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濤
(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杭州市城鎮化建設工程已經成為地區經濟發展與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各級政府部門與重要領導人都比較關注城鎮化發展。按照浙江省省委車俊書記和市委周江勇書記的重要批示精神,要把梅城建設成為“新時代美麗城鎮,再現千年古府新面貌”。近些年,杭州市把建設梅城美麗城鎮作為2019年的中心工作,注重展示市市聯合對建設美麗城鎮的認識、理解、路徑和工作力度。
杭州市的鄉鎮(街道)在多輪省、市級戰略的引領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10年開始的小城市試點戰略經歷了多年多批次的大力培育,瓜瀝、臨浦、新登、場口、分水、乾潭等一批城鎮發展迅速;2015年開始的特色小鎮戰略則重點突出了存量土地的利用、特色產業的培育,已創建特色小鎮的鄉鎮(街道)如倉前街道的夢想小鎮、分水鎮的妙筆小鎮等,在功能、產業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對比之下,邊遠山區鄉鎮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以大江東義蓬、蕭山瓜瀝、余杭倉前等為代表的鄉鎮(街道)經濟實力雄厚,前期在小城鎮綜合整治中的投入較多,城鎮面貌日新月異,但同時需要在城鎮風貌特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指標加大力度;而一些山區的鄉鎮資金壓力較大,并受土地指標等的限制,不宜大拆大建,更多的需要從文化底蘊、生態保護等方面進一步挖掘特色。
面對“十個一”指標的要求,人口和用地規模較大的鄉鎮(街道)大多表示建設壓力不大,但規模較小的鄉鎮則表示有很大的困難,特別是商貿綜合體、電影院、風情特色街等“十個一”項目,不僅啟動和建設難,即使建成了,但受人流量少的影響,后期運營中也會產生收益差、效率低等問題,需要區別對待,避免造成浪費。
鄉鎮(街道)和區(縣市)城區的位置關系,也對美麗城鎮創建條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些鄉鎮(街道)距離城區很近,人口吸引力、設施輻射力遠弱于城區,導致商貿綜合體、電影院等設施建設意義不大。
另外,還有一些鄉鎮的位置較為特殊,以建德航頭鎮為例,與壽昌、大同兩個縣域中心鎮接壤,航頭鎮區距離壽昌鎮區僅3 km左右、距離大同鎮5 km左右,日常居民大多可享受中心鎮配套,配齊“十個一”設施的必要性不大。
富陽的春江街道、大源鎮集鎮、靈橋鎮集鎮,已被納入富春灣新城建設,即將面臨大規模拆遷、蛻變為城區,桐廬的鳳川街道則目前已經處于縣城中心區,現階段按照“十個一”“六個美”要求來逐一配齊各項設施的意義不大,是否納入美麗城鎮創建有待商榷。
美麗城鎮建設必須控制規劃設計力度,建立適宜城鎮發展的規劃方案。在制訂規劃方案時不僅要考慮到當下情況,還需要分析后期變化問題,注重與城市規劃的統一性。通過合理的城鎮規劃確保城鎮發展的科學性,以此確保小城鎮經濟發展的適宜性,建立滿足自身發展的規劃綱要。確保建設規劃的合理性,控制城鎮建設規模,明確發展性質與方向。深化改革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體制,并且根據城鄉一體化建設要求建立法律政策,制訂相應的規章制度,以此促進技術立法與標準。例如杭州市在建設美麗城鎮時注重保護山水格局,以山水形態立基,因為山水格局是城鎮歷史文脈不可割裂的部分。文脈的重塑與傳承,同樣應以山水形態為基礎,維護古城原有風水格局。注重保護完整內聚空間,建設地區周邊山水環繞,形成了完整、內聚的空間形態。保護開發,應納入內向空間,確保整體山水空間的完整性。嚴州府是梅城的核心區域,規劃應確保以州府為中心的外部景觀不受破壞,保護開發范圍。
按照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充分考慮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和人為因素,以此明確城鎮未來發展方向,展現出地區特色。杭州市在建設美麗城鎮時應當準確定位,突出建設特色與風格。不僅需要注重城鎮類型發展方向,還需要深入挖掘和展現出城鎮優勢,以此建立支柱產業,促進美麗城鎮的發展。例如杭州市在建設美麗城鎮時,針對工業增加值方面:部分都市節點型街道已基本退二進三,沒有純粹的工業增加值統計,而是加入了新興產業、創新型產業等內涵。工業增加值增速達標困難,擬創建示范的鄉鎮大多經濟基礎較好,經濟規模較大。現有產業升級,化工、醫藥提升工藝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畝均產出。新產業轉向,對接龍頭企業,引導集群化發展,引入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
在美麗鄉村建設期間需要形成獨特的風格,講究美學內所蘊含的目標,以此凸顯出文化內涵。杭州市在美麗城鎮建設中,注重壯大農業特色化基地,扶持有機蔬果、中藥材種植等農業基地規模化發展。農旅聯動發展:重點發展農旅+水產業、農業、林業,培育花海觀光、度假農莊、文創園、特色餐飲采摘等業態項目,形成農旅服務核,輻射城鄉區域。農業延伸二產:發展特色食品加工、文創產品智造等。除此之外,杭州市還注重建設古城綜合文旅核。建成五馬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三都文創產業區、烏龍山禪宗康養區+嚴東關生態休閑觀光區+山水秘境休閑度假區+游艇小鎮山水運動休閑區、多個農旅產業聚落+文旅度假聚落,以此凸顯出美麗城鎮的特色。
在建設美麗城鎮時需要注重城鎮發展工作,將其納入到地區體系規劃發展中,以此建立區域中心,發揮出集聚效益與規模效益,注重建設控制,將改善群眾基本條件與環境治理作為改善發展極限。合理應用市場機制,開展城鎮建設資金穩定渠道,例如杭州市在建設美麗城鎮時,將余杭區、富陽區、臨安區、蕭山區、桐廬縣以及淳安縣和建德市、西湖區作為重點規劃區域。在建設規劃之前,對上述地區產業發展現狀、社會經濟結構以及人文歷史發展現狀進行實地調研,以此確保后期規劃建設方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開發和改造城鎮過程中,要保留老街區,延續原有風格,注重保留舊區風貌,展現出古色古香的文化底蘊。由于杭州市內存在大量古建筑,注重保留千年府城墻環、十里埠等古建筑區域的歷史風貌和人文風情。注重麗澤書院、府孔廟建筑的保留,并且對于嚴重缺損的部位實施修復,提升古建筑結構的穩固性。只有保留和發展古建筑古文化,才能夠彰顯出整個地區的歷史文化底蘊。
生態環境對地區發展的影響作用比較大,城鎮經濟發展速度與生態環境之間成正相關關系。城鎮生態系統屬于復合生態系統,并且與基礎設施、工商農業以及群體發展等有關。小城鎮人口與產業結構、資源消耗以及資源配置等有關,在建設規劃期間均不能超過環境最大承載能力,以免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流失。杭州市美麗城鎮建設將生態環境建設作為重點工作,通過街道秩序整合整治、數字化管理以及智慧景區建設等工程改善城鎮現有面貌,注重建設交通、治安、城管等電子監控設備,建設配套城區公共停車場、規范標志標線和店招店牌,開展治理亂停車等項目。在規劃建設期間努力實現無害化衛生廁所高普及率,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力度,注重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覆蓋率。與此同時,在城鎮內部建設養老院、小微企業園、田園綜合體、星級民宿等。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各地區也注重規劃和建設美麗城鎮項目。在實際規劃建設工作中必須注重分析美麗城鎮建設期間所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針對該類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此保證美麗城鎮建設發展的實效性,從根本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在美麗城鎮規劃建設期間需要注重建設規劃的合理性,形成城鎮風格和特色,確定重點城鎮,加強規劃與建設,注重保留文化遺產,展現出文化內涵,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只有注重以上規劃建設內容,才能夠從根本上促進美麗城鎮建設規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