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靜
(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5)
ERP是企業資源計劃簡稱當前企業多元化發展企業各項經營活動需要ERP系統,在高職院校開展ERP課程學習過程中,能夠使學生了解到企業管理模式以及方法,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社會認知與實踐能力。所以基于此背景下,高職院校通過ERP系統教學能夠擴展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了解到企業管理的具體模式與方法,能夠實現學校教學與社會需求的有效銜接,向社會及用人單位輸送具有較高綜合素養以及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通過開設ERP教學系統,有助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可持續建設,切實提高人才培育質量。
產教融合是高職院校進行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人才培養水平是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根本,如何培育出滿足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決定著院校的發展情況。且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培養過程中存在專業知識與相關技能脫節現象,所以高校相關領導以及教育工作人員必須要及時有效的更新教學觀念,扭轉傳統落后的教學思想,逐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夠進一步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產教融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身價值。高職院校依托于產教融合發展模式,能夠使學生增強知識學習熱情,有助于學生構建學科知識體系。通過開展校企合作交流,平臺學生能夠進行職場角色轉化,感受栩栩如生的工作場景,在實踐過程中能夠樹立明確的未來發展目標和方向,有效增長自身的專業技能。
ERP同主要是應用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內容,近幾年我國大部分企業有60%應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由于ERP產品依托于進口,我國本土化產品較少,所以生產產品無法滿足跨行業與跨國界的標準化以及通用性要求,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產品跨區域發展中最為嚴重的阻礙因素,就是缺乏專業人才,雖然部分高校設置了ERP課程并且設置碩士專業,但是由于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發展需求難以進行有效銜接。
部分教師盲目地認為ERP教學與ERP軟件相同,ERP屬于企業管理方式,要想深入探索ERP必須要掌握ERP思想。但是大部分高職院校進行ERP教學存在重應用輕實踐等各項問題,教師盲目地將ERP教學理解為相關的軟件教學,所以在ERP實踐操作過程中難以進行理論知識滲透,只是將實訓項目指導書發放給學生,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訓練。由于學生的學習水平有限,難以深入理解到項目內涵。再加之教學內容難以連貫,設計的內容并未科學合理,部分院校的ERP課時設置簡短,在課程體系構建以及教材編寫過程中缺乏經驗。雖然ERP課程設計模式大同小異,主要是講解ERP原理進行模擬練習,然后以軟件操作等各項方式有序進行,但是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技能亟待提高,必須要摒棄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ERP結合管理學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各類學科屬于綜合性與交叉性學科,所以具有較強的實踐特點。由于案例教學模型數據單一,教師難以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有效融合,所以這也是當前高職院校ERP教學中亟待攻克的難關。
大部分職業院校ERP教學過程中,通常會選用金蝶和用友等各類財務軟件,難以滿足市場的多元化發展需求,再加之軟件存在跳單問題構建的生產線以及相關價值無法在系統中予以展示。部分模擬企業在對抗過程中會受到社會以及政府、文化與市場等多因素的干擾,所以對抗結果通常是以利潤為發展導向,難以滿足企業的經營發展目標。這一環節中學生會感覺市場競爭更加殘酷,難以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意義,所以如果將ERP實踐教學視為軟件教學模式,則忽略了ERP中的實踐技能培養。由于ERP屬于應用性較強的學科,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理論知識,也應當逐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但是高職院校通常是教師將實驗指導書發放到學生手里,然后學生再模仿操作,學生缺乏對于模塊內在關聯性的理解和認識,由于指導書中缺乏項目聯系,所以也并未構建科學完善的體系。學生難以理解實驗內容,實驗效果不明顯。
通過編寫系統化與應用性于一體的ERP系統,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由于當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ERP教材良莠不齊,缺乏完整性,所以應當結合學校的發展情況以及學生的專業學習特點,編寫系統化與實用性較強的教材。在此過程中,應當有效結合學校與企業的發展觀念,通過校企實踐實訓,能夠增強學生所學知識與相關技能的有效吸收和理解。由于ERP系統較為復雜龐大,所以在設置課程導入前,教師首先要分析ERP課程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專業學習情況,樹立明確的育人方案,例如應當對經濟管理系設置,計算機基礎和管理學、生產運作與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與財務管理、信息管理與客戶管理等眾多內容不同的專業,應當根據專業的發展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節。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呈現多元發展趨勢,學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這一困境,如何實現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如何有效創新創業是國家倡導的重要思想,通過創新創業能夠緩解學生就業難問題,創新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所以高職院校應當有效創新,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由于ERP屬于全面集成系統,通常是以沙盤模擬進行實踐操作,有助于增強學生對于企業知識的理解和認識,能夠幫助學生創業,起到一定的基礎性作用。所以高職院校可以構建與學生創新創業基礎相關的基地,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
高職院校應當綜合考慮目前企業對于ERP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以及實踐教學情況,能夠根據學生的多元化發展系統構建科學完善的ERP實踐教學模式。ERP教學主要是以ERP管理理念為中心,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理解和應用,首先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前導課程通常設置在大一,由于大一階段學生由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下解放出來,要想及時適應大學較為寬松的學習環境,仍然需要部分時間。所以要想增強學生對于企業管理理念的認識,必須有針對性地設置前導課程,有助于學生日后掌握好ERP知識。在沙盤模擬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也應當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使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能夠激發學習主動性與參與性,能夠增強對環境的應激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必須要獨立的思考和探索,能夠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樹立團隊協作思想。所以教師在模塊講解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專業情況,有針對性的講解模塊知識,科學合理的選擇模塊進行重點講解,在企業生產流程模擬過程中,也可以采用專業混變方式結合學生根據職位設置不同,模擬企業的生產與存放、銷售與財務核算等各項流程,能夠增強學生的知識實踐能力。
為了進一步深入發展產教融合,教學思想增強校企間的合作共贏,高職院校可以結合區域企業構建實驗室以及實踐基地,能夠使學生接受企業文化熏陶,有助于增強職業道德以及技能標準的有效掌握,能夠順利完成學校理論知識以及企業實踐技能的有效過渡。在此過程中,高職院校構建校部內訓平臺,能夠為ERP實訓教學打下基礎,以企業的發展流程為主線,應用先進的管理思想,引導學生了解職位的具體工作內容,結合企業的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訂單式培養。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產教融合背景下ERP實踐教學體系必須要滿足時代的多元化發展需求,有效帶動我國經濟的有效增長,同時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應用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針對性的創新課程教學模式,能夠加強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高效銜接。通過構建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切實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