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鴻,王光嶄,溫宇軒
(濱州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
如今,無人機技術以較快速度發展,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廣泛應用,在航拍、農業、快遞運輸、測繪、救災等領域發揮了重大作用,極大便利了人們的生活。然而它在為人們提供各種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安全隱患,無人機監管制度的不完善使無人機無序飛行有機可乘,造成泄露居民隱私、擾亂社會秩序、影響人身安全的現象數不勝數。而最常見的便是無人機無序飛行對于民用航空的影響,例如近年來的無人機“黑飛”嚴重威脅著機場運行與航空器的飛行安全,極易造成航班延誤或停飛、旅客滯留等重大經濟損失,甚至對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因此加強無人機監管對維護機場的安全運行意義深遠。
無人機在全球范圍內已極快發展,但它也給全世界造成了許多危害安全的事故。各國均意識到進行無人機監管的必要性,也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措施維護無人機運行秩序以保障社會安全。然而,各國政府對無人機的監管和立法都相對滯后,對于無人機監管體制的建設均處于初級階段,雖然各國均出臺相應條例對無人機進行管理,但仍具有規定不明晰、執行困難、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因而無人機擾亂社會治安的現象層出不窮,在如此嚴峻的環境背景下,完善無人機監管體系已刻不容緩。
縱觀世界各國,美國是發展民用航空較早的國家,它在無人機領域的研究也處于領先地位,對于無人機監管體制的建設也相對早些,它對無人機的監管以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給出的相應管理條例為例,條例中指出要求小到250 g,大到25 kg的民用無人機都需要在網上完成注冊,從而實現無人機實名制,從根本上建立可以確認事故后的責任的信息來源,達到減少無人機事故的目的。除此之外,FAA還指出無人機飛行全程都必須在操作者的視線內、限高122 m、限速161 km、不得接近其他飛行器和機場、不得飛過人群、不得飛入禁飛區域,商用無人機的操作者需至少在16歲以上且持有相應證書并通過美國交通安全局(TSA)的審查,執照申請者需通過美國政府的安全背景審查且每兩年就需參加航空知識筆試。歐洲、澳大利亞、日韓和俄羅斯等國家也基本都是通過實施實名注冊登記的方式來管控無人機,促進無人機有序運行,保障航班的正常運行以及社會的安全秩序。盡管如此,各國無人機無序飛行也并不少見,給社會安全同樣帶來不同程度上的危害,無人機監管問題仍待解決。
近年,中國無人機無序飛行現象頻發,國家出臺多條無人機飛行規范加強無人機監管,如2018-06-01起正式實施的由民航局發布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暫行)》中指出經營無人機需進行實名登記。2017-06-01起,由中國民航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發布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中指出最大起飛重量250 g以上(含250 g)的無人機需進行實名登記等。可以看出中國也是通過實名認證的手段維護無人機運行秩序,然而這些條例仍不成熟,無人機的空域管理和監管主體尚不明確,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詳細,監管技術相對滯后,各部門執行無人機監管困難、效率偏低,再加上人們對于無人機相關規范的認識不足,導致無人機監管整體局面混亂、無人機“黑飛”事件頻發。
高速運行的飛機與小鳥相撞會產生極大的破壞力,而這種破壞力足以毀滅整架飛機,威脅飛機運行安全,無人機的“黑飛”對航空器飛行安全的影響與鳥撞機一樣,一旦飛行器與亂入凈空區的無人機相撞極易造成毀滅性傷害。如2017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連續發生5次無人機不法飛行闖入機場凈空區致使機場運營遭受嚴重影響、大量航班備降其他機場的嚴重后果,給旅客安全以及心理狀態造成極大傷害,對公共資源也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目前,無人機的操縱多為遙控操作,而無人機遙控裝置產生的信號在一定范圍內很可能影響航空器自動導航的電磁環境,導致飛行器參數出現偏差從而影響飛行駕駛員的判斷,導致操縱失誤或失靈等后果,干擾航空器的正常飛行,這無疑對乘客人身安全以及航班的正常運行造成巨大威脅,影響社會安全。
機場凈空區是保障民用航空器運行安全必不可少的條件,一旦機場凈空區出現無人機等外來物極易破壞整個機場的運行秩序造成一系列嚴重損失。有關資料顯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于2017-05-12因無人機侵入機場凈空區造成地面航班延誤67架,取消航班58架,不得不使45架航班返航或備降其他機場,導致6 000余名旅客滯留,浪費了極大的公共資源,對民航工作人員也帶來密集的工作壓力。由此可見無人機無序飛行不僅對于機場來說危害程度空前、經濟損失慘重,對于旅客而言也造成了危害人身安全、造成心理傷害、損失時間利益等后果。
無人機的無序飛行所造成的后果嚴峻,而中國關于無人機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對于無人機違規行為也沒有標準的處罰的措施,各部門的契合程度不夠、責任主體不明等,加強無人機的監管就顯得十分迫切。以下是關于監管無人機飛行的幾點建議。
中國關于無人機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對于無人機違規行為也沒有標準的處罰措施,各部門的契合程度不夠、責任主體不明,加速完善無人機監管的法律法規刻不容緩。法規中需詳細闡明無人機運行規范以及無人機監管規范,消除模糊性易造成誤解的概念,使各項規定簡潔易懂,便于落實。其次,各地政府可以通過媒體、網絡、宣講等途徑來普及無人機運行規范,加強人們對無人機無序飛行所造成的后果的認識,提高群眾思想上的安全防范意識與重視程度,從根本上解決無人機無序飛行問題。最后,規范無人機不法飛行的處罰標準,使無人機處罰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對于規范無人機監管部門的執法行為也有巨大幫助。
目前,無人機飛行申請過程復雜,各部門的職能不夠明確,人們辦理無人機飛行申請的渠道也不夠鮮明,這就要求中國建設系統的監管部門,各級監管部門應有鮮明的責任主體和規范的監督體系,軍航、民航、公安、交通等多部門協同監管,提高工作效率,逐步簡化無人機飛行流程,做到信息透明化、規范化,可通過建立網上問卷以及意見信箱等方式傾聽社會意見,接受監督,理性分析,從而不斷調整無人機監管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切實落實國家所出臺的各項規定,努力消除法律法規的灰色地帶,推動無人機監管體制的建設。
機場凈空區是指在機場周圍劃定的限制地貌、地物高度的空間區域,機場凈空區環境好壞與飛機的安全運行息息相關,而無人機不法飛行正是破壞機場凈空區安全的一大因素,機場當局加強對機場凈空區的管理力度十分必要,可以通過在機場方面成立專門小組的方式對機場附近的無人機等外來物進行巡查,增強工作人員的防范意識,除此之外,應加快技術創新。目前機場主要通過電子圍欄、捕捉網等手段防止無人機飛入保護區,顯然這些技術還遠遠不夠應對當今的無人機“黑飛”嚴峻的形式,因此加強技術的創新對于檢測機場凈空區環境和落實無人機監管制度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運用精確度更高的設備對于維護機場凈空安全,保障航班正常運行意義深遠。
無人機的無序飛行嚴重威脅機場的安全運行,對于旅客、機場及航空公司都造成了極大不便及經濟損失,加強無人機監管保障體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對無人機實行有效的監管對維持良好的機場凈空環境,維護社會安全,保障機場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各部門應嚴格落實無人機的監管制度,不斷改進和完善無人機監管體制,為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機場運行環境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