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館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面向基層群眾開展各種文化藝術方面的培訓,組織開展各種群眾文化活動,為基層群眾文娛活動、展示才華搭建平臺,也提供了活動場所,更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青少年群眾文化的發展和推動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多角度的發力,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
【關鍵詞】基層文化館;青少年;群眾文化服務;創新
【中圖分類號】J242 【文獻標識碼】A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群眾文化的健康發展是社會和諧文化建設的基礎。為青少年展開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群眾文化活動,對于全面建設和諧社會、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質水平、推廣先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基層文化館肩負著繁榮和發展群眾文化事業的作用,承擔著公共文化服務的功能,同時也是青少年文化藝術培訓基地之一,在新時代背景下,基層文化館做好青少年群眾文化服務、探索開展青少年群眾文化的創新十分必要。
一、基層文化館做好青少年群眾文化服務創新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青少年群眾文化蓬勃發展,對促進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設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目前,基層青少年群眾文化已經取得了較大突破,青少年開展文化活動的方式、陣地和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新時代背景條件下,探索開展青少年群眾文化的創新途徑也十分必要。
(一)有利于推動基層文化建設工作,帶動繁榮整個群眾文化活動
青少年群眾文化是基層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群眾文化以青少年為文化實踐的主體,以滿足青少年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包含青少年群眾文化活動、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青少年群眾文化事業、青少年群眾文化隊伍等元素,是基層群眾廣泛參與的社會文化實踐[1]。在新環境下,文化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逐步更新,積極推進新時期青少年群眾文化服務工作,讓廣大青少年在參與文化活動的同時受到熏陶和教育,是擺在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面前一項迫切而重要的任務。群文工作者勢必要符合新時代要求,認真做好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探索滿足青少年文化需求的新途徑,推動基層群眾文化的整體發展。
(二)有利于滿足青少年群體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館作為青少年校外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也是青少年教育的延伸平臺,是提升青少年綜合素質的重要陣地。用健康向上的文化積極引領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質水平,豐富青少年的課余生活,對于提升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基層文化館創新開展青少年群眾文化服務,為青少年的成長營造良好環境,寓教于樂,有助于滿足青少年群體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氛圍,傳承文化精神
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精神文化狀況如何直接關系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充分調動青少年參與群眾文化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能夠為青少年創造輕松融洽的文化交流氛圍和活動條件,為促進社會和諧提供精神文化平臺,有利于青少年自覺提高自身修養和審美意識,遵紀守法,增強凝聚力,自覺維護社會公德秩序。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需要主動適應新形勢,體現時代精神,加強和改進青少年群眾文化建設任重而道遠。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少年文化活動,精心組織和推廣各類青少年相關的文化展演活動,豐富、創新活動內容載體,使優秀的文化作品更加深入基層、深入青少年,發揮文化教育和引導的積極作用,也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
二、目前現狀
長期以來,文化館都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向基層群眾開展各種文化藝術方面的培訓,組織開展各種群眾文化活動,為基層群眾文娛活動、展示才華搭建平臺,也提供了活動場所,更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對青少年在學校教育外進行文化藝術以及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教育,也是文化館對基層群眾進行文化藝術普及的職責內容之一。但是,目前許多基層文化館對開展青少年群眾文化服務的認識還很不足,同時缺乏如何開展青少年群眾文化服務的知識和技術,也因此造成了文化館資源的巨大浪費。現階段基層文化館應大力加強對青少群眾文化的服務研究,提升對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重要的認識,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采取措施,扎扎實實推進青少年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現在隨著經濟、社會和科技的發展,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需求差異性很大,傳統的青少年群眾文化形式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現實需求,基層文化館也需要立足實際、開拓創新,不斷豐富和完善基礎設施,探索新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以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青少年群眾的不同文化需求。
三、存在不足
(一)場館設施狀況有待進一步改善
從建設面積上看,現有的文化場館設施面積普遍偏小,不適合現代化的發展和青少年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但是基層文化館資金相對有限,在平臺搭建、設備采購方面面臨一定困難,而且地區發展不平衡,部分地區設備陳舊,缺少相關培訓設施、設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青少年群眾文化的發展。
(二)人才隊伍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
盡管基層文化館人員結構正在逐漸優化,各地基層文化館在培訓青年文藝骨干、編寫教材和搜集整理民間文化遺產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面對數量眾多的服務對象,人才隊伍建設仍需加強。有些館人員尚未配齊,組織結構不健全,加上基層文化館專業人員有限,培養相關專業人才需要時日,而引進人才更是面臨編制等問題。
(三)活動方式單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和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更新,青少年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呈現多元化,青少年的需求差異性很大,傳統的單一的青少年群眾文化形式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現實需求,亟待開拓新鮮有效的文化服務形式,滿足青少年群眾文化的現實需求。青少年群眾文化的結構發生變化,此前對青少年群眾文化建設的工作重視不夠,支持青少年精神文化的氛圍還不夠濃烈,對于課堂外社會實踐的重視程度不夠。這種狀況亟需得到改變。
四、創新的內容
(一)運行機制創新,提升管理內涵
實現資源整合和資源共享,發揮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作用。以優質的文化資源為龍頭,以集約化、一體化也能做為主要形式,堅持政府主導、共建共享、市場運作、社會參與、整合資源、打響品牌、創造優勢、努力提升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服務能力和水平[2]。完善廣大青少年群眾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基礎,拓展豐富青少年活動平臺。更加重視文化平臺和載體的建設,利用好網絡信息資源搭建活動平臺,增加青少年文化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使活動組織開展能夠迅速高效。
(二)活動形式創新,豐富活動內容
群眾文化,是指人們在職業外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性文化[3]。這是一個內化的過程。青少年群眾文化也要更加注重過程,注重突出校外公益文化活動鮮明的特色,為青少年提供素質拓展教育、音樂、舞蹈、美術等眾多藝術特長的培訓,充分發揮文化對青少年教育的正面引導作用,為青少年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創新活動形式,采取多種形式保證文化藝術培訓效果,例如以比賽促效果,積極舉辦各種青少年文藝比賽等形式,提供幾種展示藝術作品和藝術欣賞的濃厚氛圍,使活動載體多元,和學校、社會力量合作合作,在載體設計、組織實施方面加大力度,拓展青少年群眾文化的發展空間,吸收各種社會力量實現文化資源的共享。
(三)人才隊伍創新,打造專業師資
青少年群體文化結構已經發生了改變,對于青少年群眾文化方面人才的要求更加提高了。抓好青少年群眾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打造適合新時代要求的專業師資力量勢在必行:人才選拔方面,要求招考師資隊伍年輕化,懂得年輕人心態;對現有人員來說,要加大培訓力度,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打造高素質的師資力量,利用網絡科技的發展,讓青少年更加努力學習各方面的文化技能。
(四)因地制宜,突出地域人文特色,打造符合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例如,榮成市文化館每年春節期間進行的“粉墨意趣——少兒夢想揚帆起航”,其中就包括了種類眾多的青少年文化活動,組織少年兒童現場書畫比賽、捏塑展演、少兒美術作品展等子項目;在暑假,開展“多彩暑期-夏令營系列活動”,帶領孩子們開展以社會實踐為主的非遺之旅、紅色之旅及動手制作的藝術培訓,讓紅色文化、傳統文化世代相傳。這些活動已經在當地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五)發揮青少年主體精神,增強青少年主人翁意識
將青少年文化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相結合,讓青少年朋友投身其中,在組織協調中,自覺擔當先進文化的發揚者,使青少年在增加社會實踐的同時,接受文化藝術的陶冶,能夠更進一步吸引青少年增強群眾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青少年群眾文化的發展和推動需要多方面的合力,也需要多角度的發力,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陳玉平.關于發展青少年群眾文化的幾點思考[J].華章,2012(3):278.
[2]劉新平.淺談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與思考[J].學理論,2010(7):74-75.
[3]侯慧.淺談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輔導[J].環球人文地理,2016(4):289.
作者簡介:喬玉娟(1985-),女,漢族,山東省威海市人,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