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初志偉
以“米圖出行”為代表的“服務到門、精確到米”的定制客運模式滿足了人們多元化、個性化的出行需求,將引領道路客運未來的發展方向。

“交運·米圖出行”冠名2019·青島海上馬拉松
從青島火車站打車到流亭機場,普通出租車要80元,商務車150元起,打開微信小程序“米圖出行”,僅需40元一人即可享受服務,一次可搭載1至5人。上海大通的7座商務車里還免費提供紙巾、雨傘、嶗山礦泉水、清潔袋、充電寶等增值服務。不過,省錢并不是“米圖出行”的目的和唯一優勢,打造“服務到門、精確到米”的個性化旅途出行方式才是青島交運推出“米圖出行”的目的,以用戶需求為根本導向,專門為中短途差旅人士提供靈活、高效、便捷的定制服務,是“米圖出行”的新方式。
傳統公路客運企業的日子近幾年并不好過。
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18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1萬公里,其中高鐵占2.9萬公里。完成旅客發送量33.75億人次,比上年增長9.4%。其中動車組發送旅客20.05億人,增長16.8%。全國公路總里程484.65萬公里,擁有載客汽車79.66萬輛,比上年下降2.4%??瓦\量136.72億人次,比上年下降6.2%。
雖然從數量上看,公路客運對鐵路客運來說仍然占有很大優勢,但此消彼長的勢頭明顯。尤其是動車高鐵的崛起,攔截了不少客流。
從青島到濟南,高鐵二等座價格116.5元,耗時2.5小時,公路客運人均價格96-110元,時長在4-4.5小時,和普快時間相當,但普快硬座僅需54.5元。從青島到煙臺,城際鐵路二等座不足60元,耗時1.5小時,公路客運80元左右,時長在2.5小時。不論在價格、時間、車次以及舒適度方面,公路客運似乎沒有優勢。
高鐵、動車、城際軌道的興起,使傳統的公路客運收到很大沖擊,私家車、網約車等迅速發展,都從中分得一杯羹。
就在11月1日晚,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發布消息,東南沿海部分線路將實行靈活折扣的差異化定價機制,涉及400多趟列車,最大折扣幅度5.5折。11月6日,滴滴出行App宣布,沉寂已久的順風車將陸續在北京、哈爾濱、南通、太原等7個城市上線試運營,首先提供市內(50公里以內)的順風車平臺服務。
競爭日益激烈,已經在細分領域展開肉搏戰,大家都在求變,變則通,通則久。
公路客運是道路運輸企業的核心業務,曾經為經濟發展做出很大貢獻。讓業務板塊持續健康發展,是交通運輸部一直在關注的問題。2016年12月,交通運輸部在《關于深化改革加快推進道路客運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推進建設與互聯網融合的智慧服務系統”,首次明確“定制客運”概念,鼓勵企業“開展靈活、快速、小批量的道路客運定制服務”。
公路客運與鐵路不是競爭而是“競合”關系,青島交運集團黨委委員、溫馨巴士投資集團董事長彭麗華說。乘客下了飛機高鐵,通過“米圖出行”到達目的地。將公路客運靈活的“點到點”和鐵路時效穩定的“站到站”兩種方式有效聯合,實行“公鐵聯運”。鐵路觸及不到的地方,公路客運依然可以發揮優勢。定制客運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傳統道路客運是“出發地-車站-車站-目的地”的三段出行方式,定點、定時、定線、定車,模式單一。定制客運實現了“點對點”“門到門”的靈活出行,極大地節省了乘客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在“米圖出行”之前,青島交運在定制出行領域已經有不少動作,2013年的定制公交、跨海定制公交、定制校車等等都走在全國前列。但原來定制出行都是在一個區域內多點到多點的短距離出行,本質上仍屬于包車服務。新誕生的“米圖出行”則離不開“互聯網+”的催生。
實現“互聯網+”靠的是“算法”。以“米圖出行”為例,提前在小程序上預約,互聯網技術對乘客和車輛實時定位,算法精準匹配乘客需求與車輛資源,從遍布青島的米圖專車進行調配。同時科學規劃路線,確保搭載第一名乘客與第五名乘客之間不會超過30分鐘,極大提高了乘客和司機的對接效率。同時,“算法”對人們的出行時間、路況、路線等信息進行采集,匯總成大數據進行分析,基本上可以描繪城市的交通狀況,對提高城市交通優化治理水平有重要意義。
米圖科技(青島)有限公司是青島交運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在定制出行領域,青島交運堅持做自己的平臺。
“道路客運企業要堅守自己的陣地,要把數據掌握在自己手里,這樣對未來市場拓展、企業長久發展、老百姓安全出行才是一個最佳選擇?!迸睇惾A說,不是沒有大平臺來洽談合作,但大平臺可能不會為企業的一點訴求做個性化深度開發,只能是企業遷就平臺。
青島交運本身的優勢資源與豐富的定制出行經驗可以直接服務“米圖出行”。
首先是資質優勢。背靠青島交運的“米圖出行”車輛全部為公車公營,擁有道路客運資質。互聯網公司在定制出行領域需要和有資質的公司合作,無法快速在全國鋪開,定制客運的主體依然是傳統客運企業。
其次是巨大的場站優勢,“米圖出行”利用遍布青島的交運場站,可以隨時快速調動車輛,也可以節省一大筆停車費。在此基礎上形成數量優勢,還有管理服務人員等現成的存量優勢。這對小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門檻。
此外,青島交運的每個場站、每輛巴士都是免費的廣告宣傳載體,可為“米圖出行”帶來第一桶金。
對乘客來說,安全是“米圖出行”最大的優勢?!皣蟆闭信瓶梢詾槌丝桶踩硶!懊讏D出行”司機全部是青島交運正式員工,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為乘客提供標準化服務,從司機端把控人員的合規性。車輛每天進行車檢,車內全程視頻監控,直接連接到主管部門平臺?!懊讏D出行”門到門服務的首單乘客田茹錦說,“米圖出行”除了便宜、舒適外,關鍵就是安全,“因為考慮到是青島交運集團的,乘坐起來非常安心。”
目前,“米圖出行”實現了青島主城區、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與青島站、青島北站、汽車站、機場等主要交通樞紐的互聯互通。很快將會覆蓋平度、萊西、膠州,直至青島全境,成為青島乃至更大范圍的一個出行平臺。在此基礎上,繼續延伸至省內乃至全國更多的城際出行線路,吸引更多的運輸企業加入“米圖出行”平臺,為社會提供更多元化、差異化的出行服務。以此為切入口,帶動青島交運其他業務實現發展,打造一個生態平臺。
自7月18日上線至11月8日,“米圖出行”小程序注冊用戶已超過110萬人,累計發送旅客6萬余人次。日最高峰接單量超過1000單,并且還在持續增長,口碑與熱度齊飛,已經成為高品質定制出行的一個“爆款”。
米圖出行在剛剛結束的跨國公司領導人論壇青島峰會中承擔交通保障任務。未來,青島交運集團將把“米圖出行”打造成為高品質服務的代言者以及交通運輸、大型活動保障領域的新標桿。
2018年,馬化騰提出移動互聯網的主戰場正在從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向下半場的產業互聯網方向發展,“騰訊將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
“米圖出行”是道路出行企業與騰訊合作的國內首個產品?!懊讏D出行”獲得了騰訊的技術支持,展現了微信云、小程序、電子發票、區塊鏈發票以及算法的力量。騰訊也因此切入到產業互聯網,強強聯合,發揮了技術優勢、線下運營優勢和人員優勢。
今年3月,青島市“學深圳、趕深圳”的浪潮加速了與騰訊的合作。青島交運從想法提出到產品落地僅用了4個月時間。
騰訊與青島交運已經不是第一次合作。此前,騰訊通過乘車二維碼入局公共交通出行領域。阿里巴巴、滴滴都以各種方式進入出行領域,包括國企銀聯,也推出了“云閃付”入場直面競爭。
出行領域的競爭,背后是互聯網巨頭企業,尤其是騰訊與阿里巴巴兩者在電子支付、智慧出行、用戶使用習慣和其他業務的爭奪與布局。
根據著名的李約瑟之問:“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么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或許我們也可以問一下,盡管傳統的交通運輸企業有如此多的資源優勢,為什么卻遺憾地錯過了“互聯網+”出行的首班車?
新技術誕生之初,用戶尚未表達出明顯的需求,需要企業主動進行挖掘開發,明確市場需求,以突破性、創新性思維對用戶需求主動預測,進行產品開發。傳統的實體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在思維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傳統企業可能開局慢,但是有過往的積累,只要他們愿意積極主動擁抱互聯網,做數字化改革和創新,前景仍不可限量。
至于如何保證機制體制創新,或許也是每一個企業需要認真解答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