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龍
(廣東冠粵路橋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1400)
自營改增以來,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增加了不少新的工作流程,以及需要解決更多營業稅模式下不曾遇到的問題,這就需要施工企業的財務人員不斷掌握新的國家稅收政策,并不斷提升自身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施工企業有著不同于其他行業的特點,我們需要先熟悉分析施工企業的特點,制定相關設計原則,才能更好地對提升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做出設計建議。
(一)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具有地域化分散的特點;
(二)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具有項目臨時性的特點;
(三)施工企業的工程項目根據項目增值稅計稅性質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財務管理方法;
(四)施工企業項目會計核算、稅費預繳與總部報表匯總、稅費匯算清繳等業務需要協調統一。
(一)及時性原則。因為施工企業的項目十分分散,如果各個項目部的財務管理工作不能及時有效地開展,勢必影響到公司整體的財務管理。
(二)協調性原則。施工企業項目部有工程部、合約部、機材部、綜合部等諸多部門,要提升項目部財務管理的效率,必然需要協調好與其他各部門的工作,才能在票據獲取、資金收支、賬務核算等方面更加高效、準確。
(三)統一性原則。總公司制定的各種財務規章制度、工作規范流程必須能夠統一落實到各個項目部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去[1]。
1、資金管理方面,可以再細分為:資金收支、資金上交、資金統籌等。項目部財務人員按資金收支屬性做好資金的分類登記,例如業主結算收入資金、投標保函占用資金、信貸證明占用資金、合同成本占用資金、報銷費用占用資金等;按資金上交屬性分類,例如經營借款、代付費用、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機械使用費、周轉材料使用費、實驗器材使用費、項目管理費用、經濟補償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等;資金統籌主要是公司總部層面的劃分,例如上交指標資金統籌、投標資金統籌、銀行承兌匯票資金統籌、重大事項資金統籌等。
2、會計核算方面,可以細分為:資產科目的核算、負債科目的核算、收入科目的核算、成本科目的核算等。資產科目的核算又可以細分為:應收賬款的核算、存貨的核算、固定資產的核算等;負債科目的核算又可以細分為:應付賬款的核算、其他應付款的核算、應付職工薪酬的核算等。
3、報表匯總方面,根據報表填寫單位分類可以細分為:在建項目報表、完工項目報表、分公司報表、子公司報表、公司本部報表、公司合并報表等;根據報表的內容,可以細分為: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管理費用明細表、工程項目結算情況一覽表、完工進度明細表等。
4、稅費報繳方面,可以細分為:跨區域涉稅事項的辦理、銷項收入發票的開具、進項成本發票的收取、納稅申報、稅費繳納等。
對于同一類財務管理業務,首先,公司層面需要畫出工作流程圖,制定出工作流程制度表,規定某個項目環節的時點必須進行相應的財務工作。然后,通過合并簡化重復多余的表格,通過優化了的財務管理表格來規范財務的工作。最后,在高效的工作流程中,財務人員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勞動,才能很好地完成財務管理工作。
例如,系統規定在銀行收到業主工程款或者合約部收到錄入的業主中期支付證書時,就需要提示項目財務人員通過在財務系統填寫《增值稅發票申請表》來申請開具業主發票;同時系統會根據審批通過的《增值稅發票申請表》的相關信息,自動生成銷項收入發票的臺賬,準確記錄本次的開票日期、計稅方法、發票類型、發票代碼、發票號碼、付款方信息、貨物或應稅勞務、服務名稱、金額、稅率、稅額、價稅合計、預繳稅金、項目信息以及跨區域涉稅事項報告表編碼等;發票開具完成的同時,提醒財務人員在總賬系統進行會計核算,并通過稅控系統數據,復核銷項發票臺賬數據以及會計核算的數據是否正確。
在項目日常財務管理工作中,可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新問題。公司應當建立風險管理應急機制,收集匯總項目部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困難。自行解決的,報告成功解決的經驗;無法自行解決的,報總公司相關人員,公司調查了解分析研究后做出如何處理意見。公司設專門崗位人員收集國家各種政策法規,向國家政府相關部門咨詢了解或者通過國家政府部門的官網、電話了解政府對于各種問題的處理意見,形成公司的一套風險管理系統。
由于國家稅收法律法規以及財務會計政策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不斷更新,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同時,項目財務人員需要接受公司定期系統的工作培訓,以適應新時期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
例如,國家頒布了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試行)》相關操作指引,公司需及時組織總部相關財務管理人員接受稅局的培訓,通過財務人員對新的個稅法規及相關軟件的培訓學習,更高效地完成個人所得稅申報納稅的工作。
首先,通過協調溝通計算不同部門數據的差異數額,統一核算口徑;其次,應該將不同部門統計數據的系統統一,使用同一個ERP系統,將各部門的原始數據通過ERP系統歸集并實現無縫傳輸,使得不同部門取得其他部門的數據的傳輸效率達到最優;再次,通過ERP系統對從其他部門取得的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并結合財務部門的核算特點,對核算分析出的數據進行說明,令財務管理能更好地指導工程施工、成本監控和預算管理,為建筑施工企業的工程作業服務[2]。
例如,工程部的施工員通過當天施工前場地得到的瀝青攤鋪工程量數據,當天及時報送到工程部,工程部統計員將工程量原始數據錄入ERP系統的工程部模塊;機材部則將當天出庫的瀝青等材料及時錄入ERP系統的機材部模塊;系統將根據試驗室的瀝青配合比數據以及分析比對工程部機材部的數據計算出當天材料的實際利用量并計算出損耗量;以上數據最終會根據單價數量等自動計算轉換成金額,將金額實時傳送到財務部,財務部可以每天根據系統數據更新項目部的材料收發存數據以及工程施工的合同成本數據。通過ERP系統的使用,整個施工流程的動態化、實時化、精確化管理得以充分實現。
綜上所述,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從認清施工企業的特點入手,秉承及時性、協調性和統一性的原則,在對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內容清晰分類的基礎上,通過改善工作流程及優化表格,減少重復勞動,并建立行之有效的風險應對機制,定期修編制度,組織財務人員培訓學習,打通各部門的核算口徑,將整個施工管理工作統一到同一個ERP系統中核算、共享及大數據分析,才能充分提高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