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紅
價值流程圖作為豐田精益制造生產系統框架下的一種用來描述物流和信息流的形象化工具,除了用來發現浪費、尋找浪費根源,還經常用作戰略工具和變革管理工具。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由于產品種類繁多,加上客戶對產品的個性化要求,使得企業生產組織提前期較長。為了保持市場占有率,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引入價值流程圖,分析從訂單生成到產品出庫整個流程,幫助企業縮短生產組織提前期。
一、企業自身訴求與診斷結果
從接到訂單到產品開始生產,時間較長,希望能夠找出導致生產準備前置期過長的關鍵因素,提出改進措施以縮短生產準備提前期(目標從6天縮短為4天)。
基于項目目標,經過為期2個月的連續診斷,發現如下主要影響顧客生產組織提前期的關鍵因素。
1.全價值鏈物資庫存情況不清晰并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①零部件沒有進行分級管理(如分為通用件、專用件):企業零部件數量較多,有必要對不同零件進行分級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如專用件可以采取低庫存策略);②缺乏庫存策略,導致很多零部件的齊套管理缺失,常出現有些零件庫存高、有些零件庫存低的情況;③采購部門在處理每次采購訂單時,是采用即時手動調配的方法,按比例對多點供應商進行采購份額調配的策略,影響了處理生產組織的效率;④工廠供應商配送策略設計錯誤:顧客有多個生產基地,每個生產基地平均距離大概30km,對于各生產基地公用物資并不是由供應商分別配送到各基地,所以每天公司內部要在各基地間調撥物資花費大量時間,這嚴重影響生產準備提前期。
2.ERP存在設計缺陷,導致手工工作量大,影響生產準備提前期。該企業的ERP軟件規劃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與時俱進,導致存在不少缺陷,影響了工作效率,具體表現如下:①MRP在運行時,采購部門無法識別第一次采購的物資,需要人工識別出來,然后一一與供應商確認供貨進度,平均每人每天都要人工檢查800多條物料信息,效率低下且增加了出錯概率;②MRP在運行的時候,生產部門無法識別新品訂單,需要拿著訂單到技術部門去確認是否是新產品訂單,然后才能檢查確認生產條件是否具備,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且增加了出錯的概率;③物料部門在備料期間,由于ERP不能自動識別出哪些物料是新品,且是否到位,需要物料部門花費大量時間去檢索追蹤物料是否到位;④用備注手工填寫才能人為識別,容易人工出錯;同時,由于新品占比較大,且新品流程工作較多,人工干預,出錯概率大。經常發生不匹配的情況,導致重新發料和大量小料單出現。
3.新品開發缺乏項目管理,后道工作時間緊迫,以及斷點管理缺失。根據銷售部提供的新品排產信息發現,變更產品與新產品的訂單數,占每日排產比例超過50%。這些訂單都是根據顧客要求在不知道零部件是否能夠到貨的情況下進行強制排產。結果是由于各種原因延遲,這些產品的訂單滾動重復強排,這增加了供應鏈計劃中所有人員的工作負荷。導致變更新品不能及時進入排產的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零部件缺件、圖紙未及時發布從而供應商制造延遲、生產前或生產的時候臨時更改文件導致資源不到位等。造成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在于變更新品缺乏項目管理,沒有進行時間與任務的分析,沒有人員來監控和控制各個任務節點。
變更品在零部件新老版本狀態變更切換期間,由于缺乏控制方法,不能準時切換,影響排產。
二、相應的解決方案
根據診斷結果,利用VSM,繪制出了當前VSM價值流圖和未來狀態的VSM價值流圖,同時考慮方案的可實施性,提出了下列相應的改進措施。
1.全價值鏈庫存與物料需求計劃管理。①對庫存產品的類型進行科學分類。根據不同類別的產品(如通用件、專用件),合理設置送貨頻率、送貨數量、包裝方法、安全庫存、供應商送貨的窗口時間。②同一零件不同供應商分配比例的采購調配政策可以考慮用日志模板、周或月等系統調配,提高效率。③充分利用好現在的SCM軟件,實現與供應商共享供需雙方的庫存,這樣可以幫助庫存信息即時反饋給相應的供應商,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既保證了(下轉第15頁)(上接第27頁)自己企業的供貨,又能有效地降低供應商的庫存,從而實現共贏。④修訂采購計劃管理流程。除發布月生產計劃給供應商,非常有必要鎖定每周的物料需求計劃以及每日變更計劃給供應商,確保生產需求信息能及時發布給供應商,避免物料短缺的情況。⑤改進供應商配送機制,在采購計劃發布的同時,根據各生產基地實際需要,明確各物料實際配送的地點,減少顧客內部物料調撥的二次物流,縮短生產準備提前期。
2.ERP功能提升配套。與ERP供應商進行協商,對ERP系統功能進行改進,以提高供應鏈計劃各節點的人員減少人工工作量,大量重復的工作交給ERP自動完成,以提高工作效率,削減時間浪費。改進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①訂單錄入系統的時候,記錄常規產品、新品和變更產品,可以減少人工識別這些產品的時間;②與PLM接口的時候,自動導入并識別具有技術通知的產品訂單;③ERP庫存管理系統設置自動報警庫存不足3天的功能,減少人員查詢庫存的時間;④ERP設置自動區別物資是否第一次采購,能具備鎖定“配對零部件”功能,減少物資排查時間;⑤能在運行MRP后,鎖定已確定訂單所需物料,領料用的看板則自動從已鎖定的庫存數中扣除物料,形成可靠可使用的“可用庫存數”; ⑥MRP設置齊套性檢查功能,結合庫存策略自動檢查物料的齊套情況,防止物料短缺。
3.新品與變更項目管理及斷點管理。①配備相應的項目工程師,從項目全壽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出發,對新品與變更項目進行項目管理。借助項目工程師對新品、變更產品項目進行任務分析、時間分析、關鍵路徑分析,制定項目計劃并進行監控,確保項目各任務和時間節點按時完成,避免影響生產準備。②借助項目計劃來對強化項目物料齊套性管理,以及與生產組織流程接口的管理,來減少對生產組織流程的不必要干擾。同時,導入同步工程方法,以及加強各部門橫向協作機制,縮短排產準備時間。
通過為期兩個月的連續工作,完成了對全供應鏈流程涉及的所有部門的走訪、面談、深入交流,收集了充分的數據,掌握了從接收訂單到產品出庫整個價值流的真實情況。然后利用價值流圖識別出了時間浪費的關鍵因素,建立了未來價值流圖以評審達成生產準備提前期縮短的目標的可行性。
診斷報告經顧客管理層評審,一次性通過認可。在6個月落實改進措施之后,顧客實際驗證的結果是達成了項目目標,生產準備提前期成功從6天縮短為4天。
(作者單位:上海師范大學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