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達
(四川大學,四川 成都 610000)
對于希望取得長期高質量發展的企業來說,對企業的技術創新進行投資是有必要的。企業的發展需要各部門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從而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保持與市場需求同步成長,從而保證市占率。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進行企業技術創新,是企業走在市場前列,從容面對國內外競爭壓力的關鍵。企業研發的新技術、新產品能夠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和新的市場優勢,故步自封,在技術創新上不進行投資的企業,常容易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上失去競爭力,從而丟掉市場份額。而技術創新帶來的先發優勢,則可以使企業更快速地占領市場,激發企業內部創新動力,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生產效率,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空間。
進行技術創新,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成本。但是技術創新研發的風險通常較高,企業該部門的投資產出比波動范圍較大,科技成果轉換率可能較低。若研發成功,該項技術所帶來的利益將遠高于生產過程,甚至能夠主導企業進入行業領先水平。若研發失敗,大量的沉沒成本可能會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企業產生大量虧損,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此外,在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過程中,內外部環境變化也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程度的風險,若市場需求出現突變、研發前期錯誤估計技術創新難度從而導致資金不足、企業研發部門人員創新水平不高等,都會制約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從而從整體上影響企業的收益和未來發展。因此,企業為了保障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和長期健康發展,勢必要技術創新項目的投資進行風險管控。
我國企業幾年來充分重視創新作用,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創新。但是在創新過程中,企業對技術創新風險的認識水平還比較低。一方面,企業管理者在進行技術創新時,對這一概念并不明確;另一方面,我國在企業的風險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大多數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不強。因此,我國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時,通常沒有對其建立配套的風險管理措施,企業技術創新升級風險始終居高不下,導致我國企業的創新熱情受到影響,不利于整個行業經濟的發展。
技術創新風險管理在我國企業中并不普及,且發展時間較短,多數企業對這一概念并不熟悉,同時,也沒有建立起相關的內部風險管理控制體系。企業需要面對的風險來源是多樣的,不僅有來自外部市場的沖擊,企業內部的風險也可能導致企業經營效率的降低。企業對技術創新進行風險管理的過程就是在降低企業的內部風險。但是現階段,我國企業內部在這方面的管理體制建設是不完善的,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較低。這種制度的缺失,不僅打擊了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也影響了企業的經營效率和經濟利益。
企業的管理水平高低對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管理層的決策水平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技術創新風險管理水平普遍較低,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創新發展,對企業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造成約束。此外,我國企業管理層中,進行風險控制的專業人員較少,且素質水平較低,不僅不利于企業的風險控制和穩定發展,也給其他風險投資機構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企業應該充分重視技術創新投資風險管理,了解現代技術創新的內涵及進行創新所需要承擔的各方面的風險,從而合理制定企業技術創新投資戰略,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技術創新收益,提高企業競爭力。企業的內部風險意識管理應該自上而下,全面提高。在進行風險管理時,應該設立專門的管理團隊。此外,還應該對各部門各級員工進行風險相關概念培訓,提高全企企業內部的風險意識,積極配合企業技術創新的風險管理活動。
企業的風險管理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完善的體制建設,是使企業風險管理有章可循的基礎。完善的體制應該保障在資金投入、市場調研、人才保障、成果轉換等方面都進行風控,估計項目的可行性和實現的難易程度,為企業決策提供決策基礎。
為應對快速變幻的市場環境,企業需要有專業的管理人員對企業的風險水平進行控制,保障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加快發展速度的同時能夠保證發展的穩定性。因此,企業要加強風險管理水平。一方面,要積極引進相關人才,保障風險管理水平。其次,在企業內部進行技術創新風險管理細分,從各個環節進行風控。此外,細分控制風險后,企業管理者還要對各部門之間的合作進行協調,以綜合提高技術創新風險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