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1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小制造商對非洲的出口增長幫助抵消貿易戰中對美國的銷售下降隨著對“一帶一路”倡議相關國家的出口激增,開始抵消貿易戰帶來的美國需求損失,越來越多樂觀情緒正在中國一些小型制造商中傳播,從汽車零部件到紡織品。出口商們表示,他們已看到參與北京標志性外交倡議國家的需求急劇增加。
“以紡織業為例,浙江許多出口型工廠今年對非洲市場的訂單增加一倍甚至三倍”,中國制造中心的紡織品出口商史蒂夫·謝說,他自己的業務訂單增加40%,“海寧和義烏的每家紡織工廠都在談論,因為今年有大量非洲買家下訂單。尼日利亞和埃塞俄比亞的訂單增加幅度很大。”
尤其是非洲已成為中國商品快速增長的市場。謝說,雖然歐美訂單通常價值更高,但公司正用數量彌補,“我們曾非常擔心貿易戰對我們出口的影響……現在,盡管不能說整體訂單與貿易戰之前水平相同,但包括非洲市場在內的一帶一路市場可占到……最多約70%。”
今年前10個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值為6.6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5%,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29%。同期中美貿易總值為2.75萬億元,下降10.3%,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2%。關稅戰的影響加上國內不利因素,令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盡管如此,許多出口商正從東莞工廠批量購買汽車零部件并主要運往東非,由于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銷量不斷增長,新的樂觀情緒已產生。
丁先生說:“由于我們瞄準非洲市場,很幸運地避免了疲弱的內需和貿易戰影響。”今年1至11月,該公司銷售額增長30%,估計明年將再增長30%。丁已把倉庫的規模從500平方米擴大到2000平方米。汽車零件出口商王薇(音)說:“如今,大家都在搶著與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做生意,以減輕國內和美國市場的下降。”她說,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銷售增加挽救了她的公司,“自去年5月以來,我們奔赴一些發展中國家參展并聯系代理商。如今我們的輪胎銷往非洲、東南亞和中東的許多國家。他們沒生產輪胎的能力,對中企非常友好。短短6個月,我們出口了4萬條輪胎。”▲(作者HeHuifeng,穆弈譯)
環球時報20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