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晶
摘? ?要:電力調度防誤操作是保障電力系統正常運轉、降低故障概率的主要途徑之一,為了確保這一工作的有效開展,本文將首先針對電力調度中存在誤操作的原因及具體風險項進行簡單論述,進而在此基礎之上研究電力調度網絡發令系統的具體架構,最后一部分則結合這些內容提出了基于設備狀態安全校核的電力調度防誤操作系統構建辦法,并結合實例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設備狀態安全校核? 電力調度? 誤操作
中圖分類號:TM7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7(a)-0178-02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電力系統整體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電力調度過程來說,由于電網結構復雜性不斷升高,人為因素導致誤操作的可能性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大,如果這樣的狀況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整體電力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等都將受到影響。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針對電力調度防誤操作方法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結合現狀來看,變電站設備信息并不能全部上傳至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SCADA)之中,進而導致調度人員無法通過SCADA對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判斷,部分設備只能通過現場運行人員手動操作,電力調度過程中出現誤操作的可能性將會因此而大幅上漲。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相關電力企業必須能針對基于設備狀態安全校核的電力調度防誤操作進行研究。本文將在后續內容中對這一系統的構成及構建方法等展開詳細論述。
1? 電力調度中出現誤操作的原因及具體風險項
結合上文中的內容,在電網復雜性越來越高的背景之下,變電運行人員所需要承擔的工作量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減少,而對于調度員來說,這部分人員則需要針對更多設備和信息進行管控,出現誤操作的概率自然也會有所上升。在現有電網之中,導致電力調度中出現誤操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首先,由于SCADA中的信息不夠完整,未采信刀閘調度端無法遙控,站內開關的熱備用狀態及冷備用狀態都不能通過SCADA獲取,同時,即使SCADA能對系統內所有設備的運行狀態及數據進行采集,相關電力企業也需要投入極大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來完成這一工作,這一點與電力調度工作開展的初衷是不相符的。
其次,若系統方式及設備狀態不滿足操作條件,而調度工作平臺不具備安全校核與閉鎖,那么電網整體的安全性必然將會受到影響,嚴重情況下就會因為惡性誤操作而出現安全事故,影響電力系統整體的正常運轉。
2? 電力調度網絡發令系統架構
2.1 傳統電力調度發令方式
現階段主要的調度指令下達方式為電話下令,而這樣的方式極易在信息傳遞過程中因為諧音而出現信息傳遞雙方的誤解、電話占線、信道阻塞等問題,這些狀況都將對電力調度工作的正常展開產生影響。另一方面,電話下令調度方式中,調度員與受令人員只能通過電話展開交流,無法面對面進行溝通,雙方無法掌握對方的工作狀況,進而在溝通上出現效率較低、延誤工作進程等問題。綜合這兩點內容,傳統的電力調度發令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我國電力系統的發展需求,同時有可能因為這一發令方式而導致誤操作問題出現,因此,相關電力企業必須能針對這一工作模式做出改革。
2.2 網絡發令系統架構
(1)自動化系統的輔助。數據挖掘系統、電網運行監控系統等能針對電網設備臺賬信息、接線圖、實時運行數據等進行有效的收集和整合,進而為后續設備調管信息、設備調度命名、拓撲信息及編制操作票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上述自動化系統的輔助之下,電力調度發令對人力的依賴程度將能得到有效降低。
(2)對即時通訊技術的應用。上文中已經針對電話發令過程中存在的溝通問題進行了簡單論述,而在即時通訊技術的輔助之下,這些問題將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通過即時通訊與調度發令的結合,諧音誤擾等問題造成的安全隱患將能得到有效制約,同時,發令與受令所需要的時間也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縮短,提升整體工作效率。
(3)網絡交互發令系統架構。一般來講,完善的網絡交互發令系統架構有三個接口,分別稱為安全Ⅰ區、安全Ⅱ區和安全Ⅲ區,同時,有兩個子系統即OCS系統和EMS系統。網絡交互發令系統架構主要是通過安全Ⅰ區/Ⅱ區接口從OCS/EMS系統獲取設備實施狀態及運行數據,進而在此基礎之上通過安全Ⅱ區/Ⅲ區的同步服務器與電網運行管理系統(OMS)實現業務數據及功能集成共享。在這一架構中,上下級調度機構間會通過調度數據網建立系統接口。
3? 拓撲邏輯與設備狀態實時校核
3.1 拓撲邏輯實時校核
這一校核方法主要是指將設備自身特性與電氣防誤規則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形成判斷設備運行狀態的條件,將這些條件存儲于數據庫之中。在實際的判斷過程中,系統應通過接線方式及設備類型來匹配規則,若推理得出某操作項目與規則不相符,那么系統將會發出防誤提醒,輔助相關操作人員做進一步的檢查,將安全隱患消除于萌芽階段。
3.2 設備狀態實時校核
在下令時,系統將首先針對設備現階段的運行狀態進行檢查,若設備狀態與調度員所發出的調度指令間存在沖突,那么系統將自發的執行閉鎖操作并發出提醒。當操作票操作完成后,系統將再次針對設備操作狀態及實時運行狀態進行校核,輔助調度員完成操作信息的確認。結合上文中的內容,若電網中存在刀閘取信不全的情況,那么系統將自動下發操作令到網絡發令變電端,由現場運行人員手動進行操作,實現設備目標狀態,最后匯報復令調度。
3.3 設備狀態實時校核實例
在設備調度中,調度員需要遙控操作110kV甲線由檢修轉運行。具體的調度過程如下:在每個節點上取甲線間隔實時拓撲數據,對當前操作令信息進行檢驗,若這一過程中存在遙控失敗或操作設備分合閘不到位等問題,那么設備狀態上也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系統會將這一狀況下發到網絡發令變電端,引導現場工作人員進行處理,并在此基礎上閉鎖調度端下一步操作,避免人為誤操作出現。完成上述步驟后,系統將再次對甲線實時數據進行校核,若檢驗結果與操作令相符,那么則可以繼續進行下一步操作。
在上述校核過程中,若刀閘信息全部取信且調度遙控順利,那么變電運行人員則不再需要參與到這一調度過程之中,整體調度效率能得到大幅提升,同時能有效縮減人力資源的消耗。反之,若這一過程中存在部分刀閘信息未采集的現象,那么系統將自動下發對應信息到網絡發令變電端,引導現場人員進行處理,最后對設備實時狀態信息進行反饋和補全。
對這一調度過程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在設備狀態實時校核功能的作用之下,遙控失敗或刀閘取信不全等狀況將能得到有效處理,對于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閉鎖處理也能有效預防人為因素所導致的誤操作問題。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現階段電網調度模式中存在的缺陷進行簡單論述的基礎之上,本文首先對網絡發令系統架構做了深入研究,進而對系統中的設備狀態實時校核功能進行了詳細探討,并通過實例對其作用模式進行了說明。在后續發展過程中,相關電力企業必須能將對傳統發令方式的改革重視起來,通過對信息化技術、網絡技術的應用來保障電力調度工作的高效開展,做好設備運行狀態質檢工作,及時消除電力系統運轉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不斷提升供電質量,滿足用戶需求。
參考文獻
[1] 廖威,張雍忠.電網調度智能防誤操作系統的研究與應用[J].電力安全技術,2016,18(3):34-37.
[2] 劉朋.基于調控一體化下的調度智能防誤操作管理[J].山東工業技術,2016(4):145.
[3] 黃啟建.電網調度防誤操作及運行管理系統[J].低碳世界,2016(29):119.
[4] 洪道鑒,王周虹,洪蕾.面向安全校核的電網調度仿真和可視化平臺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16,39(18):48-51,56.
[5] 王勝明,徐泰山,郭劍,等.調度計劃多場景并發安全校核[J].南方電網技術,2017(5):56-62.
[6] 石躍慶.探析電網智能化調度計劃管理系統安全校核功能[J].科技創新導報,2017(31):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