚會為例,有時需要表現性舞美空間,有時需要再現性空間,在傳統設計中,兩種方式無法兼得,而在LED 顯示系統應用后,可為不同類型節目提供與之相對應的氛圍、情景與意境,最大限度的將表現力和再現性結合起來,營造出浪漫、真實的空間情景。在LED 實際應用過程中,場景可實現自由變化,可在寫實、寫意之間隨意切換,在同一臺晚會中,人們不但可與看到身穿旗袍的女子在上海灘小巷中優雅行走,又可看到威風八面的武士在LED 營造的赤炎烈火中擂鼓助威,如若失去LED 技術的支持,則很難營造出如此具有特色的舞美環境,節目效果也將隨之大打折扣。
2018 年“春節戲曲晚會”中將LED 顯示系統應用其中,打造出一臺紅火、喜慶、熱鬧、富有春節氣息的戲劇盛宴。在以往的劇場舞臺左右兩側分別設置附臺,為景具的上下搬動提供便利,但是由于演播室的空間十分有限,無法像劇場一樣設置附臺,為舞美設計帶來較大難題,而LED 屏幕的出現使上述問題迎刃而解,不但打破場景變換在空間上的限制,還具有龐大的信息量,具有電視獨有的運動畫面,與電視特點充分符合。可見,LED 屏幕的誕生為電視舞美設計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但是,物極必反,大量利用LED 屏幕進行場景設計很容易喧賓奪主,與舞美設計宗旨相背離,如何做到“虛實結合”,成為2018 年春節戲曲晚會舞美設計的重要工作[3]。
春節戲曲晚會舞臺的主背景位于舞臺后方中間位置,兩側分別立有裝飾性圓柱,兩根圓柱中間為LED 的主屏幕,為異形弧形屏,具有較強的立體感;在側景設計中,四周也設置屏幕,呈現出環繞效果,紅色圓柱中部設置藍色圖案,并將部分圖案做成燈箱,在紅色與藍色的相交處用LED 線性光源進行處理,使圓柱的顏色看起來十分協調。此外,兩根圓柱間與橫梁下方便是LED 屏幕,前后左右相互對稱,與實景巧妙結合起來,為主屏幕的延續和拓展提供助力。在演出過程中,后方LED 屏幕劃分為五塊,可獨立成畫,也可形成一個統一整體,在視覺方面十分壯觀,可為觀眾帶來強大的視覺沖擊。由此可見,2018 年戲曲晚會在LED 屏幕的運用方面是比較成功的。
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美設計中,為了能夠做出與節目氣質相吻合的燈光設計,決定將LED 顯示系統引入其中,整個舞臺以“LED 大屏幕”為主體,將白色燈線貫穿舞臺,以古樸的詩書文字為裝置,將點狀LED 光源作為背景,舞美設計靈感來源于我國傳統“畫卷”,只不過該畫卷中間部分是聯合的,以立體的形式展現給觀眾,運用了四維空間設計的方式,下方為梯田,代表著大地,寓意著中華文化深深植根于大地;百人觀察團不但是觀眾,同時也是演員,使整個舞美設計疏密得當,從燈光設計中突顯節目品位,具有高雅、大氣、不世俗等特點,在氣質方面與該檔節目充分符合,同樣也是LED 顯示系統的一次成功應用。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LED 顯示屏技術應運而生,使傳統舞美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將該技術應用到舞美設計中,有助于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將技術與藝術緊密的結合起來,為舞美設計提供一條嶄新的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