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慧
(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開封 47500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作為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努力推進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這不僅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基層黨建活動,還可以帶動通過黨建高質量推動學校事業(yè)發(fā)展高質量。高職院校學生因其理論素養(yǎng)、學習認知水平等方面程度相對差一些,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度較大,在實際工作中,二者的融合度還不夠深入。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究其原因,并對二者深度融合提出建議,希望能夠達到令人滿意的育人效果。
1.學生黨建工作重發(fā)展輕教育
發(fā)展黨員是高職院校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常狀況各學校各學院在發(fā)展學生黨員過程中,前期對積極分子、發(fā)展對象的培養(yǎng)和選拔較為重視和扎實,但是后續(xù)教育存在不足,尤其是學生發(fā)展為黨員之后,學生黨員由于缺乏教育和監(jiān)督,使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發(fā)揮,影響學生對黨員的正確認識。
2.黨建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常態(tài)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略顯不足
目前,黨建工作基本都能按照要求召開“三會一課”,但缺乏激勵和考核機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三分鐘”熱度,未能形成常態(tài)化,教育內容層次性、系統(tǒng)性、連貫性不足,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入腦入心的效果不好。長此以往,使得學生黨員逐漸懶散,學生支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減弱,戰(zhàn)斗堡壘作用不能充分發(fā)揮。
3.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度不足
近些年,高職院校學生生源不同,有單招學生、統(tǒng)招學生,以及今年剛擴招的農民工、退伍軍人和企業(yè)職工等生源的學生,不同生源學生的特點不同,不同專業(yè)學生的特點也不同,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亦不同。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使得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結合不夠,忽視了學生實際的思想、理論現狀以及學習理解能力,由于對學生的實際需求了解不深,把握不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得不到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度不足。
1.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交集不多,融合度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職院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線,但是,不論是課堂,還是相關的各類活動,思想政治教育與黨建工作融合度較低,甚至沒什么交集。思想政治教育課上會涉及一些黨史等內容,但是,對當今學生入黨動機的引導和教育略顯不足,思政課教師參與學生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黨建、政治理論相關的學生社團活動少、規(guī)模小,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黨建工作的引領性和思想性沒有充分發(fā)揮。
2.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不足,學生內在學習動力不強
當前高職院校不論是黨課還是思政課,在課程的教育過程中仍以理論灌輸為主,不能用學生身邊事講述道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未能充分調動起來。學生自身的內在學習動力不足,課堂教學缺乏吸引力,鮮活度不高,這在很大程度制約了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發(fā)揮。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隸屬的部門不同,學生黨建工作主要由學校組織部負責實施管理,開展學生組織發(fā)展、培訓考察等相關黨務黨建工作;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輔導員、班主任等學工人員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來開展。在學生黨務工作中,部分老師對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缺少黨務工作經驗,認為學生黨建工作只需按照組織部門的要求,完成任務即可,對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的引導教育不足,未能發(fā)揮好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部分專業(yè)教師重視自己的科研能力,只關注自己感興趣事務。而絕大多數輔導員由于平時工作繁雜瑣碎,處理日常事務性的工作幾乎占據了絕大部分時間,對思想政治教育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足。多方面的原因造成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育人方面融合度較低,。
近幾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和思維模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尤其現在的學生多數都是出生在2000 年左右,在他們小學中學時期,新媒體已在課堂上廣泛運用,進入大學之后,很多專業(yè)課都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這與傳統(tǒng)教育模式完全不同。而當前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是以傳統(tǒng)的理論灌輸式教育為主,現代的教育教學手段運用不多,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削弱了育人效果。
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職院校育人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黨建工作引領各項工作正確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學生黨建工作的必要渠道,因此要加強隊伍建設。首先要打造一支專業(yè)、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隊伍。輔導員是做好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和關鍵,全面提升輔導員的綜合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才能更好地為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輔導員還是學生入黨的培養(yǎng)人,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有利于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更有利于將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機結合。其次要構建一支綜合素養(yǎng)強、政治素質過硬的學生干部隊伍。不論在黨建工作還是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學生干部既是黨員隊伍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普通學生與輔導員之間的紐帶,學生干部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實際情況,由學生干部向普通學生滲透、宣傳黨的教育,效果會更好。
“三全育人”作為學校育人工作的總抓手,是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根據“三全育人”建設標準,進一步挖掘育人要素,統(tǒng)籌育人資源,著力構建“十大育人體系”,通過課程育人、文化育人、資助育人等體系,使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人才培養(yǎng)各環(huán)節(jié)、各領域,形成一體化育人大格局。
黨建既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既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理論學習,也要通過線上線下,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開展實踐教學,通過實踐活動將黨建工作和思政工作更好的融合起來。例如,鼓勵師生定期開展國情黨情等相關課題的調研,開展宣傳學習紅色教育等社會實踐活動,舉行“說說身邊的好黨員”活動,將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課程有機結合,并逐漸向課程外延伸;通過讓黨員學生“亮身份,做示范”,讓黨員學生在宿舍、班級,社團起到帶頭作用,深入到學生當中,發(fā)揮好師生之間的橋梁作用;通過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帶頭開展小水滴志愿服務活動、寒假社會實踐、暑期“三下鄉(xiāng)”等各類社會實踐,帶動周圍的學生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并通過在服務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以自身的榜樣示范力量,帶動周圍同學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促進。筆者所在的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通過實施“十個抓”工程,夯實基層黨建基礎,“十個抓”是指抓理論武裝、抓活動載體、抓陣地建設、抓特色品牌、抓融合發(fā)展、抓工作規(guī)范、抓工作創(chuàng)新、抓條件保障、抓典型選樹、抓責任落實。 “十個抓”的實施過程,是將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融合的過程,充分發(fā)揮黨建的引領作用,帶動學校、教師、學生不斷進步,推動學校各項事業(yè)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