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銀
(金寨縣果子園鄉林業工作站,安徽 金寨 237300)
金寨縣位于安徽省西部,位于大別山腹地,鄂豫皖交界處,總面積為3814 km2,全國十大將軍縣之一,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走出了洪學智、皮定鈞等多位開國將軍,被譽為“將軍搖籃,紅軍故鄉”。2016年1月,國家能源局復函同意金寨縣創建全國首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金寨縣緊緊圍繞實施可再生能源“12345工程”為目標,層層壓實責任,確保到2020年計劃光伏發電320萬kW。目前金寨縣在光伏產業已建成光伏扶貧電站項目總裝機19.79萬kW,其中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10萬kW、戶用光伏扶貧電站2.62萬kW、村集體光伏電站2.67萬kW、分布式聯戶型光伏扶貧電站3萬kW、金融光伏扶貧電站1.5萬kW;商業光伏電站發電裝機125.49萬kW。光伏產業顯然已經成為可再生能源的重中之重,目前全縣有超過2200 hm2面積以上的光伏產業用地可用于茶葉種植。由于金寨縣處于大別山腹部,它的光照、水分、溫度,土壤等條件非常適合茶葉生長,是安徽省重要的產茶地區。最近幾年,通過縣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加上對新能源的重視和機遇,金寨縣人民利用光伏板下空地種植茶葉基地2200 hm2,茶園的總面積已達到1.55萬hm2,茶葉的年產量達到4600 t,茶葉帶來的利潤價值4.6億元,光伏產業價值8.5億元,其為金寨縣每年創造13.1億元的財富。
茶光互補產業對茶苗的要求很高,快速發展茶光互補產業的基礎是挑選良種壯苗,挑選適應當地環境的高產茶樹幼苗,還要建立培育中心,這些都是發展茶產業的重要舉措。在光伏板下,也可以直播茶籽造林,直播前,先選種,再浸種,然后再直播茶籽;直播茶籽每個凼子播種6~10粒種子,覆土3~4 cm,株距30 cm,行距1.5 m,播種當年夏秋季不要施肥、撫育,第二年春季才可撫育,但三年以內的幼苗嚴禁夏季撫育。茶葉樹是散生灌木,因此茶樹生長到5年以后,要在農歷九月以后對其進行修剪,要把茶葉樹的高度控制在1 m以內;在夏季施化肥、冬春季施家雜肥。金寨縣的日照時間平均每年1050 h,不僅適合茶葉的生長,也可以滿足光伏電站日照需求。因此,茶葉項目和光伏產業項目兩者可以互補,空間可以充分利用。
首先,茶樹對適應的土壤是有要求的,一般是土層厚度達到50 cm以上不含石灰巖,排水性能要高,所以這就需要好的砂質土壤,酸堿度pH值在4.5~6.5為最好。其次,雨量、陽光、溫度也很重要,年降雨量要在1300 mm以上,光照要適中,需要較強的紫外線,因為海拔高的地方茶葉品質更好,金寨年平均溫度在20 ℃左右。最后,是地形的因素,適宜的地形有坡地、坡向、海拔等,海拔高的地方雨量充足,紫外線強,云霧多,漫射光強,這些都對茶樹的生長有好處但是海拔也不應過高,太高的話會導致凍害,金寨縣位于大別山中部,是安徽省在北緣地區重要的茶葉分布地,此地比較適合種植。因此,要充分利用資源,將茶產業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發揮到最大。
金寨縣是全國首個“國家高比例可再生清潔能源示范縣”。現在當地光伏發電站裝機近1.5GW。金寨也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由于生態區的限制,導致其產業選擇面窄,經濟受到嚴重制約,于是發揮林業經濟成為了必經之路。在這兩者的共同需求下,茶光互補成了最好的辦法。若想快速推動茶光互補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資金投入和科學的管理,其主要的管理方法為:①在政府的推動下,項目得到扶持,建成基地后,有專門的農業公司進行經營管理。②大多數集中式光伏電站都是企業自己組建農業公司,專門在光伏板下建設茶葉基地,政府由發改委牽頭,協調農業農村局、、水利局、林業局專家組成專家小組,給予全方位技術指導,由光伏公司負責農業種養,周邊群眾負責采摘,由光伏電站負責回收茶草,自已負責茶葉深加工、茶葉營銷工作。這樣就能提高周邊群眾收入,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增加群眾收入,有力支撐脫貧攻堅工作;光伏企業除掉發電收益,還有售賣茶葉收益;光伏電站通過實施茶光互補項目,項目區不僅增加了經濟收益,也通過茶葉種養,保持了水土,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③所有光伏項目施工,只準人工上山施工,不允許機械上山施工,以防破壞表土,影響茶葉生長;光伏項目區茶葉種養,一定要水平種植,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再流失。事實證明,管理方法的多樣化,茶光互補基地建設速度大大提高了,建設質量也增強了,群眾觀念也發生改變,光伏公司擁有了茶葉基地,增加了收益,百姓售賣茶草,也增加了收入,真正實現了共贏,一舉多得。
面對未來的發展趨勢,更大的資金投入和更廣的基地建設規模是必須的,透過茶葉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和安徽省茶葉產業發展意見可以看出來,當地相關人員要落實發展舉措,確立發展目標。根據全縣布局,突出重點,集中資源進行發展。各級領導和政府相關人員要制定一定的支持并鼓勵發展的優惠政策,大力吸引企業,吸引人、財、物等資源,加上項目有國家能源局和安徽省能源局的大力扶持,努力達到光伏裝機3.2GW的預期目標。
由于現存的大量茶園是20世紀60、70年代留下來的,存在一些問題,過去的茶葉產量低,那時的茶葉沒有進行科學的管理和規劃,其品種的品質也參差不齊,產量普遍不高而且每年還不穩定,對品種進行改造有較大的難度,如果進一步著手于撫育、施肥,改進的效果不是很好,成本太高,不是好辦法,顯然,只能對一些好點的就品種進行改造,側重點仍然是造新的茶林。目前,金寨尚有1GW的集中式光伏指標未實施,根據金寨縣相關部門規劃,在金寨的雙河片、湯匯片利用低產林地、未利用地等地塊落實該光伏指標,屆時,就可利用光伏板下空地,實施更大規模的茶光互補產業,實施茶光互補項目的周邊群眾就可以享受出租土地的收益、采摘茶葉收益,為金寨脫貧攻堅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
如果想要實現林業的高效、優質、高產,則必須實現新的森林經營方法,而森林的可持續經營是新的森林經營方案的內在含義。由于新建的茶葉基地在近些年來得到的扶持,種植基地不斷擴大,怎么樣來提升治理水平,提高資金和科技投入和如何才能提高茶葉的科技含量已經成為棘手問題。如果不考慮這些,新建的茶林將變成新的低產茶林。在建設新的林地的同時,對豐產栽培示范,茶葉科技網絡建設,科技推廣普及的投入經費也要加大。要有造一片、成一片、豐收一片的決心,要把今后茶葉發展的重心轉移到提升基地建設的質量和效益,大力支持企業將茶葉基地作為企業原料基地,實施科學的管理,專業的經營,提升茶葉的科技價值,用科技理念來發展。
茶光互補其中的光伏電站的建設不會對茶樹的質量和數量產生影響,不會影響生態環境,光伏工程實施對林地也沒造成大的破壞,不會影響周邊植被,因此,在當下,茶光互補項目建設在當地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著手于快速地推動兩者互補,金寨縣委縣政府成立由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縣國土和規劃局、水利局、環保局、林業局等相關機構,組建金寨縣新能源建設領導組辦公室,專門建設光伏電站和茶園建設的管理和技術指導。修改相關技術規范,對光伏電站光伏板實行高架,光伏板的高度應高于1.8 m,盡量不要影響茶葉的采摘和管理。還有就是單位施工工作不能使用大型挖土機等,積極提倡在施工工作時進行人工作業,盡可能地避免對山地地表和現有茶樹進行損害,盡可能不要破環現有植被,因為如果植被被破壞可能引起自然災害,例如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所以,在光伏電站選址時,盡量選擇低產商品林地。為防止光伏電站故意破壞山體植被,應責令施工單位向林業部門、水利部門繳納足額的保證金,確保施工對環境影響減少到最小。
金寨縣作為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發展茶光互補經濟是正確的,同時也是脫貧攻堅的需要,金寨地理位置符合茶樹的生長環境,發展茶光互補,不僅能夠拉動經濟增長,保護好生態環境,還能引領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茶光互補是金寨縣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