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
機床制造業成本控制路徑研究
吳偉
(重慶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資產財務部,重慶 401336)
隨著機床制造業的高速發展和國際化競爭的加劇,資金問題、成本壓力成為制約機床制造業快速發展的較大瓶頸,降本提質增效工作成為當前最緊迫也是最關鍵的工作。分析了機床制造業降本增效存在的主要問題,分別從增強降本意識、提高信息管理水平、發揮人員主觀能動性、全過程控制成本費用四個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措施和方法,以期增強機床制造行業的盈利能力,給同類企業降本提供參考。
機床制造業;成本控制;全過程控制;路徑
隨著機床制造業的高速發展和國際化競爭的加劇,資金問題、成本壓力成為制約機床制造業快速發展的較大瓶頸,降本提質增效工作成為當前最緊迫也是最關鍵的工作。結合機床制造業現行的生產組織模式,針對降本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和思考。
受汽車行業整體投資需求銳減影響,機床行業市場出現大幅下滑,競爭趨勢日益白熱化,國際化競爭也越演越烈,國際機床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采取低價策略來搶占國內不多的市場訂單,給長期依靠低價策略的國內機床制造業帶來了非常大打擊。而由于中國機床制造業起步晚,供給側改革未完全到位,低檔機床產能過剩,高檔機床供應不足,又加之中國機床產品無論產品穩定性還是產品精度,均落后于國際知名機床企業,競爭能力非常弱,在國際化競爭中處于非常不利的局面。
為了更有力地參與市場競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有重要席位,中國機床制造業不僅要加快技術轉型升級,在提高產品精度和穩定性方面下狠功夫,而且對成本控制工作也要細做扎實,通過有效的成本管控來增強中國機床制造業的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機床制造公司普遍推行價值工程測算、目標成本控制等方式和手段來控制生產成本,但在大部分機床制造公司還沒能形成經濟的思維習慣,大多數機床公司更多是將成本控制寄托在公司內部某個領導或某個部門身上,所以導致在進行產品研發、設計以及組織生產、工藝設計、售后服務的過程中,并沒有與成本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系,而往往在產品生產完成后進行成本核算時才與成本關聯起來,忽略了研發、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
機床產品研發和生產是一個煩瑣、系統的工程,生產的零件成千上萬,生產周期長、工序多,要做到成本控制過程管控,對信息化水平的要求也較高,客觀上要求成本核算工作清晰、產品流轉程序可控,但因目前機床制造業普遍信息化手段不夠,導致產品或零件的流轉信息滯后,在生產控制環節很難實現成本控制。并且在產品成本核算完成后,因成本過程不可控,對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也不太準確和及時,管理層很難及時準確做出判斷。
很多機床制造公司針對成本控制,制定了一系列的質量控制體系、成本控制方法和管理制度,但在激勵機制上卻存在缺失或執行不到位情況,導致成本控制效果大打折扣。要想確保機成本管理工作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制訂一定的獎懲措施,并將其堅決執行到位。并且通過適時調整薪酬管理制度和內控管理方式,激發員工主動性和積極性來進行成本管控。
要加強成本控制,首先要牢固樹立全員降本增效的意識,讓全體員工(不只是管理層)意識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積極意義。在構建全員成本管理思維的同時,在員工中大力倡導工匠精神,鑄造“精品工程”,通過落實崗位基本職責、加大監管力度、合理化建議采集、推選成本節約明星等方式進行宣講和灌輸,加強產品設計、制造、銷售等方面成本管控力度,全過程控制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此外,也應及時扭轉現有的產品設計及營銷管理模式,由原有的以自我為中心,轉換為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管理模式,由原有的高頂端配置模式轉為經濟性市場化的設計管理模式,根據市場需求特點及客戶具體要求,選擇合適的外購件、配套件、國產零件,而不再盲目選擇高端、進口外購件和配套件。
應盡快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將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進行融合共享,為成本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在機床制造業公司內部,應打破現有的信息孤島、各業務板塊信息不暢通的局面,整合銷售管理信息系統、生產管理信息系統、采購及庫存管理信息系統、財務信息系統,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通過對生產過程的及時跟進和實時分析,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益。客戶管理方面,建議完善機床產品的故障遠程診斷軟件功能,通過對機床產品的遠程診斷,公司不用到客戶現場,就能分析出產生的故障原因及解決措施,有針對性進行維修,減少因信息不暢帶來的管理浪費。
在人才培養和人員運用方面,按照“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總體原則,深入推進人力資源三項制度改革,形成完善的人員管理機制。可通過進一步細化《人工成本管理實施辦法》,以勞動分配率為杠桿,規范人工成本管理,將人工成本控制與經營績效相結合,加強工資總額與人工成本的事前、事中監控及事后考核,增強薪酬分配的科學性、合理性和調控力。
同時,可通過各種小型競賽、排行榜、積分卡等形式,對員工實行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不斷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以較小的經濟投入,換取高額的回報,為企業和員工創建雙贏局面。
按照機床制造公司的成本費用特點,降成本大致可分為投資項目降本、政策性降本和經營類降本三個方面。投資項目降本重在項目投資規劃之初,合理控制投資規模,實現以最合理的投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政策性降本主要針對近期中央出臺的稅收減負、社保減負政策,充分利用相關優惠政策,實現企業稅費負擔降低。本文中,降成本措施重點在經營類降本。
按照機床制造業生產組織模式,經營類降本分為設計降本、物資采購降本、工藝改進降本、質量提升降本、用工管理降本、可控費用降本、其他降本等方面,機床企業可以以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為契機,全方位開展降本工作。
3.4.1 優化設計選型,控制產品設計成本
在滿足用戶需求的情況下,去除產品多余功能或合理配置機床配套件,控制配套件采購成本,特別是成本相對較高的進口數控系統和進口軸承;采用CAE分析軟件,對產品零部件進行剛性檢測,在剛性足夠的條件下,降低零件如床身、大小立柱等重量;設計優化產品結構,減少產品制造成本。同時,機床制造公司應快速全面深入地推進技術項目制管理,在設計開發之初設定目標成本,并能將目標成本分解至各環節,由目標來促動設計、生產、管理行為。
3.4.2 加強工藝改進,實行工藝優化降本
加強產品圖紙經濟性工藝審查。對于產品,應考慮在滿足客戶要求,而又不影響產品性能前提下,力求簡化結構,降低不必要的、過高的精度要求或配置要求;充分利用現有工藝裝備和工藝條件,優化工藝路線完成產品制造,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對與標準相類似的零部件,盡可能采用相應的標準件或通用件;零件材料在滿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應盡量選用低檔及常用材料,降低材料費用。
優化工藝路線,從工藝流程上降低成本。根據零件的結構特點,在能夠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應考慮采用比較經濟的工藝方法制造。比如部分異形件,隨著企業內部、外委廠家線切割設備的增加,線切割加工費用相對降低,工藝流程盡可能增加線切割工序、減少其他加工工序工作量,從而降低成本。
加強對新技術、新材料的工藝開發與應用,不斷改進高耗低效等落后的工藝方法、更新高耗落后的工藝設備,在促進工藝技術進步的同時有效降低產品制造成本。比如,試驗高精度定位膠在剃齒機總裝裝配工作大立柱注塑工序中的應用;使用板料加工的零件采取排料方式,對坯料進行成本控制。
3.4.3 整合技術采購資源,實行采購降本
通過提高零件的通用性,使采購形成規模,提高議價能力;在保證產品性能前提下,通過采購同級別外購件而不是最優外購件,降低采購成本;通過批量采購、廣泛詢源、招標比價、商務談判、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建立等采購手段降低采購成本。
3.4.4 加強生產性消耗成本控制
加強工具、工裝采購計劃的經濟性、技術性評審,嚴格執行采購審批流程,有效控制費用支出;加強對報廢材料或部件的管理,規范報廢流程和處罰機制,降低材料和加工的成本。
3.4.5 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售后服務費用
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對產品質量的控制,提高產品準時交付能力,降低售后服務費用的同時,控制違約風險和違約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可有針對性實施以下工作:①對安裝調試人員進行機械、電氣、界面知識的培訓,打造機電一體化的服務人員團隊,降低服務費用。②加強對配套件、外購件質量管控。通過梳理近幾年配套件、外購件主要質量問題,加大對存在問題品牌入廠檢查力度。按期檢查配套件、外購件供應商自檢記錄,對供應商的質量保障能力進行排序,供生產部門優先考慮。③積極開展QC活動,將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問題作為重點突破對象。④加強工藝紀律檢查,確保各環節工作規范落實。
成本控制體系建設,是一個持續改進、持續提升的過程,也是一個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不斷沉淀的過程。在機床制造業市場快速調整及投資過大的“后危機”時期,企業加大成本控制力度的必要性和緊急性也更加突顯,發揮成本管理的應用價值呼聲也越來越高,希望各機床制造企業能腳踏實地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迎來機床制造業下一輪的發展機遇。
[1]馮圓.實體企業成本控制戰略路徑研究[J].新會計,2017(1):6-13.
[2]王斌.企業集團組建與運行中的財務會計問題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3]杜碩,付忠琦.論機床制造業現狀及發展前景[J].科研,2016(12):148.
[4]康立光.現階段機床行業的全過程成本管理的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5(26):64,66.
F426.4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4.034
2095-6835(2019)14-0080-02
吳偉(1984—),女,全面負責財務部日常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