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姝
(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遂寧 629000)
柔性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以其人本理念為核心,在學生管理中應用柔性管理,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自主管理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有助于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與思想,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提升管理效率和質量。本文主要針對柔性管理理念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我國相關教育同仁以些許參考和借鑒。
新時期下,隨著我國社會與經(jīng)濟的蓬勃發(fā)展,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逐漸發(fā)生變化,高職院校作為為社會培養(yǎng)和輸送現(xiàn)代化、高素質、操作型人才的前沿陣地,其育人質量也逐漸受到公眾和社會的高度關注。學生管理作為高校院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關鍵組成部分,通過有效的學生管理可以促使保證各項教學活動地有序開展,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與思想,為其未來從業(yè)就業(yè)提供幫助。但是當前,高職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性格更加張揚,尤其受到社會文化多元化的沖擊,其自主意識和獨立意識更強,如果沿用以往的剛性管理模式,容易導致學生出現(xiàn)抵觸以及厭煩等負面情緒,因此,高校和教師需要積極應用柔性管理理念,提升學生管理的靈活性和主動性,提升管理效率和質量。
在人本理念下,柔性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已經(jīng)在諸多企業(yè)中獲得應用,其與剛性管理形成鮮明對比,是一種對“變化和穩(wěn)定”進行管理的先進模式。剛性管理更加強調制度和規(guī)章的重要性,以制度作為管理準繩,以懲罰、強制、監(jiān)督和約束為管理手段。柔性管理更加強調人本理念,人性化是其最明顯的特點,通過民主管理、權利平等和人性釋放等方式開展管理,充分調動被管理者參與管理的熱情和積極性,不斷挖掘員工的學習、工作以及創(chuàng)作潛能。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管理中,主要采用剛性管理的方式,而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存在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關系,柔性管理更加突出管理的人文屬性,剛性管理則更加重視制度屬性,通過二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依靠,可以顯著提升管理效率。因此,在高職院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中,不能以剛性的制度和規(guī)范要求學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叛逆和抵觸心理,只有將柔性管理融入其中,才能發(fā)揮學生管理的價值和作用。
在以往的學生管理中,高職院校主要采用以各種規(guī)章制度為核心的剛性管理模式,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群體和管理工作的差異性,通過統(tǒng)一的量化考核衡量管理質量,不僅導致學生管理存在功利色彩,同時也致使校園氣氛緊張、管理缺乏民主性。柔性管理突出體現(xiàn)人本理念,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管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團結力,有助于構建和諧校園。
在社會發(fā)展新形勢下,科技在進步、經(jīng)濟在發(fā)展,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出現(xiàn)了較大變化,逐漸呈現(xiàn)專業(yè)化、多樣化以及復合化,通過引入柔性管理模式,可以促進學生個性與自主意識的全面發(fā)展,挖掘其管理潛能和創(chuàng)新意識,進而幫助學生在畢業(yè)后快速適應崗位工作,更好地融入社會。
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當代高職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yè)、升學以及競爭壓力,學生承受的心理壓力較大,如果不進行有效的疏導,容易出現(xiàn)心理失衡,對學生未來發(fā)展十分不利。引入柔性管理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和思想互動,便于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群體中存在的心理問題,調動其參與自主管理的熱情,有助于緩解學生心理壓力。
學生管理作為高職院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關鍵組成部分,在教育體制不斷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往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經(jīng)不符合時代發(fā)展和學生訴求,其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當前,高職學校在開展學生管理中,管理教師是開展學生管理的主體,學生無法參與到各項管理工作中,也沒有說出自己看法和觀點的平臺,不僅容易導致學生出現(xiàn)抵觸情緒,還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同時,受到固化思維的影響,教師依然沿用以往死板單一的管理方式,對學生沒有給予人文關懷,學生管理缺乏活力和生機。
落實柔性管理理念需要以良好而健全的文化制度作為支撐,但是當前,高職院校沒有將柔性管理融入到校園文化中,學生缺乏參與意識和參與熱情,對柔性管理的有序開展形成阻礙。同時,在信息化時代化,信息技術已經(jīng)在學生群體中獲得廣泛應用,成為當代高職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渠道,但是高職院校在構建校園文化中,沒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學生管理與時代相脫節(jié),不僅不符合當代學生的需求,同時也不利于柔性管理的全面落實。
受到傳統(tǒng)管理思維的影響,教師更加習慣通過命令性或者剛性的方式規(guī)范學生行為,忽視了學生參與學生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陳舊,在實踐中缺乏創(chuàng)新與改革。由于當代高職學生多為00 后,其個性更加張揚,對待事物具有自己的個性化觀點,在剛性制度的管理下,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叛逆心理,不愿意主動配合教師開展各項管理工作。
在柔性管理理念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各項中,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升管理效率。但是當前,一些學生缺乏自主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并且也不愿意主動參與到管理中,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上,學校和教師沒有對其進行有效引導,對學生未來發(fā)展十分不利。
高職院校在引入柔性管理中,需要注重突出和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落實生本理念,結合當代高職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管理需求,調動學生參與自主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提升管理效率和質量。首先,學校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各項管理活動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權利,樹立其主人翁意識,以正確的態(tài)度看待學生管理工作;其次,管理者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掌握學生的思想變化和情感動態(tài),以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落實各項工作;最后,要充分相信學生,通過情感激勵、真誠交流以及平等互信等方式,實現(xiàn)外在規(guī)定轉變?yōu)閮仍隍寗?,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校園文化充分體現(xiàn)了一所學校的育人理念、文化內涵和價值觀點和精神氣韻,對學生綜合素質具有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高校在應用柔性管理中,需要將其融入到校園文化中,構建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校園文化體系。首先,高職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園網(wǎng)、校園報刊、廣播站等方式宣傳柔性管理理念,幫助學生加深對這一管理模式的認知和理解;其次,建設柔性管理制度,并且將制度建設作為校園文化的關鍵組成部分,將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充分結合,為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制度基礎;最后,定期組織學生學習學生“學生行為規(guī)范”、“校園管理手冊”,并且參與到各項規(guī)范和制度的制定中,提升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保證學生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在柔性管理理念下,教師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的角色,摒棄以往的固化模式和傳統(tǒng)思想,將更多的管理權力交給學生,并且從以往的硬性管理轉變?yōu)橹鲃臃眨w現(xiàn)柔性管理的優(yōu)勢和特點,因此,高職學校需要通過有效途徑提升管理教師的綜合素質,為柔性管理的全面落實奠定人才基礎。首先,高職學校要定期組織管理教師開展學生管理研討會,在會議中進行經(jīng)驗交流,不斷豐富管理教師的管理知識結構;其次,選派優(yōu)秀教師到先進院校中學習,借鑒和吸納其他高校的先進管理經(jīng)驗,同時,院校還要定期舉辦管理培訓,通過培訓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與管理能力;最后,院校還要制定以及完善獎懲制度,將獎懲制度與人文關懷充分內結合,調動管理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為柔性管理的全面實施提供保障。
柔性管理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開展自主管理,針對當前很多學生自主管理意識薄弱這一問題,高職院校需要注重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院校和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并且嘗試在自主管理中形成獨立意識和管理能力;其次,高職院校要注重為學生構建自主管理和民主管理的網(wǎng)絡平臺,例如構建學生管理微信公眾賬號、學生管理網(wǎng)頁等,給予學生說出自己想法和觀點的空間;最后,學校要構建以及完善激勵機制,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給予學生自主管理以獎勵,例如信任獎勵、榮譽獎勵以及榜樣獎勵等,通過各種激勵方式激發(fā)學生自主管理的熱情,保證柔性管理的全面落實。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經(jīng)濟與社會的蓬勃發(fā)展,市場對操作型人才的需求量持續(xù)增加,高職教育逐漸受到公眾和社會的高度重視,但是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當代高職學生的行為觀念、價值理念和道德意識均出現(xiàn)了較大的變化,對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和挑戰(zhàn)。因此,高職院校要結合當代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學生管理中積極引入柔性管理理念,注重引導學生開展自主管理,將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充分結合,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為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