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衛東
(身份證號,12011319760402****)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下,提出了將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融合策略。因此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在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中將互聯網作為基本的工具、設施和手段促進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了目前經濟發展的新形態。所以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會計工作面臨新的變革。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也給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有著共同的核算和服務對象。那就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無論是管理會計還是財務會計工作的目的都是將與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數據信息經過加工處理后提供給使用者,比如管理人員或企業的債權人等。但有所不同的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核算方式上有一定的差異,它們的核算內容有交叉的部分。除此之外,一部分管理會計的工作需要在財務會計工作內容的基礎之上進行,比如管理會計要想制定企業生產經營戰略計劃,就需要以財務會計所編制的財務報表為基礎。而管理會計的有效性與否,能表現出財務會計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所以,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密切的聯系為互聯網+背景下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1]。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核算內容、目的、對象等方面都有許多相似之處,二者共同構成了傳統意義上的會計,為企業的會計相關工作服務。缺少了任何一種會計職能,企業的正常生產運行都無法進行,這也是二者融合的可行性條件之一。在互聯網+背景下,云計算、物聯網技術的出現減少了市場與人之間的隔閡,縮小了不同職能人員之間的距離。在這種發展趨勢下,企業的債權人和管理者的利益趨向一致化,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在這種情況下有了更多的機會融入到企業的生產與經營管理工作當中,所以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成為了可能[2]。
財務會計對工作人員的會計專業知識要求較高,并且在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工作人員只要具有充分的核算業務技能以及專業的會計專業知識就能勝任財務會計工作。比如財務會計工作要求工作者熟練進行日常的會計賬簿登記、財務報表編制等,除此之外,財務會計人員還應具備相應的財經法規知識。而管理會計則不同,除了要求工作者具有充分的會計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以外,還應適當掌握互聯網技術、統計學知識以及統籌學技能,能夠加工、整理和分析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信息。所以,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對人才素質要求的不同,影響財會與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3]。
在企業的生產運行活動中,財務會計工作的重點在于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相關信息轉化成會計信息,以供會計信息使用者使用,它的主要側重點在于企業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信息。而管理會計工作的重點則是企業將來的發展情況,它通過收集和加工企業的相關財務數據,經過分析財務指標為企業制定未來的發展戰略,以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為目的,提供相應的會計信息服務[4]。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管理會計所反映出的經濟業務狀況較為靈活,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發展狀況對其進行適當更改以及變換。比如,在大數據時代下,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展示不同的分析預測結果,以提升管理會計的工作效率。而財務會計在反映企業經濟業務狀況時,其流程和方式較為統一,在許多工作內容上無法進行更改和變換。所以,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在反映成果方面有所不同,實現二者的融合時存在一定的困難,要想在互聯網+背景下實現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時,需要根據二者的不同點制定有效的融合策略。
除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以外,會計工作的融合效果還受到工作人員意識水平以及綜合素質的影響。在目前的大多數企業中,會計工作者的“融合”意識并不明顯。工作人員往往將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完成管理會計或財務會計工作任務之上,缺乏推動會計工作發展的意識,并且目前的企業還未實現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有效融合,導致會計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只單純側重于管理會計方面或財務會計方面,并沒有掌握管會與財會的綜合業務能力,這也增加了融合工作的難度。除此之外,企業在融合管會與財會過程中,沒用完善的制度體系的保障作用,這導致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缺乏明確的規章制度的約束與引導,使會計工作者的“融合”積極性下降,融合意識得不到提高,難以促進企業會計工作在互聯網+背景下的進一步發展。
構建一個完善的融合體系是促進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有效措施,所以在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可以依據有關規定,建立和完善會計管理制度,明確管理會計工作中的各項要求,細化工作人員的職能與責任。同時,及時制定融合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在融合過程中,適當取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相關內容,使融合后的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體系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5]。
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信息數據能夠實現實時共享,這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所以企業可以建立一個財務處理系統,保持這一系統具有較強的兼容性,然后整合處理所有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數據信息,這樣便于工作人員快速的查找其所需要的數據信息。在系統中,各種數據信息以編號和目錄的形式體現出來。同時,企業也可以建立一個綜合性較強的信息系統,包括企業中所有部門所需要的數據信息,這樣能夠有效地共享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信息,為企業內部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職能的發揮提供了便捷,同時也能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提供可能[6]。
目前來說,大多數企業將會計工作的重點放在財務會計的相關內容上,忽視了管理會計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發揮的作用。這部分企業認為,會計的工作主要分為核算和提供財務報告。所以實現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二者的融合之前,還需要企業增加對管理會計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會計觀念。加大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明確會計工作不僅僅是記賬或出納。這樣才能保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二者在融合過程中發揮充分的作用,提高融合效果[7]。
從阻礙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因素中發現,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有所不同,這為二者的融合增加了難度,所以在互聯網+背景下,實現二者的有效融合還需要增強相關工作人員的“融合”觀念,無論是企業的管理者還是財務會計工作人員以及管理會計工作人員,都應正確認識到時代背景下會計工作的發展趨勢,對于會計工作人員來說,應保持不斷學習的態度,無論是基本的會計工作、法規知識以及互聯網技術、統籌學和統計學知識等,都應有所涉獵和掌握。對于企業來說,要為會計工作人員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建立科學的激勵制度,調動會計人員的學習積極性,促進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有效融合。
綜上所述,互聯網+背景為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提供了可能,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服務對象、工作側重點以及反映成果方面都有所不同,為了實現二者的有效融合,提出了增強工作人員的“融合”觀念、重視管理會計、構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體系、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數據共享等策略,提高企業的會計工作效率和生產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