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形勢下,國家和政府越來越重視對鄉村地區的規劃建設,在政策方面也出臺和執行了更加多樣化的有效措施,這些政策能夠有效實現鄉村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同時也能夠更好地促進地區化的地域文化的傳承發展。本文主要結合地域文化在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的表達展開研究分析。
【關鍵詞】地域文化;美麗鄉村;環境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2.29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日益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也在逐步推進和完善。鄉村地區的規劃建設對于提高整體城鄉發展質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應該要做好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更好地突出鄉村地區的地域文化,實現對地域文化和地域經濟的多重發展。本文從地域文化和美麗鄉村設計的概念出發,具體分析了地域文化在美麗鄉村中的設計運用和表達策略,希望對后續的美麗鄉村建設能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地域文化和美麗鄉村設計的概念
(一)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更多的是指地區的整體文化形態。其中包括有歷史文化遺存和地域本身特有的文化形態,當然其中還包括有地區性的具有特色的社會習俗和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等方面,同時還包括有海洋和山脈以及河流和氣候以及多樣化的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內容。筆者通過調查與研究,發現地域文化對于地區性的經濟發展和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一方面,地域文化借助其自身深厚的內涵,能夠為地區的人民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地區的人民借助文化帶來的影響投身到經濟發展中去,有效實現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可以組織建設相應的地域文化產業,并以此來實現與地域經濟社會的結合,共同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進步發展,以此來實現地區的整體發展。實際上,由于不同的地區自身的地理位置和發展形勢不同,所以不同地域的地域文化間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性的地域文化也能夠展現出更加多樣化的地域風俗,這對于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應該對地域文化進行多樣化的傳承和發展。
(二)美麗鄉村設計
鄉村地區的建設與城市的規劃建設有很大差異,這主要是由于鄉村的整體概念較為寬泛,更多的包含了大量的村莊和鄉鎮以及多樣化的居民聚集點,鄉村對于我國整體的社會結構體系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城鎮地區的發展和實際建設過程中,也應該做好鄉村地區發展完善,這主要是由于城鎮是由鄉村發展而來,鄉村是中國人民文化的發源地。當前形勢下,我國的城鎮化發展越來越快,但鄉村人口仍然占據整體的人口數的40%左右,由此也能夠看出鄉村地區的發展和建設對整體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中國城市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鄉村地區已經不再是進行農業生產的場所,同時也是一種與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城市的整體生態環境和文化氛圍具有很大差異。國家和政府越來越重視鄉村地區的建設和發展,同時也提出了“美麗鄉村”概念。所謂“美麗鄉村”主要指的是結合鄉村的實際情況,并和具體的規劃設計結合在一起,實現對鄉村地區的規劃設計改造,不斷推動農村地區的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提高,不斷構建更加美麗健康的鄉村環境,這對于整體社會的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地域文化在美麗鄉村設計中的運用
(一)傳統建筑形制重生
我國地域遼闊,地理空間跨度較大,不同的地區有自身不同的地域特色,再加上不同地區的生長環境和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化風格和特色。由于不同的地理要素也會導致出現豐富多樣化的建筑形制,比如西南地區的吊腳樓以及陜甘寧地區的窯洞和北京地區的四合院等建筑類型。實際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多樣化的建筑物類型也能夠反映出地域文化特色,鄉村的建設發展往往比城市發展進程較為緩慢,缺乏大規模的現代化開發,從另外一方面也能夠確保獨特性的建筑物在鄉村能夠得到更加完好的保存,所以,在開展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過程中,應該要結合具體的鄉村地區的建筑物類型做出具體的建筑形式的設計,并提取其中地域性極強的建筑形態和建造手法,以此做好多樣化、豐富化的建筑規劃設計,以此更好地實現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
傳統村落建筑遺存能夠有效體現出更加多樣化豐富化的村落文化和物質精神,所以,地區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要有效做好規劃建設和科學引導。在《光伏十字》作品中,就是以即墨梁家荒村為設計對象,其中的建造類型也與軍隊的集結有很大的關系,其中呈現的建筑類型能夠反映出“十字街+行列式”的理想平面布局,這對于梁家荒村的格局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在進行梁家荒村的規劃設計過程中,應該要做好對其村落中特有的十字平面布局形式的傳承、發展,結合實際的地區新型光伏產業,對這種具有特色的十字平面地域特色文化的規劃建設,并以此來實現對功能空間的充分利用,借助“光伏十字”的理念,可以對地區開展相應的光伏街區光伏建筑以及光伏農業景觀的規劃建設,在具體的規劃建設時,有效實現新建的“十字”公共建筑和舊的“十字”建筑相互呼應,從而建設成為生產、生活、休閑相結合的光伏田園美麗鄉村。
(二)地域傳統手工藝復興
針對地域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應該充分利用和借助鄉村地區的非物質文化做好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其中非物質文化和物質文化都是在不同地區和人類及社會發展中產生的。非物質文化更多的凝結著一個地域的精神血脈,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和人群以都能夠創造出更多特色的地域文化,以此構成了特定的文化形態,地域文化中國所蘊含的非物質文化,是人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賴以生存的手工藝或者是精神方面的文化藝術。不同的文化形態能夠影響到特定環境中鄉村建筑和景觀形勢,也能夠有效激發出更加多樣化和具有活力的鄉村地域文化發展新活力。
三、美麗鄉村設計中營造地域文化的方法
(一)追本溯源的調研
針對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應該要結合具體的鄉村建設情況對地域文化做好充分的調研,并根據具體的地域文化和鄉村發展實際情況實現創意性和實用性的結合。在地域文化發展過程中,充分挖掘當地特有的文化資源,根據地區化的村民意愿做好規劃設計,可以進行文獻查閱和實地走訪以及村民意愿調查的方式,做好初期的地域文化調研以及美麗鄉村的文化建設,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對地域文化的發展,也能夠建設起更加具有特色的鄉村品牌,促進鄉村發展。
(二)尊重本土文化的設計
地區的物質文化往往具有較為明顯的地域特色,其中包括有鄉土建筑和景觀以及歷史遺跡等較為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在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過程中,傳統手工藝和建筑的類型能夠有效表現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地區村民的需求和意愿也能夠更好地反映出鄉村地區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對于完善地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針對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地區性的鄉村文化,做好宏觀規劃控制。針對物質文化建設,應該做好充分保護好特色的鄉土建筑和歷史遺跡,根據地區化的建筑風格建筑建造手法來進行綜合全面的把握,并將其融入到現代的魅力鄉村的規劃建設中去,以此形成更加現代化的美麗鄉村的發展形勢。針對非物質文化的利用,應該做好特色民俗民風和民間藝術及傳統手工藝的傳承發展,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游玩,感受到特色民俗的深厚內涵和文化底蘊。地區性的傳統手工藝產品,可以借助網絡技術來予以推廣,促進地區化經濟發展。
四、結語
總體來說,新時期的鄉村建設和發展對于社會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在把握地域文化和美麗鄉村設計的概念基礎上,應該做好地域文化在美麗鄉村設計中的運用,實現傳統建筑形制重生和地域傳統手工藝復興,同時要做好對地域文化進行追本溯源的調研和尊重本土文化的設計,以此更好地實現在美麗鄉村設計中發揮出地域文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譚鈺,杜守帥.地域文化在美麗鄉村設計中的運用——以2017年紫金獎為例[J].大眾文藝,2019(1):52-53.
[2]江信桐.藝術學視角下美麗鄉村文化重構路徑的探索[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8(8):126-127.
[3]龔維,周苡任,歐俊霞,等.基于地域特色的美麗鄉村景觀規劃探究——以懷化市會同縣金寨村為例[J].現代園藝,2018(14):105-106.
[4]熊璨,陳維彬,徐斌.地域文化在鄉村景觀設計中的表達——以富陽墅溪村為例[J].建筑與文化,2017(11):125-126.
[5]吳光煒.欠發達地區美麗鄉村建設的路徑——以山東省菏澤市為例[J].理論學習,2017(11):18-20.
[6]吳昭娣.地域文化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應用——以廈門澳頭環境景觀設計為例[J].福建建材,2017(8):37-39.
[7]徐華穎.融合地域文化的鄉村品牌視覺形象設計研究[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2(4):96-102.
[8].處處皆景觀 無處不旅游——定安“百鎮千村”建設助推全域旅游發展[J].今日海南,2017(7):4-5.
作者簡介:陳晶(1984-),漢族,女,福建寧德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基金項目: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立項名單(社科類)(項目編號:JAS180857)“古田縣臨水宮祖廟建筑裝飾藝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