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毓斐
電網企業推進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相關思考與研究
楊毓斐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溧陽市供電分公司,江蘇 常州 213300)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市場中的電量交易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形下,為了緩解電網企業市場份額流失越來越大的壓力,必須進行相應的轉型或者改革,其中有些電網公司提出了相應的轉型設想,即加強向綜合服務業務推進。針對這一基礎,從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概念論起,對電網企業的綜合能源服務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研究分析,研究如何推進電網企業更好更快地朝著綜合能源服務業務轉型。
電網企業;綜合能源服務業務;轉型;決策
節能服務這一概念是為了跟進市場發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其可為市場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提升能源和資源在人們生活中的利用率,達到節能減排的要求。而綜合能源服務行業的目的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具體深入的技術輔助和節能減排的具體性規劃,幫助企業取得更多利潤。
綜合能源服務這一概念源自20世紀70年代末,當時兩伊關系嚴峻,導致當時國際上的能源價格總體上漲,為了應對這一國際形勢,歐洲以及美洲的許多發達國家興起了一種以幫助客戶節能為主要目的的公司,這一類型公司在當時被稱為綜合能源服務公司或者是節能公司。這一類型公司的最初期業務是在照明設備前方安裝自動開關,為客戶節約能源。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能源的價格由于國際關系趨于穩定而重新回落,歐美地區的能源服務行業開始進入緩慢的增長期。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能源價格再次上漲,以及當時照明、暖通空調、箭鏃能源管理等方面節能技術的出現,使得這一行業再次得到了快速發展的機遇,再次進入了快速增長期。值得當前電網企業注意的是,部分綜合能源服務公司以節能作為主要的切入點進入能源生產環節,這類項目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電網企業要想推進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就必須以此為戒,進行新的思考。
現階段,隨著電力改革的發展,電網企業也進行了更加新式化的自我定位,致力于改變服務模式,利用外界機遇,擴大自身的服務范圍。
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關于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使扶持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成為優勢產業。這一政策有利于電網公司推進綜合能源服務業務,能夠使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
由于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呈現“新常態”的趨勢,中國的經濟發展有所放緩,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式也變得更加集中,這些經濟發展的新變化使中國要求企業也需要轉變發展方向以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此經濟背景下,電力企業轉變自身的服務模式也是順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只有適當轉變生產方式才能夠進一步提升生產的運行效率。
用戶由于自身收入的增長,對電力產品和服務業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需求不再是舊式的一成不變,而是逐漸趨向多元化、差異化以及個性化,用戶的新的行為模式也促使電力企業提升自身的電力綜合服務能力以便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同時,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如電力用戶對于數據信息的敏感度比以往加強,國家對于用戶的信息保護力度不斷強化等,這些變化使用戶對電網企業綜合能源產品的要求更高。
現今,中國制造業與信息化正在加速融合,而且中國制定了“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這一戰略的制定將中國信息化與工業化相結合。中國的發展重點集中在電力、信息以及新能源汽車等十大新興領域。同時,隨著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產業革命加快興起,中國制定了“互聯網+”行動計劃,這一計劃將會進一步促進傳統制造業和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促進一系列新的技術、產品、模式出現,這些新的發展變化將會為電力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新的能源動力,推進其進行更好的改革發展。中國大力強調創新的作用,強調創新帶動發展,中國要建設以創新為主的創新型國家,加強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將創新能力運用到國家的科技發展以及戰略調整中去。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政策、社會、技術的發展為電網企業相綜合能源業務服務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背景和生存土壤。
從經濟層面看,當前世界經濟依舊處于深度的調整期間,不確定的因素還在不斷增加。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時期,所面臨著增長速度換擋、結構調整以及動能轉換困難等問題,這些問題相互交織、纏繞,使其中蘊藏的諸多風險進一步暴露出來。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處于平穩運行階段,這在中國的預期之中,而且中央的判斷也與之相同,但是中國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正在逐漸地向調整存量和做優增量并重發展。而電力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的“晴雨表”,跟隨經濟發展的變化速率逐步放緩,發展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結構不穩定問題正在加劇。總的來說,要想應對經濟發展轉型時期的變化,電網企業只有加快轉型這一條出路,這也促使電網企業不得不轉向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實現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為了創建創新型國家,正在大力實施創新政策,鼓勵大眾進行創新。這一國家創新政策的實施會使人才流失的風險加劇。原先政府采購與支持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等政策使原本分配在國企、事業單位等地方的資源正在向中小微企業轉移。新興的互聯網公司與科技企業吸納人才的吸引力更大,很多體制內的人才都被其吸納,造成人員分流的情形。而一個電網企業如果缺少人才,那么該企業的運營和改革創新工作將無法正常有效地開展。因此,電網企業在創新環境而獲利的同時,必須承擔因其而引發的人才流失風險,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從而增強人才的吸納能力。
由于電力市場的開放使競爭主體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對電網企業的傳統地位發出了新的挑戰。從長遠的方向來看,由于電力體制改革的影響,電力企業在電力供應中本應有的樞紐地位將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在當前開放格局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跨領域高新企業正在不斷崛起,有些進入了電網技術研究領域,而在微電網、儲能等方面具有較為前沿科研實力的企業將會對傳統的電網企業發出挑戰,成為傳統電網的挑戰者。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現代城市對于電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一需求變化促進了中國現代電網的發展。而為進一步促進中國的電網企業的發展,需要在確保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創建多面化的服務外延,以此為客戶提供更加多元深入的電力服務,提高電力用戶的服務滿意度。現代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因此創建多樣化的延伸業務需要依托互聯網平臺,推行“互聯網+電力服務”,這一服務應包含業務咨詢服務、用電熟練查詢業務等,提高客戶生活的便利性。而且電網企業還要積極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發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有效促進相關的電力生產安全技術的有效輸出。
在現今的市場環境下,電網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必須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重視電網市場體系的構建,積極構建電力配售子公司,通過這一方式來拓展市場化的電力市場的份額。為此,電網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建立一套科學的供電系統,利用這一系統可以預測供電市場的發展水平;②用來拓寬市場廣度的拓寬服務也要加強;③全方位參與到電力服務增量工作中,精確關注增量的配電網對實際電力服務的影響,以此搭建行之有效的增配電網產出策略。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要想使電網企業推進綜合服務業務發展,需要應用有效的運營模式。全國的電網企業必須進行資源的統一整合,通過整合,對電能、分布化的能源代替等深入性業務進行研究,提高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速率。為此,電網企業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著手改善:①建立一支新能源發展隊伍,提高其發展的專業化水平,并且明確自身的品牌定位;②重視新能源服務的拓展,新時期很多新能源不斷被發現,電網企業也要對其有一定程度的重視,利用新能源來拓展新的業務;③重視推進電動汽車產業的能源發展,通過一連串的相關策略來保證現代新能源汽車產業能夠有穩定的發展前景,以此帶動電網企業的發展,推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綜合開展。
總而言之,電網企業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環境下必須加快改革,在做好風險控制的同時需要增強決策的靈活性以及適應性,以各地區電網企業作為實際的出發點進行決策以便推進電網企業朝著綜合能源服務業務方向前進。
[1]張濤.“智慧+綜合能源服務系統”的理念與思考[J].上海節能,2018(1):54-56.
[2]栗源.電網企業綜合能源服務公司運營模式研究[J].中國信息化,2018,(4):88-89.
[3]劉軍會,王江波,趙文杰,等.綜合能源服務實施模式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8(7):114,132.
[4]陽武.供電企業綜合能源服務運營模式的思考[J].管理觀察,2018(5):19-20.
F426.61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4.029
2095-6835(2019)14-0068-02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