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玥潼
(沈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技術的進步,帶動各行各業的發展走向新的格局,在網絡盛行的新形勢下,大數據的運用讓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實現了全面創新,這首先表現在方式方面。因為大數據的作用,管理效率和質量將得到明顯提升。而怎樣在大數據時代,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進行創新和變革,值得思考。
對于人力資源的概念,學術界的爭議不大,又被稱為勞動力資源,它是指可以起到促進經濟和社會進步作用、具備一定的勞動能力的人的總稱。一般而言,人力資源的數目應該和具有勞動能力的人數保持一致的,人力資源的質量則是指勞動人民在身體素質、文化高低和勞動能力強弱。在會生產實踐中,只有具備了足夠數量的人力資源,人類社會生產活動才能夠有序正常的進行。人力資源的數量和生產所用的物質資料之間的關系值得注意,并非人力資源的數量越大就越好,而應該保證人力資源的數量和生產資料的數量相匹配,一旦違背了這一規律,使人力資源的數量越出了正常的需求數量,便會帶來人力堵塞、就業困難等一系列問題,并將由此帶來諸多不利的社會影響。
隨著技術的進步,社會進入大數據時代,產業發展和企業管理等都面臨著新的形勢,大數據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從概念上看,大數據指的是利用先進的分析和決策手段,對各種多樣化、大量、迅速更新的數據信息做高效解讀和處理。大數據在各個行業的具體運用表現出具體的特征,在人力資源管理的范疇內,重點就是在“人”和“事”的管理方面進行全面統籌,從而幫助企業單位的管理層更科學地完成決策。
在大數據背景下,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創新,是推動企業人事管理由傳統模式向現代化模式改變的重要力量。盡管企業管理制度隨著市場經濟運行和政府機構管理制度的變化而發生了變化,但許多操作手段和管理模式都受到傳統方法的嚴重局限,不能充分鼓勵員工努力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企業單位沒有設置完善的職工流動調整制度,就無法形成靈活的變動與調節狀態。一旦單位內部員工出現工作興趣、能力、崗位職務等變化的情形,就需要有對應的職工流動調整機制來加以解決,從而引導員工走向正確的崗位,避免人崗不匹配的后果。但是,現在許多企業單位都沒有做到這一點,而在單位改革深化的前提下,員工的工作崗位職務也會有對應的轉變,若不能按照變化動態完成人員內部調整優化,就無法實現崗位的正確配置。
當前社會許多企業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更多的是出于管理單位內部的員工而設計而存在的,而忽略了促進企業戰略發展這個根本目的,因此人資部門履行的只是管理職責而不是服務職責。所以,企業單位在處理內部的員工聘請、崗位調配、職位晉升和薪資支付等工作時,具有較大的權力,但卻不能為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也不能為企業引入新的人才力量,并且設置合適的崗位做好企業內部的一系列工作內容。
在現代化的市場體系中,企業單位必須打造開放性、市場化、以人為本的人資管理結構,加強對人才的引進和調用。在企業競爭不斷加劇的情況下,人才引進成為制勝的重要法寶,企業的長遠發展必然無法與創造性人才的力量相隔離,唯有重視人才的作用、促進企業內部人資管理模式調整,才能充分發揮人才的優勢。
企業單位在開展人力資源配置工作的同時,必須堅守人崗匹配的基本原則。人崗匹配,既要求內部員工可以完全勝任該項工作崗位,也有注意職工個人能力、特質的搭配等,以此進行科學的人崗匹配,否則將出現員工無法勝任既定崗位、職工素質不能完全體現的后果。為了最大限度地踐行人崗匹配原則,企業單位在必須在進行職工配置工作時,全面了解并把握職工的個人特質和單位內部各崗位的工作要求,按照最大契合的原則完成人力資源配置工作。
人才激勵機制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充分運用大數據時代帶來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以及信息化反饋效應,按照人力資源的質量和結構,針對不同的人力資源設計創新性的人才資源機制,把這種激勵機制轉換成現實的生產力,不斷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的成本。從而最大限度的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
在大數據背景下,需要搭建一個全新的企業人力資源體系,這要求對企業整體發展方向做出科學引領和全面把握。因此,管理層需要立足于大數據的時代急促,進一步明晰企業發展的戰略規劃,并且根據企業的實際運行狀況和將來目標,做出全面研究、整合分析,最終將企業長遠發展戰略作為基本導向,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作為關鍵點,建立高度完善的操作系統,對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及操作要點提出具體的規范。
綜上所述,加強對大數據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變革的思考,意義深遠。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掌握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概況;同時把握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包括人力資源管理觀念不夠深入、缺少職工流動調整機制、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脫節等等;在此基礎上,不斷重視人力資源管理,深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戰略變革研究,注重人崗之間的匹配,建立新的人才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