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利飛
(神木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榆林 719300)
職業教育的根本是培養有較強實際動手能力和職業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傳統的實訓方法更多是驗證實驗原理,缺乏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更無法實現生產現場的模擬,故障的發現,分析,處理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
為了實現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必須建立現代化的實訓基地,具有現代工廠情境的實訓設備。同時,考慮高職學生理論偏弱,而且興趣不高,所以多以實訓動手能力為主,而且把實訓內容分解為一個個企業實際的生產任務來驅動,學生的動力更足,同時,很多同學即使在學校學會了企業所需的生產技能,但并沒有培養出來化工企業工作所需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習慣,從而進入企業后不能適應化工生產的工作。好不容易學會的技能也無法實施。
按照“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典型的化工生產任務為驅動,以崗位操作技能為目標,真正做到學中做、做中學,形成“教、學、做、訓、考”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任務驅動、項目導向、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構建課程體系,開發設計流體輸送操作技能訓練裝置。從而探索出來一套實訓方法,生產任務驅動,企業化管理的情境教學法,此授課方法有如下特點;實訓內容任務化;技能操作崗位化;安全操作規范化;考核方案標準化;職業素養文明化。
學生上實訓課時,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6—8名同學擁有一套設備,從而保證每位同學都可以熟練掌握實訓課中的技能。每位教師帶兩個小組。然后上課時我院采用“生產任務驅動,企業化情境教學法”,每次實訓課給學生發放生產任務書,然后依照化工企業生產的流程,包括:
以精餾單元操作為例,生產任務為用60分鐘15%的酒精生產98%以上的酒精5Kg,此任務與企業生產任務完全相同,由于企業以效益為目的,所以引入了時間的限制。教師布置任務后,組長帶領本小組詳細分析此次生產任務(實訓任務)的具體情況。
分析完任務后,組長組織本小組討論本次生產任務的具體實施步驟,即生產過程的開車、停車和生產指標等方面的事項。接下來安排每位同學不同的崗位分工。同時組長給組員交代一下本次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現在開始生產過程,包括:開車前準備(檢查水電氣及儀表是否正常,冷卻水循環系統是否正常和閥門初始狀態是否正常)、開車(開再沸器、開冷凝水、開回流泵)、正常生產過程(通過兩次分析濃度合格時出產品)、停車,恢復生產設備為初始狀態。同時,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生產故障,小組討論排除故障,按照發現現象-分析原因-提供方法的思路來完成。如果可能造成生產事故或者同學們實在無法解決,教室給予一定的提示,后期在實訓課中逐步獨立排除生產故障。例如:通過化驗發現產品濃度不合格這個現象,來分析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根據原因提供解決的方案。生產過程中,一個小組生產的時候,另外一個小組坐在后排學習,可以通過觀察和操作不同的角度來熟練掌握生產過程。
整個生產過程,采用企業化管理的情境,用6S來管理,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和安全。比如:過程中的生產任務書和相關輔助工具全部在固定的位置擺放整齊。安全帽要正確佩戴,工作服和工作鞋要符合生產要求。除此之外,生產完成后,要對現場進行徹底的打掃與整理。為什么打掃衛生?保持設備和實訓車間的整潔。養成打掃衛生的良好習慣。為工作做準備,形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打掃哪些方面呢?擦亮設備、收拾好桌椅、打掃干凈地面、關水電及門窗。
班后會議與企業上交接班的環節相同。分小組分別總結。所有成員集體會議,組長組織。
組長發言不少于3分鐘,成員發言不少于1分鐘。
個人分析自己此次生產任務中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東西不太懂,同時鍛煉了每位同學的表達能力與當眾演講能力,為日后工作中晉升為管理者做準備。同時,組長要全面總結,包括:精力投入方面、心態方面、探究方面、打掃衛生方面、團隊意識方面、安全意識方面、任務書填寫方面、團隊溝通方面和圖紙方面。
類似與生產企業生產廠長的總結。最后學生排隊下課。
每組選舉一個組長,考核分為職業素質考評(此項為小組內統一考核,體現團隊的力量與合作,包括:現場清理、團隊合作、安全意識、責任心和班前班后會議質量五個方面)和職業技能考核(此項為個人考核分數)。通過這種實訓方法,學生在實訓中主動性強,基本掌握了化工生產中的技能,同時,這種方法跟企業上班的流程一樣,從而讓學生樹立了良好的職業素質、職業態度和職業習慣。實訓的內容就是選擇和工廠比較接近的項目來完成。
教師通過實訓課中考核的成績可以看出學生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強。原因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生產任務驅動,學生有了較高的積極性,企業化管理的情境教學,學生培養和鍛煉了職業素養和職業習慣。通過五年的實訓課程教學,畢業的學生在企業上班收到企業一致的好評,認為我院的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強,而且職業適應性也不錯。這一點也可以從企業重復來我院招工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