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禎陽,楊春苗,楊翠娟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業局,廣西 三江 545500)
油茶在我國的許多地區均有種植,其中在柳州市三江縣的油茶種植經營已經具有較悠久的歷史。三江縣現有油茶種植面積61.7萬畝,是廣西地區最大的一個油茶種植縣,在全國范圍內也是位列前茅,因此,油茶產業已經成為三江縣的主導支柱產業之一。發展油茶產業在扶貧實際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精準扶貧”策略的提出讓三江縣黨委、政府意識到通過發展油茶產業是幫助居民脫貧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發展油茶產業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作用,以促進三江縣油茶扶貧工作的開展。
三江縣近年來油茶產業得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發展油茶生態經濟產業作為三江縣脫貧攻堅重大支柱產業來抓,在2018年提出“123456”工作思路,即一砍老油茶樹;二種新油茶品種;三加強撫育管護;達到四倍增產;五至六年實現大翻身的預期目標。強力推進油茶品改“3636”工程(即用3年時間籌資6億元,實施油茶品改36萬畝)的總體規劃。將油茶產業發展定為三江縣“兩茶一木”主導產業之一,不斷增加對油茶產業項目資金的支持力度,農民在油茶品改的同時也收獲一定的造林補助,農民種植油茶的積極性很高,油茶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
在縣委、政府的積極號召下,三江縣近年來進行大面積的油茶新品種更新改造和低產林撫育改造。種植新品種均為在三江縣引種試驗成功,在三江縣區域可以推廣的岑軟2、3號和湘林210以及桂無、贛無系列等高產優質新品種。僅2018年度發展油茶品改更新改造達6萬多畝,2010年實施油茶新品種改造5000余畝,目前大部分基地均已投產,部分基地進入盛產期,產量較當地老品種小果油茶提高3~4倍以上,每畝的收入也增加到300元以上。已種植了8年左右的高產油茶示范林基地,每畝的平均產油量可達到30 kg,產值3000元。三江縣通過油茶產業資金扶持和成立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加強對油茶種植示范基地全面的技術指導,油茶產業基地采取了合作社、企業、種植大戶等多種經營模式發展油茶產業,在三江縣油茶產業基地核心示范區的幅射帶動下,周邊多個鄉鎮,以及毗臨縣分均大面積發展油茶產業,同時加強管護力度,有效促進油茶產業發展。
油茶林的種植面積擴大,品種質量提高,油茶的產量自然也會提高,因此,當地需要具備相應的加工銷售渠道,為林農解決產品銷售出路問題,讓種植油茶農戶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這樣油茶產業才能得到健康發展。三江縣近年來在油茶銷售、加工方面也花了大力氣,通過綜合利用廣西三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與設備,使得油茶加工生產的多個技術問題已經解決,獲得了12項油茶專利,幫助油茶種植戶以及企業解決了油茶籽加工銷售問題,從而成功提高了油茶種植戶的經濟收入。此外,三江縣在油茶品牌建設方面也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已經成功創立并推廣了“程陽橋”、“三椿”、“風雨橋”等多個著名茶油品牌,且取得了國家“QS”質量認證,使得當地的茶油知名度大大提高。當前,三江縣的油茶產品逐漸走上了電商銷售渠道,許多油茶產品被銷售到全國的各個地區,為油茶扶貧工作的落實創造了可靠條件。
為了促進當地的油茶生產,降低經營主體的融資難度,政府可推出相關的資金扶持政策,或者為油茶林種植戶提供一定的財政補貼。例如,調整油茶種植大戶的銀行貸款利息,并對于符合貼息條件與政策的種植大戶,尤其是家庭貧困的油茶新品種種植大戶,優先為其提供財政貼息。通過大力發展當地的油茶產業,能夠快速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從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為精準扶貧工作開辟出新的路徑。
三江縣通過改進和完善油茶產業服務模式,促進精準扶貧工作開展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3.2.1 采取生產獎補和種植補助資金的方式
若貧困戶想要發展油茶產業,自己種植或改造油茶林時,政府通過扶貧辦下撥扶貧資金到各級鄉政府根據林農種植規模給予一定的生產資金補助,以幫助貧困戶加強撫育管護,促進油茶早日投產,最后獲得油茶收入后便可成功脫貧[2]。另外,通過政府融資對所有新造油茶林農戶給予一定的種植補助,確保種植成效。近年來油茶產業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當油茶林進入到穩定的產果期,其每年的收入也比較豐厚,可幫助貧困戶成功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
3.2.2 貧困戶投入勞動力以獲得勞動收入
當地有大規模種植油茶的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可為這樣的龍頭企業提供一定的政策優惠,讓其接收附近的貧困居民作為主要勞動力。當油茶林進入生產階段后,無論是油茶的造林階段還是鮮果采摘階段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但其勞動強度比較適中,所以附近的居民幾乎都能夠參與勞動,從而通過勞動換取一定的收入,使得貧困戶的收入也提高。
3.2.3 通過提供油茶種植地或勞動力的方式入股合作社、企業或大戶的油茶種植
合作社、企業或大戶在進行油茶種植時,其種植的規模一般都比較大,所需的油茶林地以及勞動力都比較多。對于農村居民來說,他們可通過轉讓土地使用權給大戶或企業種植油茶,從中占取一定的股份,在油茶產出時便可以從中獲得股利收益[3]。投入勞動力入股也是一樣,不同的是,居民必須持續不斷的投入勞動力,還能接受系統的技術培訓,提高自身的種植管理水平,為合作社、企業或種植大戶創造更高收益的同時,自己的收益也相應提高,具有雙贏的效果。
3.2.4 政府統一經營管理油茶林地的方式
對于適宜種植油茶林的村莊土地,政府出面對林地進行統一規劃、流轉、委托當地的林場經營單位參與管理和經營油茶林,打造油茶產業精準扶貧示范區。在油茶林造林完成后,根據每戶貧困戶的現狀以及投入的多少,給予分配一定面積的高產油茶林。在實際經營管理時,貧困戶可自主經營,也可委托林場經營主體負責經營,只從中分配紅利便可。此外,貧困戶將油茶林交由林場經營主體后,還可以參與到油茶林養護、管理中,通過投入勞動力的方式獲得一定的收益,保證貧困戶能夠獲得比較穩定的收入。
想要通過油茶產業的發展來提高精準扶貧力度,推進精準扶貧戰略的實施,就需要充分了解油茶產業經濟建設的特點與優勢,加強油茶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銜接,打造高產優質的油茶產業示范基地,確保當地油茶經濟的穩定與持續發展,并逐漸發展為基于精準扶貧工作大力開展的油茶產業帶,提高油茶產業對精準扶貧工作的推動作用。對于三江縣的油茶產業與精準扶貧來說,政府需要全面調查三江縣的扶貧工作開展現狀,掌握當地油茶產業的發展現狀,探討發展油茶經濟,使其充分服務精準扶貧工作的方法,將精準扶貧工作與油茶產業發展相結合,積極發展油茶經濟,提高精準扶貧效率[4]。遵循并堅持精準扶貧工作的各項原則,堅持務實求進的工作理念,及時規劃和調整當地的油茶產業,并引導當地農民群眾積極參與油茶產業建設與發展,構建油茶產業發展成果與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工作體系,使發展油茶產業在促進扶貧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近年來,油茶經濟的發展引起了政府以及社會群眾的高度關注,許多具有油茶種植條件的地區政府陸續創建了通過發展油茶產業促進精準扶貧的工作體系,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三江縣是一個油茶種植大縣,三江縣黨委、政府近年來也通過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幫助許多當地的貧困戶成功脫貧,面對全縣大量的貧困戶,還需要繼續提高油茶產業扶貧工作力度及廣度,加快對新植油茶品改的補助兌現速度,讓更多的農民脫離貧困,過上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