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軍
(廣西金桂林業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300)
隨著我國對木材需求量的增加,桉樹生長周期快、成效好的特點使其成為了林業上的第一種植選擇。桉樹的木材用途極其廣泛,不僅可以用于制作建材,還能用于造紙技術,在經濟效益上能夠有很好的保障,同時還能維持良好的生態系統。所以,針對桉樹的種植應該不斷的加強研究和探索,提升桉樹種植經濟效益。
桉樹作為一種喜熱、喜濕的樹種,適合在溫度適宜、陽光充足的地方進行栽培。由于桉樹生長的特殊性,只要保證適宜其生長的一系列基本條件,桉樹可以全年進行生長和開發[1]。桉樹不僅生長周期快,而且還具有旺盛的繁殖能力,在第一代桉樹林木成熟采伐后進行合理的管理,就能夠開始第二代的培育,在產量上仍然可以保持較高的水平,不僅降低了在林業造林上的成本支出,還能直接提高產業的經濟效益。
桉樹造林之前,一般要在前一年夏季和秋季的交替月份開墾出種植土地,但也有些地方可以不用準備,一年四季皆可直接種植。在對山體進行清山整地時針對地上的雜物和廢物要盡可能的避免焚燒,以免在對土地進行開墾的過程中,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由于桉樹的生長周期短,所以土地的營養極為重要,在對土地進行選擇時要選擇土層較深、土壤肥沃的區域,針對土地的坡度最好控制在30°左右。在進行開墾的過程中,用到的方法主要分為人工和非人工,根據土地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墾地方式,使用帶刻度的粗繩、竹桿等工具,按設計的行株距規格進行定標。當耕地的坡度較為平緩小于15°,土壤土層厚實,可以進行機耕全墾,一般裂土深度>60 cm,裂土寬度>50 cm,之后加以人工挖坑;當耕地的坡度超過15°,則針對土地地形因地制宜進行人工帶墾或鉤機挖暗穴(穴深度>60 cm,穴上表面長60 cm×60 cm),不僅可以讓土地更為疏松還能防止土地里的營養流失,在帶墾之后同樣也是進行人工挖坑,一般的栽植穴大小尺寸為穴深度>40 cm。當坡度的幅度大于25°時,可直接采取人工挖坑,并讓栽植穴的大小保持在穴深度>40 cm,穴上表面長50 cm×50 cm,穴下表面長30 cm×30 cm。
在進行育苗技術展開時,要對桉樹的品種進行選擇,針對環境的具體情況選擇相應桉樹種類,值得大力推薦的有尾葉桉、鄧恩桉等。針對桉樹進行采種時要選擇較為優良的母樹,在采種過程中也需要根據具體的桉樹品種進行區分,桉樹在一年四季中都能進行采種,但是在品種上要進行先后的順序排列,按批次進行。
3.3.1 從桉樹種植的密度上進行調整
在種植桉樹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土壤的具體情況進行規劃。如果種植桉樹的土壤質量好,則可以選擇大徑材的桉樹進行種植,在密度上可以相應的縮小一些,將株與株之間的距離盡量控制在2.6 m×3 m,每660 m2種植88株,在株與株之間的距離調整為2 m×3.1 m時,每660 m2選擇種植100株桉樹苗,具體的密度選擇可根據公式進行推算[2]。但無論用什么方法進行培育和栽植,都要站在桉樹的長遠發展上進行考慮,選擇合適的密度進行栽培,讓土地能夠充分的發揮優勢,進一步促進產業的經濟效益。
3.3.2 合理選擇造林時機
在桉樹的種植上,要盡可能的選擇一個好的時機,讓桉樹能夠更好的生長,從而提高產量。一般桉樹的種植最好選擇在春季,在較為濕潤的氣候下進行栽種和培育,能夠有利于桉樹苗的成活率。由于桉樹的生長特性,要選擇溫度適宜、陽光充分的雨季進行種植,為防止雨水造成的積水,要針對種植桉樹的地方在結束栽培后,對土地進行土壤回填,以促進桉樹苗的更好生長。
3.4.1 施加基肥
針對桉樹施肥的措施中主要還是以施加有機肥為主,但是具體的施肥情況要根據相應的土地情況進行判斷。基肥主要是用人或動物的糞便或者垃圾殘留等組成,平均每個坑底進行 5kg左右的肥料施放,并在有機肥中加入一定量的鈣鎂磷肥進行混合,從而讓土地的土壤更為蓬松,能夠更好的促進桉樹苗的生長。
3.4.2 施加追肥
除去在種植時施加的基肥外,為保證桉樹在生長中具有充足的營養,還需要針對桉樹的生長過程進行追肥工作,隨著桉樹生長過程中木材質量的轉變,要進行不同種類的肥料施加。所以在種植之后的追肥工作中,可以選擇用含有不同含量氮、磷、鉀的復合肥進行追肥。除了桉樹在種植過程中需要選擇適當的氣候和條件,在追肥時也需要注意時機,最好選擇土壤較為濕潤的時候,能更好的幫助土壤吸收肥料。
3.4.3 在施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施肥在桉樹的種植中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施肥的工作也需要有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在進行施肥的工作中,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3]。首先,是進行施肥前的肥料準備過程,要將肥料在充分的混合和攪拌均勻,在肥料進行施加時也需要注意施肥的均勻與否,防止肥料給桉樹苗帶來負面影響。其次,是在進行施肥后,要用清水對桉樹苗進行澆溉。最后,是在進行追肥時,不能過于接近桉樹苗的根,以防燒傷桉樹苗。
在桉樹第一次進行種植時,種植人員要加強桉樹的管理工作,發現問題時要及時的進行調整。例如幼林期間的撫育,要及時填補同等生長狀態的空缺幼苗;成林后的撫育,要實行優勝劣汰,適當進行松土,促進其營養吸收;病蟲害防治,如莖腐病、青枯病、小卷葉蛾、白蟻的有效防治等[4]。整體上做好桉樹的種植與撫育管理,促進桉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桉樹苗進行種植之后,要加強后期的種植管理工作。在管護期間一旦發現有缺失的桉樹苗,要及時的進行填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桉樹的生長周期快,在填補過程中所用到的桉樹苗一定要與其它桉樹苗的生長速度相同,否則會對桉樹后期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在種植初期會出現較多的雜草爭奪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根據桉樹的長勢對雜草采取相應的措施,所以種植后要對樹苗定期進行松土和除草工作,幫助桉樹苗根部更好的從土壤中獲取養分。
對較為成熟的桉樹進行撫育工作主要是對桉樹進行優勝劣汰,對長勢好的桉樹進行保留和栽培,對長勢較差的桉樹可以進行砍伐,將其運用到其他方面,例如造紙,以免在木材上造成浪費,為更具優勢的桉樹提供更充足的生長條件。處理完較為弱勢的桉樹后,依然要對土壤定期的進行松土工作,幫助桉樹更好的吸取養分。
病蟲害的侵襲對桉樹的質量和數量都會帶來直接的影響,所以在桉樹的種植過程中,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是桉樹撫育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針對桉樹出現的主要病害包括莖腐病、青枯病等,主要蟲害包括小卷葉蛾、白蟻等。
4.3.1 莖腐病防治
莖腐病主要出現在桉樹的幼苗時期,在進行桉樹苗的選擇時要謹慎仔細,選擇較為健康的種子進行栽培,注意種子的表皮不能破損,最好能具有一定的抗逆性。在開始播種前,針對種子進行浸泡,殺菌的同時,讓種子能夠較為迅速的發芽并出土。針對苗床還要用適當濃度的福爾馬林藥水進行消毒,為桉樹苗的生長提供安全的環境。
4.3.2 青枯病防治
桉樹一旦感染上青枯病,一定要謹慎處理,它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感染青枯病的桉樹需要進行較為徹底的處理,建議連根拔除,拔除樹苗后的坑穴要用生石灰1 kg/穴進行消毒,以防止更多的桉樹苗受到青枯病的感染。
4.3.3 小卷葉蛾防治
小卷葉蛾主要攻擊的是處于幼苗時期的桉樹,對桉樹的梢芽部位具有較強的攻擊性,嚴重者致使桉樹苗枯頂。在進行防治時可以采取敵百蟲和加樂果進行適當濃度的比兌,大面積的噴灑,整體殺蟲,使小卷葉蛾沒有生存的空間。
4.3.4 白蟻防治
白蟻無論是對桉樹還是對其它樹種,均存在較大的威脅,是較為常見的蟲害之一,大多生長在溫度、濕度適宜的南方。在桉樹種植中對白蟻進行處理時,要根據白蟻喜愛甜的特點進行處理,可以利用具有糖分的食物對白蟻進行引誘,然后集中采用農藥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