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趙彭
膠州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已經將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緊密連接在一起,建立了“新絲路”朋友圈,織起了“上合夢”。
膠州市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雙向延伸交匯點,匯聚青島港海運和膠東新國際機場空運優勢,擁有青銀、沈海和青蘭高速公路,以及膠濟鐵路、膠黃鐵路和膠新鐵路等鐵路資源,發展海路空鐵立體化多式聯運的條件極為優越。10月28日,商務部發布《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面向中亞和歐洲、承接日韓的多式聯運,是示范區重點打造的海陸空物流大通道。
今天的上合示范區,恰好與歷史上的膠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東線起航點的歷史區位相呼應。一列列空海鐵聯運班列在秋日煦暖的海風中,從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出發,穿梭在古老的亞歐大陸上,織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的“上合夢”。
10月25日,一排排集裝箱在青島膠州的多式聯運中心排著整齊的隊列等待登車。橫穿場站的鐵軌旁,巨型龍門吊干凈利落地將來自海上的貨物搬運到即將遠行的國際班列上。“齊魯號”中亞班列即將從膠州上合示范區的青島多式聯運中心出發,十幾天后,班列將抵達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列車滿載東南亞和日韓等國自青島入境最終抵達歐亞國家的棕櫚油、機械設備和青島及周邊地區出口的汽車零件。
“中亞班列自2015年開通時的一周一列,現在已發展為每周5至7列。除了中亞班列、多式聯運中心,還開通中韓快線、中蒙班列、中歐班列(青島至莫斯科班列、青島至明斯克班列)、東盟專線等6條國際班列,2條國際回程班列。下一步,中日快線也將開通。”中鐵聯集市場部經理張照宇說。
海運貨物在上和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換乘中歐班列可直達莫斯科,比海運節省30天左右的時間;換乘“東盟快線”抵達越南河內、同登等地,比海運節省時間50%,比陸運節省費用20%。山東省及周邊省市的貨物通過多式聯運出口中亞和歐洲國家,沿黃地區貨物通過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海運出口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輸送商品種類涵蓋機械、電子、化工、紡織、汽車、家電、醫療、食品、建材、家具、服裝、文具、玩具、化妝品和農產品等上千品種。
2018年青島多式聯運中心中亞班列共運送15826標箱,95%是日韓過境出口到中亞的業務。今年上半年,多式聯運中心到發歐亞班列和TEU(標箱),同比分別增長78.9%和88.7%。日韓過境業務的路徑在青島已非常成熟,“日韓貨物通過海運到青島港,通過膠黃小運轉循環班列到達中鐵聯集青島中心站,然后通過中亞中歐班列抵達目的地。到歐洲比全程海運至少節省一半時間。” 膠州市物流工作推進服務中心主任劉曉霞說。
中鐵聯集青島中心站有7條國內班列,青島港有42條國內班列,將經濟腹地鎖定于山東、江蘇、河北、山西及河南,并與鄭州、西安、西寧、烏魯木齊等內陸樞紐城市聯手建設海鐵聯運中轉基地。加上青島港擁有的137條外貿航線,青島基本形成了“東接日韓亞太、西聯中亞歐洲、南通南亞東盟、北達蒙古俄羅斯”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初步實現了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

海運貨物在上和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換乘中歐班列(圖 / 王昭脈)
膠州是山東半島連接內陸各省份及進出青、煙、威的重要交通樞紐。“這里是古絲綢之路的海上東線起點,板橋鎮的通商可以追溯到唐代,宋代這里就建有類似現代海關功能的市舶司。”劉曉霞告訴記者。
膠州海關副關長丁矛介紹,“2019年8月6日,膠州海關正式開關,可辦理報關、查驗、放行等全部海關通關手續。外貿企業整體通關和物流費用平均降低三分之一以上,進口、出口貨物平均通關時間分別縮短13小時和1.4小時,預計檢驗后進口貨物的平均通關時限縮短3—7天。” 出口或過境貨物運抵青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視同抵港,即可辦理相關通關手續,極大地節約了時間、降低了成本。
2019年前三季度,青島多式聯運中心完成集裝箱作業量50.5萬TEU,同比增長35%,其中“膠黃小運轉”運量9萬TEU,同比增長123%,國際班列到發量29865TEU(352列),同比增長63%,“齊魯號”歐亞班列開行241列,占全青島市的95%,占全省的30.7%。預計,2019年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將完成集裝箱作業量65萬TEU。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陸港口岸的優勢已經持續顯現。
過去,都是從青島黃島場站運送集裝箱空箱,在貨主處裝貨后返回黃島場站再重新運抵港口。現在,貨物進入多式聯運中心就相當于進入港口,而且可以提供空箱周轉,鐵路運費比公路運輸更低。中外運物流山東公司工作人員曾經算了一筆賬,利用海鐵聯運,從港口到多式聯運中心,每一個集裝箱就可節省300元運費,公司全年累計節約運輸費用近可達百萬元。“24小時不打烊的通關和發車,通過多式聯運中心陸港,將貨物及時運輸到全國和上合組織國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劉曉霞說。

在去年11月舉行的第一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上,日本通運株式會社提出與青島進行多式聯運國際轉口貿易合作。“青島在開展國際海鐵聯運方面具有位置、時效等多方面的優勢,是日本對接中亞、歐洲開展轉口貿易的最佳選擇。” 該會社中國公司山東區域總經理久米崇對合作充滿期待。
落戶上合示范區的日本福生食品公司主要加工深海魚類,80%的材料來自俄羅斯,他們生產的膠原蛋白、成品魚肉等產品有的通過青島港海運出口到日本,有的通過中歐班列陸運出口到歐洲。“日韓很多企業都特別看好上合示范區的綜合優勢,去年以來我們到日韓招商很受歡迎,已經有十多家企業簽約準備落戶。”上合示范區創新發展工作專班辦公室主任郝國新說。
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不僅吸引了京東,傳化、寶灣、濟鐵、日日順等知名物流企業紛紛落戶物流園,也為國際轉口貿易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這一巨大海陸平臺,正在推動國內外眾多企業向上合示范區聚集。今年以來示范區注冊貿易企業193家,注冊資本6.83億元。其中,已簽約巴基斯坦(中國)經濟合作中心、新疆亞歐國際跨境大宗商品交易平臺項目等貿易合作項目。而結合歐亞回程班列,上合示范區還將打造礦石、糧食、板材等國際貿易平臺,承運回程產品的交易、集散、分撥。膠州上合示范區也將在海公鐵多式聯運的基礎上申建青島上合示范區特殊綜合保稅區和膠州灣保稅物流中心(B型),發展國際采購、保稅倉儲、展示交易、冷鏈物流、跨境電商、免稅品交易和現代制造業等高附加值產業,建設日本、韓國、東南亞、南亞、中亞、北非和歐洲國家的轉口貿易基地。
膠州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已經將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緊密連接在一起,建立了“新絲路”朋友圈,織起了“上合夢”。隨著上合示范區建設的不斷推進,膠州市也在打造海路空鐵銜接一體的“陸上海港”,建設面向亞太、橫貫亞歐、輻射東西、聯通南北的現代國際物流綜合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