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石祥 姚妮娜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注重飲食健康,對食物的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無公害蔬菜開始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近年來,無公害蔬菜被廣泛關注,已經成為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類產品,所以,需要我們加強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的研究,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來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
關鍵詞:無公害;蔬菜種植;應用
無公害蔬菜是通過研發的一定的技術并以此培育出來的激素含量少、農藥殘留低、營養價值高的一類蔬菜。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食品包括蔬菜在內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使我們更加注重無公害蔬菜的栽培和使用,無公害蔬菜受到大眾關注,在于它的“純潔”―不含有損害人體健康的元素,而且某些元素還是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相關標準進行控制的。所以,從國家和人民兩個方面,都需要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的種植和使用,一方面可以保障健康的飲食,促進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
一、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現狀
蔬菜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食品,俗話說“人可以不吃肉,但不可以不吃菜”,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推動人們生活質量在逐步提高,對于蔬菜的需求種類和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對蔬菜品質的追求在持續不斷增長。市場調研發現,人們寧愿多花點錢去買綠色的、無公害的食品,也不愿意買沒有進行質量控制的食品,人們的觀念已從之前的僅僅滿足溫飽型向綠色健康型轉變,在這種大的時代背景下,無公害蔬菜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無公害蔬菜從嚴格意義上講,是一種生態食品,主要在于它的生產環境要符合相關規定,而且最終的產品也要符合相關標準。因此,在種植無公害蔬菜時,首先要對環境進行資質評估認證,確保蔬菜整個生命周期在一個可靠的環境背景下,同時相關的技術和操作也要符合標準,進一步確保蔬菜能夠達到無公害蔬菜質量認證標準。
通過調研發現,無公害蔬菜的優勢已經日益凸顯,也已經逐漸被大家所熟知。但是,我們也發現,在無公害蔬菜種植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無公害蔬菜種植相比于普通蔬菜存在著機會成本較高的問題。由于質量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的成本往往會高于傳統的栽培形式,雖然不少科研學者在這方面一直進行著不斷的努力,但是其技術成熟程度,還是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推廣。目前,我國已經從頂層開始設計這方面的規劃,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迎來無公害蔬菜種植的嶄新春天。
二、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發展
1.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環境
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對周圍環境是具有一定的要求的,在選擇所種植的片區時,必須要充分考慮環境因素,保證環境符合無公害蔬菜種植,主要體現為對土壤和水源要求較高,要考慮是否被污染過、抗病性能、土壤中金屬含量、灌溉用水、離工業場所遠近等指標因素,還需要考慮土壤中是否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和營養成分等。因此,種植前需要對選擇的蔬菜種植片區進行檢測,對土壤進行一段時間的考察,檢測達標之后才可以實施種植過程。技術環境要求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如果蔬菜的種植面積過大,為保證產品質量,需要采取輪作的方式進行;二是必須具有良好的農田水利設施,才可以保障及時有效的灌溉,這一點也是所有農作物種植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三是需要具有符合要求的交通條件,能夠保證機械化操作和產品的運輸;四是與普通土壤和蔬菜種植區分開來,這樣可以避免一定的污染。
2.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要點
一是種子預處理技術。無公害蔬菜種植首先是對種子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采取種子預處理技術使其滿足種植要求。種子預處理通常情況下采用溫水浸泡和低溫冷藏的方法,低溫冷藏可以抑制酶的活性,較少種子養分消耗,保持種子活力,從而保證種子質量;播種前用溫水浸種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使種子快速吸水萌發,用55-60℃的熱水燙種還能殺滅種子表面攜帶的病原物,能提高種子質量,可減少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
二是農藥處理技術。在無公害蔬菜整個種植過程,全程需要控制好農藥使用種類和數量,一方面有效預防病蟲和其他植物對蔬菜種植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要保證農藥使用符合無公害蔬菜種植要求。這里面,就需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選定農藥,降低農藥在蔬菜中的殘留量,采用一定技術和手段提高農藥使用效率。同時,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確保農藥能夠科學合理使用。
三是灌溉技術。無公害蔬菜相對于普通蔬菜來說,對水的要求更高,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來提升灌溉效率。總的來說是要建立灌溉水庫、做好排水處理。充分調研所種植區域環境,結合蔬菜生長規律,有效控制種植片區水分,如果出現積水情況則做好排水通道、遇到干旱情況進行整體灌溉。合理利用微灌、滴灌、噴灌等現代化灌溉技術,提高灌溉效率,給蔬菜生長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提高蔬菜抗病力,減少農藥用量,以此達到無公害的目的。
四是施肥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過程中,要確保施肥技術的科學合理,才能提高無公害蔬菜的質量,這就需要在施肥時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具體來說,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在種植蔬菜過程中,堅決杜絕直接將人畜糞便直接作為肥料使用;在實際施肥過程中,嚴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在無公害蔬菜種植全過程中,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使用有機肥料;結合各類蔬菜實際,科學使用肥料用量;從蔬菜種植階段來考慮,在采收的前一個月,不可以增施葉面肥,在采收的前一周,不可以增施氮肥;可以在施肥的過程中,增加一定的硝酸鹽,增強土壤肥力。
五是病蟲害防治技術。病蟲害防治要根據病蟲害的具體特點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病蟲害發生后,要注意方法的使用,為了達到無公害蔬菜的標準,首先應選擇物理防治或生物防治的方法,人工清理、掛黃板、殺蟲燈、生物農藥和利用一些病害的天敵來降低病蟲害,不僅可以降低防治成本,也能夠有效減輕環境污染問題,當病蟲害蔓延較快,較嚴重時,可以適當使用農藥防治,但要選擇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堅決杜絕使用有劇毒的農藥,比如氧化樂果、甲胺磷、水胺磷等等,因其本身就含有極強的毒性,非常容易在蔬菜上殘留,使蔬菜達不到無公害蔬菜的質量標準。
3.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管理
技術管理主要在無公害種植的過程中,對于各類技術手段,何時采用、怎樣使用,都需要明確的方案和計劃。在選種播種階段,需要先期對蔬菜種子進行晾曬,然后采用物理方法進行消毒,從而達到種子預處理目的。注意用藥劑量的控制,對苗床進行反復消毒處理,鏟除雜草、病原菌、蟲卵等。選擇合理的幼苗栽培時間節點,控制好播種密度,定時清除病苗,降低病蟲害概率。在作物生長階段,選擇酶活性強、微生物群落易生長、提高抗病性的肥料,合理搭配氮、磷、鈣、鉀和其他利于蔬菜生長的微量元素,調整不同元素的含量比例,使蔬菜能夠滿足健康生長需要。另外,根據蔬菜的生物特性、生長環境來選擇合理的灌溉時間和灌溉量,按照農田灌溉水源標準來引接灌溉水,避免過早、過量灌溉情況。
參考文獻:
[1] 李建中.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與管理技術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6(13).
[2] 于慶.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分析[J].農技服務,2015(8).
[3] 張萌,顧靜煒,郝連菊. 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的推廣與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