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剛泰
摘 要:人工林森林火災受氣候、地區森林覆蓋率和特征、人工林林種結構、經營管理系統等的綜合影響,特別是干旱季節,森林火災發生最為頻繁。通過設立健全的森林防火和控制系統,有效的營林管理,人工林發生火災的面積機率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
關鍵詞:人工林;林種結構;森林防火;關系
我國人工培植森林已有相當長的歷史,過去幾十年來,人工林 在國家森林資源中,一直占有很大的面積比例,目前中國成為世界 人工林面積最大的國家。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多從綠化和造林學 的角度來考慮處理人工林經營中的各種問題,導致人工林林種結構太過單一,與人工林經營投資風險有關的森林火災,是森林經營中一項重大的破壞因素,重可造成多年的投資和經營付之一炬,輕則影響林木的生長和營林效益。然而,由于國內純商業人工林發展的歷史短, 目前還沒有森林火災與人工林林種結構相互關系的研究報道。本文結合實踐,對人工林林種結構與森林防火的關系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一、年均森林火災面積比率及受害率
森林火災發生面積,也叫過火面積的比率,有的森林雖有火災發生,造成的損失和危害卻不嚴重,如 2016 年-2018 年,我國發生森林火災面積分別為37. 7%,53. 9%與 25. 7%,相較于森林過火面積比率,受害面積相對較小。森林火災發生后造成的損害情況,與火災控制因素以及氣候原因存在密切聯系,如森林火災發生時,如森林火災發生時,這利于控制森林火災情況,有效減少森林火災造成的危害與損失。
二、森林火災控制率
對于森林火災而言,其控制率越小,造成的危害則越小,如 2017 年與 2018 年,在我國,森林火災平均控制率上,每次主要為(6.278,16. 080 hm2),二者對比差異性很大,證實通常情況下,火災控制系統具有非常重要的功效。森林火災背景以及森林實際情況,分布特征以及樹種種類,以及經營特點和氣候因素,地方防火系統等都會對森林火災控制造成影響。
三、森林火災指標和氣候因子的相關
如果森林火災處于相同背景之下,發生森林火災和氣候因子關系密切,森林火災的發生會受到降雨因素的影響。但是火災不僅具有規律性的特征,同時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年份間有很大的差異性存在。年溫濕指數對森林火災具有較大影響,森林火災的發生以及造成的危害和控制情況與氣候因子密切相關,是影響年度森林火災發生率的主要因素。森林火災在旱季不斷增高的氣溫下,其發生率也會越來越高。同時這些季節降雨量與將與天數是影響森林火災發生的主要因素。
四、森林火災指標和森林裂碎因子的相關
對于森林碎裂而言,主要是指森林呈現分離的塊狀,分布不連續的程度,森林塊狀分離以及其分布不連續性,通過森林覆蓋情況以及人口占有深林綠人口密度等能夠得到一定反應,這些可以作為相應指標來判斷森林碎裂度,是影響森林火災發生的主要因素,同時和森林火災的危害與控制情況密切相關。較大人口密度的區域,更易發生森林火災,而相對人口占有率較小的森林區域,火災發生率相對較低。因此,認為森林火災發生與森林裂碎程度有著密切聯系。集中連片的大面積森林覆蓋區,更易出現森林火災,其影響面積也會更大。具有較高塊狀分離的森林區,更容易對森林火災進行控制,森林火災造成的危害程度相對較小,發生風險也相對較低。
五、人工林林種特征與森林火災
森林火災的發生以及危害和控制情況會受到以下幾方面的影響。1.相較于天然林,人工林品種比較單一,太過純化,林木生長過程當中對水分的消耗量較多,林區濕度相對不高,而且樹下存在大量枯枝敗葉,森林火災發生隱患較高。2.不同的樹種之間,在易燃程度上也有很大差異,如有的樹種本身存在大量的油脂,特別是松樹油脂含量較多,此類樹種森林火災發生率較高。而且桉樹本身存在大量的桉油,這類樹種也極易發生森林火災;3.一些地區人工短期林,主要在荒山荒地區域進行建設,或者一些殘林林地,低產人工林地,很多都是小班于林班過去進行過度開發利用的林地,呈現分散的分布特點,在各類用地以及生態系統中嵌合其中,不連續的森林塊狀特征,對森林火災的發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利于深林火災的蔓延,造成的危害也相對較小。
六、森林火災發生季節
干旱季節是森林火災發生的主要時節。同時,別的季節也有森林火災的發生情況,尤其降水量偏少的季節,持續性的干旱天氣,森林區域氣候過于干燥,便會增加森林火災發生。所以,必須要重視干旱季節人工林的防火工作。
七、森林經營因素對森林火災的影響
現在我國比較重視短周期速生人工林建設,而且其經營方式較為集約,為了更好地控制森林火災的發生以及造成的危害,必須要加強有效的經營管理。但是經營管理也存在一些負面影響因素:1.防火系統以及有效林能夠,對森林火災的發生起到一定控制作用,避免森林火災出現大面積蔓延,可以更好的控制森林火災造成的危害;2.防火帶以及林中密集的道路,對森林火災的發生和蔓延起著重要的控制作用;3.清除林中的各類雜物與雜草,加強林地管理,減少和控制林中可燃物的存在,對防止森林火災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4.人工林管理過程中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煮食等各類經營活動會使森林火災發生率大幅增加;5.伴隨人工林經營活動不斷增加。其用火機會也會不斷頻繁,如煉山等,增進森林火災發生幾率。6.人工林中有很多民眾出入,而且還有很多非法用火問題存在,比如野炊露營,抽煙、掃墓等都會增加森林火災發生幾率。但需要指出的是,通過有效的人工林管理與護林工作,可以有效控制森林火災造成的負面影響,減少損失。
八、人工林火災的主要預防和控制途徑
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控制包含許多方面的內容:1.加強推進全民防火,做好森林火災控制系統工程建設,針對性的設置防火機制,針對性的設置防火機制,并將這一納入到森林防火系統當中;2.對森林防火工作加強重視,尤其是森林火災易發季節,更應當做好提前防范工作,嚴厲禁止林區各類非法用戶,對于山火發生及時進行撲滅,避免森林火災出現蔓延,造成更大的危害;3.加強營林操作用火的管理或監控,如煉山,選擇適合的氣候條件和時間,加派防火人員監控,又如嚴格要求林地操作人員按規章、按程序用火,防止意外失火;4.適當地開設防火帶,減少林火發生和蔓延;5.適當管理好林地,減少林地易燃物, 降低林火發生的機率;6.加強林地發生山火條件(如林地易燃物、地區/? 林區降雨量、干燥度或濕度、氣溫、林分分散或裂碎度、樹種等)的監控,在林火 發生季節,加強護林巡視, 做好隨時撲滅山火的準備,提高防火工作的效率。
九、結語
1.氣候因子與人工林森林火災發生、危害和控制密切相關, 一般情況下,降雨量越少,森林火災發生的概率越大。
2.人工林和周圍其它森林生態系統的裂碎與否,對森林火災發生和控制有明顯的影響,一般情況下,裂碎或其它生態系統相嵌程度高,山火發生的機率小、危害較易被控制。
3.人工林林種特征影響森林火災的形成、蔓延、危害和控制, 如種植樹種和品種單一、生長快、耗水多,有利森林火災的發生; 速生樹種如松樹和桉樹,可能是比較容易發生火災的樹種。
4.森林火災主要受降雨、干旱等因素的影響,每年 10 月至次年 2 月為森林火災發生的主要季節。其它季節也可能發生山火。
5.人工林經營通常高度集約,對森林火災的防范和控制,既有正面也有負面的影響,正常情況下,正面的影響是主要的。
參考文獻:
[1]米維,郭明躍.林業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措施探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8(08):86.
[2]熊詩鵬.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措施[J].現代園藝,2017
(21):108-109.
[3]密淑芳.對森林防火工作措施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8(07):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