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宇
?
關于大數據分析對金融業的影響與對策
張晨宇
(北京中軟融鑫計算機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信息分析技術對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金融行業也受到了沖擊。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互聯網金融業跨行跨地域辦理業務更加方便快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金融業務辦理的便捷性。但是,方便的同時也有隱患,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金融進行洗錢等違法行為,導致違規交易辦理金融業務事件常有發生。那么,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的環境下,大數據對金融業會產生怎么樣的影響呢?金融業要如何應對?對此進行了研討。
大數據;互聯網;金融行業;金融價值
以微信、QQ、微博為代表的互聯網社交平臺,居民用戶在平臺上進行社交瀏覽活動,任何一種行為,無一遺漏,都會留下痕跡,這樣就會形成數據。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各服務器對用戶登錄時間、地點、瀏覽習慣、動態行為等進行詳細記錄,大量數據信息儲存在服務器后臺,這就可以快捷、精準、全面地對用戶進行分析和檢測。
較之傳統分析檢測方法而言,大數據信息分析技術更加先進,能夠更加綜合和全面地進行信息分析。將其與云計算有機結合,不僅能夠再次提高信息分析精確度,還能夠獲得更多隱性信息,綜合分析后實現大量數據精確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升級進步,數據形成的種類已經不單一為文本形式,更多的是圖片、動態資料、音頻視頻等不同種類的信息數據,體現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數據特點。
隨著大數據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現代金融企業給傳統的金融行業發展帶來了沖擊和挑戰,包括信貸到支付業務的沖擊、銀行到保險企業的沖擊、金融業內各種業務模塊都在被大數據信息技術所影響著。由此可見,大數據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產生和發展。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們要逐漸懂得如何與數據交流,通過對數據信息的分析和挖掘,才能更加了解用戶行為的需求和市場結構的變化,從而結合市場差異進行合理轉型。唯有這樣做,我國金融行業才能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只有思想和行為不斷活躍,才能取得改進和完善。分析和總結的大數據信息,可以成為商業銀行了解市場結構,提高自身競爭力和抵御風險能力的重要依據,其作用還需要相關人員辯證分析和對待。
3.1.1 促進行業轉型
隨著資源數據的“開放、平等、共享”的互聯網平臺的建立,不僅提高了大數據信息技術處理海量數據的效果和能力,而且還可以成為第三方進行融資、信用等級評定審核、線上支付、線上投資等方式促使金融市場服務模式逐漸多元化、服務質量優質化的金融技術支撐。
3.1.2 金融產品得到優化和創新
大數據信息技術在金融產品優化創新方面主要體現在產品內容的創新和結構的優化。在國家機構對金融企業執照進行嚴格監管的情況下,大數據信息技術的推廣和發展為第三方發展提供競爭舞臺,各支付領域各顯神通,除了支付寶和財付通等網上金融業務平臺發展迅猛之外,一些電信運營商的支付系統也憑借自身的資金技術優勢爭相發展。除此之外,中石化、中石油等企業也在試圖將大數據信息技術運用到本企業服務之中,開通線上支付交易模式。
3.2.1 給金融行業支付業務帶來沖擊和挑戰
金融行業發展中,金融機構最基礎的業務就是支付服務。在大數據信息分析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進入快車道的影響下,金融商業模式得到創新和豐富,社會對金融支付便捷和快捷的需求推動第三方支付模式得到不斷發展。同時,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業務也在建立和完善個體獨立的支付體系,與傳統的金融企業相互脫離,將對傳統金融企業的依賴逐漸轉移到對大數據信息分析技術的依賴上。當前,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平臺能夠為已經在實體金融銀行存有賬戶的用戶提供與實體金融銀行業務相匹配的存儲、轉賬和結算等相關資金業務,有效地提高了用戶方便快捷辦理業務的效率。互聯網金融企業可以實現大量用戶同時進行業務辦理的可能,符合社會發展和居民輕松辦業務的要求,對實體金融企業的存在和發展帶來了沖擊和挑戰。
3.2.2 信息隱蔽,容易導致不法交易行為發生
互聯網金融交易具有交易者信息隱蔽性的特點,使得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易。雖然交易用戶實名制注冊,但是交易真實身份卻難以直觀被證明。加之,互聯網使得交易便捷、交易速度快、可以短時間進行多次匿名轉賬、切斷資金鏈等。不法分子就可以利用大數據的先進技術多次盜取他人注冊的賬戶進行洗錢交易。交易數量之多、交易頻繁,難以被銀行發現,使其開展逐一審查的難度大。另外,由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居民網上交易成為一種流行交易方式。互聯網交易涉及的商戶、持卡人、移動運營商等交易參與者較多,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金融的這些特點,在網上實行洗錢的不法交易,中國人民銀行和相關監管部門也難以實現對非法資金完整的交易信息及流向軌跡查找源頭。因此,使其可以順利逃離法網,為不法分子成功洗錢提供了可乘之機。
在互聯網大數據信息獲取和分析技術的發展下,金融行業所處的難題已經不再是怎么對用戶信息進行收集,更重要的是怎么能夠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運用大數據信息分析方法對海量客戶信息進行分析和存儲管理。同時,可以在紛繁冗雜的數據信息關系中理順其邏輯關系,將有效的信息加以提取和處理。所以,對于傳統金融企業而言,在大數據環境下,應當及時轉變思維,引進和創新大數據信息分析處理技術,建立大數據信息平臺。對于數據信息的存儲和處理已經不限于結構化數據;對于圖像、影音等非機構化數據,以及跨平臺數據,例如搜集和分析客戶買賣習慣、消費愛好和傾向等數據信息,也需要被準確分析,重視對待。
金融企業應不斷改進第三方支付產品的服務結構,將傳統企業在運營中積累的客戶信息資源同更多的相同類型企業實現跨平臺聯合作業,使各類資源管理功能,例如代繳天然氣費、水電費、代繳信用卡等業務整合,功能得到有效的配合,實現跨平臺聯合管理。另外,移動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移動端的推廣與廣泛應用,使得互聯網移動支付功能得到發展,其便捷性正逐步朝著取代網絡支付的方向不斷發展,成為市場流行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同時,手機使用的普遍性以及手機功能的豐富性,使得更多人更加傾向于運用手機隨時隨地進行支付的愿望,從而促使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在移動端支持下,移動支付發展迅猛,商業銀行應當結合市場用戶的需求,轉變思想,同第三方支付機構、網絡運營商通過資源共享、技術合作,為客戶提供更加舒適和優質的服務。
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大數據信息技術發展下的新型金融企業,發展關鍵都是要對客戶大數據信息進行安全存儲和管理,加大保護,防止被損壞或丟失。互聯網金融企業應當加大對網絡數據信息的安全保護系統的完善和升級,構建大數據存儲處理庫,避免整個互聯網金融資源被盜取和窺視,保障金融系統穩定有效運行。
加大對金融業交易的技術監管具體措施為:①大數據時代下,要積極利用大數據、信息化等高科技術,開發互聯網監控軟件,實時采集數據,加強用戶線上、線下交易的科技監管,利用先進技術對客戶、賬戶、交易數據進行分析、預測、挖掘管理等,對不法洗錢活動做好偵查監督工作,以實現對可疑交易的防范、監控和甄別。②擴展大數據背景下,不法分子通過網絡進行洗錢等不法行為的義務監管主體。要勇于打破傳統金融企業信息壁壘,謀求跨部門、跨平臺的多方合作關系,建立聯合監管的多元數據信息網絡,甚至加大國內外聯合監管力度,擴大監管范圍,加大監管懲治力度,從而實現多向監管。③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和完善網絡不法交易監測系統。通過網絡客戶信息數據庫的建立和完善,開發智能與人工操作相結合的不法洗錢交易檢測系統。對用戶交易身份進行人臉或指紋識別認證,確認交易真實性。同時,可以對交易信息進行準確提取和存儲,對過大金額數量和可以交易進行各環節多次身份識別的確認,提高監管效果。④加強各執法司法監管部門的聯合,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法院等監管主體應當同時聯合加強對涉嫌洗錢、恐怖融資等不法交易活動的調查和監管、懲治力度。
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得到快速發展,傳統金融企業發展受到沖擊和挑戰,卻在一定程度上為金融行業變革提供了方向,使其充滿活力。互聯網技術與移動通信相結合雖然具有方便快捷、服務范圍廣、服務去中介等特點,但也給不法分子洗錢、恐怖融資等非法活動提供了條件。因此,相關人員要正視大數據分析下,互聯網金融的利與弊,加強創新和監管,嚴禁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金融進行洗錢活動,從而使互聯網金融為居民生活和社會發展發揮推進作用。
[1]趙付玲,安鋒,張曉鋒.大數據時代商業銀行信息化問題淺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10):56-60.
[2]劉威.大數據時代銀行數據服務體系建設的探討[J].中國金融電腦,2013(7):46-48.
[3]彭濤.大數據時代的小微信貸——兼論銀行與電商平臺的競合關系[J].時代金融,2013(15):232-233.
2095-6835(2019)01-0082-02
F830.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01.082
張晨宇(1992—),女,河北秦皇島人,北京中軟融鑫計算機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業務分析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統計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主修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專業。
〔編輯: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