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冰
(唐山市第二醫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隨著醫療改革的推進以及近年來我國在政策層面的調整,對公立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新的管理挑戰,公立醫院能否吸引更多的醫學專業人才,為醫院提供良好的人力資源配置等直接決定著公立醫院的服務質量與醫療水平,有必要針對各項挑戰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促使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國家推出的多點執業制度鼓勵醫師能夠向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醫療機構之間流動發展,但這與醫生所期望的薪資、薪酬高等存在背離性,如若不能很好在多點制度執行過程中解決醫師的薪酬、職稱等問題,將很難推動醫院內部的醫師積極響應政策。
公立醫院醫生存在編制的緣故吸引著大量的醫學人才,但近些年政府與業界都呼吁醫院衛生行業能夠執行去行政化,使得醫院的各類資源更加活躍,合同制與人事代理制在公立醫院逐漸興起,且取代了大量的編制醫療人員,公立醫院的優勢也就此失去。
近年來社會辦醫院政策的不斷完善,且社會辦醫院相對于公立醫院來說,工作環境更為舒適、工作負擔較輕,吸引著大量的醫學專業人才投入到社會辦醫院中,為公立醫院的人才發展帶來較大的沖擊,不利于公立醫院人才資源的引進與配置[1]。
公立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現階段仍然停留在考勤、工資核算、人力資源增長審批等層面,缺乏對醫院人力資源的戰略性管理,使得醫院的人力資源配置不能很好地與醫院中的發展規劃、發展戰略、管理工作相結合。
公立醫院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多點執業政策與號召,主動派遣專業的醫師到基層醫院、門診等進行坐診,與基層醫院進行醫學研究上的交流與探討,不僅能夠綜合提高基層醫院的醫療水平,還能帶動基層醫院的醫生共同學習醫學知識,掌握醫學技能,促使基層醫院的醫生水平不斷提升。考慮到醫師到基層醫院的所考慮到的薪酬、職稱等問題,公立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當積極統計、整合醫師到基層的次數與成果,將參與多點執業的人力資源與實際的薪酬、職稱等相掛鉤,為該類醫師提供一定的優先權,公立醫院與基層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共同組建醫聯模式,以行政部門為紐帶,可更好地實現公立醫院與基層醫院的互動,使得公立醫院的醫師派遣更加高效、便捷地參與到基層醫院的工作中。
公立醫院應當在新形勢下積極發展自身的獨特優勢,一方面,公立醫院擁有較為專業的醫師團隊,積攢著大量的醫療知識與經驗,且具有一定資歷的醫師還承擔著各大醫學院學生的臨床教學、青年醫生的繼續教育等工作,其專業性價值是公立醫院特有的信息資源,公立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應充分發揮這一特點,吸引更多的青年醫生搭配有經驗的醫師共同學習工作,使得公立醫院的人才引進與培養更加高效。另一方面,公立醫院應當積極引進高精尖人才,還需在人才管理層面把握醫院人才的安全管理與流失補償管理機制,考慮到現階段各大醫院的人才流動較大,公立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當完善人才管理機制,盡可能加快新生培養的速度,解決專業醫師人才匱乏的問題,發揮自身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優勢,使得公立醫院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醫院的各項工作開展中,及時為醫院注入新鮮血液。
為了更好地優化公立醫院的人力資源配置,公立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當積極完善的用人機制、將利機制與考核機制,使得公立醫院的人力資源能夠發揮自身所長,更加積極主動地為醫院的醫療水平發展提供動力。明確的考核機制為人力資源提供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將考核機制與獎勵機制相掛鉤,促使醫院的人力資源積極提升自身能力、參與醫院的醫療研究、多點執業政策等,共同推進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的增長趨勢,在機制的規范下促使各個結構的人才都有了明確的發展目標[2]。
公立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與管理能力直接決定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有必要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對公立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與開展,推動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性發展。首先,深化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人員的服務意識,為醫院的各類人才盡可能多的爭取公派進修、學習、與培訓等機會,促使公立醫院人才的專業水平不斷提升。其次,加強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與醫院內部各個部門的溝通與協作,根據醫院最新推出的發展戰略及時調節、更新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式與方法,使得人力資源管理能夠充分滿足醫院工作人員的需求與醫院的發展需求。最后,重視醫院內部思想政治內容的宣傳與醫院文化的傳遞,從情感方面感染、熏陶醫院的工作人員,使得醫院人力資源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總而言之,新形勢下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面臨多點執業與醫生期望方向的不同、合同制與人事代理制逐漸替代編制制度、社會辦醫院更加吸引醫學人才、人力資源管理力度不足等挑戰,通過以人力資源管理為紐帶建立醫聯模式、發展公立醫院的獨特優勢吸引人才、完善醫院的獎勵機制與考核機制、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力度,促使公立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與時俱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