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山
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承擔國家的國防軍工研制任務,國防軍工任務有較高的質量保證性要求。為了更充分地做好必要的可靠性驗證,在任務研制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部分保障條件投入。其中宇航類產品根據產品用途不同,投產過程中需要定制化開發研制的特點較為明顯,產品交付后,原投入的研制保障條件所形成的資產,其再利用的效率可能會有一定的工作量不飽和風險。價值高、折舊多的設備如果沒有很好的發揮其效用,折舊成本會對正常生產經營產生較大的沖擊。如何更好地做好這部分資產的使用維護與使用效率提升,本文就該問題進行嘗試性探討十二五、十三五以來,國家在眾多科技重大專項中均取得了較大的、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突破,如高分對地觀測項目、北斗導航項目、嫦娥探月項目、載人返回項目等。這些成果的取得,一方面與我國國家重大專項的各條科研、生產戰線上兢兢業業、日以繼夜的研發、生產人員的忘我投入和艱苦卓絕的戰斗是分不開的;另一方面國家也在重大專項中進行了大量的產業投入與布局,為軍工科研事業單位研制任務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保障。
一、研保重資產投入的必要性
以航天器的產品研制為例,航天器具有不可回收性、高投入高風險的顯著特點。如果已發射上天的產品出現小小的瑕疵而使得產品整體性能發揮受到影響或者導致產品整體報廢,則會產生巨大的損失。所以航天產品的高質量、高保證性是其產品交付的必要前提。為了更好地保證產品性能穩定,需要在產品研制的過程中進行大量驗證和試驗。這就需要對驗證環境和試驗環境建設進行必要投入,我們稱之為研制保障條件建設。一般來說,研制保障條件的建設在前,不能耽誤宇航型號產品的交付節點,在產品交付前,所有要求性能均要得到充分測試和驗證。軍工科研事業單位研制保障條件的建設,可以更好地保障型號任務的順利開展,同時,也可以為各單位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直接提升研制單位的研制條件與環境,為后續市場競爭打下有力的基礎。所以,各單位都積極爭取研制保障條件建設項目。
二、研保重資產帶來的后續問題
不同的重大專項研制,目標和成果的形勢不同,驗證的內容不同,研制保障條件建設所形成的現實資產也會有較大差異。如登月項目需要驗證模擬月面環境的產品著陸穩定性,形成的研保資產可能是高空著陸吊塔,而該吊塔在導航衛星的研制中就不會再用到;而導航衛星的研制中,驗證導航衛星在太空環境的運行穩定性,需要有真空試驗環境、震動試驗環境的設備建設。各類資產的專用性能較強,跨系列的產品對特定研保重資產的使用需求較小。隨著軍工科研事業單位跨系列研制產品的不斷增加,特定的研保重資產就形成了一定量的積累,在單位總資產中占有一定的規模,進而會對單位經營中加速資產周轉率、提升資產收益的總體目標帶來一定的壓力。
1.資產的管理問題。①維護成本。為保證研保重資產的功能穩定與性能安全,研保重資產投入使用后有定期維護需求,如計量檢測、除塵除燥、刷漆除垢、零件置換等,有的研保重資產因其專業性較強,需要借用外部專業機構進行維護,維護成本較高。②空間成本與管理成本。對于試驗類大型的研保設備,占用場地面積較大,場地的日常管理成本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如聘請保安、保潔、場地水電、綠化、供暖、供冷等費用,在土地和空間較為珍貴的經濟發達的城市,空間的大面積占用也會犧牲較大的機會成本,單位其他項目對空間的需求,將不得不另辟途徑、額外付費。
2.資產的折舊問題。①賬面成本。軍工科研事業單位科研經費購置的專用設備不計提折舊,但通過國撥技改投入的研保重資產在投入使用后要計提折舊。根據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折舊費用按全成本核算原則分攤至各研制項目中。雖然軍工事業單位折舊年限較長,但部分單位研保重資產較多、研制項目較少的情況下,相當于收入規模,會產生金額明顯過大的折舊費用。分攤后會使得分攤至型號項目中的折舊費用占該項目當年累計成本的比重過高,從成本構成上看不合理,從收益原則上看,也不合理。
3.資產的周轉率、收益率。軍工科研事業單位主營業務為國家軍品任務研制,軍品定價對單位利潤留存有明確的要求,一般留給研制單位的利潤不超過研制經費的5%,所以軍工科研事業單位的年度利潤空間有限、增長較少。所以,如果年度連續有國家研保重資產的投入,則總資產的收益率會明顯下降;如果年度連續研保重資產的增加速度超過年度收入增加的速度,則總資產的周轉率也會明顯下降。
三、解決建議
1.建立統一的數據資源中心,產學研結合統籌使用。我國科學研究的前沿布局面較廣,軍工科研事業單位的軍品研制可以適當在全國范圍內統籌考慮。可以考慮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科研類、基礎研究類、企業研發類固定資產建設數據庫,對全國產學研各界現有的研究領域設備投資進行數據歸集,在軍工科研類固定資產需要投入時,優先篩選數據庫中已有的資產設備,協調國內資源,發揮存量資產價值。從產業方面看,可以先在全國軍工集團所屬研究所及研制類企事業單位考慮,該研制保障試驗是否可以在軍工兄弟單位開展以進行資源共享,減少不必要的固定資產建設投入;同理,從學術方面看,是否可以發揮全國軍事院校、綜合類院校、理工類院校等已開展的學術研究成果、是否可以利用尤其是國家已投入專項經費支持建設的高校試驗保障條件的現有資源;從專業研究方面看,科學院、國家部委、行業協會、社會機構等下屬研究所是否有專業的保障條件資源可以共享使用。
2.給予一定的特殊損益列示政策。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承接的研制保障條件建設的資產專項投入一般數額較大,占總資產的份額較重,設備類資產在安裝調試結束后轉入固定資產開始計提折舊,折舊按一定規則分攤至項目成本,體現在當年損益中。隨著大型研制保障條件建設的不斷投入,部分軍工事業單位現有的重資產規模不斷壯大,年度折舊額在當年的研制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提升,對其成本構成、間接費分攤、現有市場規模、手持訂單的拓展等均會帶來較大的壓力。該部分的數據體現在損益表中會在一定程度上歪曲單位的正常經營成果。筆者嘗試性思考提出,是否可以借鑒美國最新損益表列示分類方法或不斷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利潤表列示方法,在軍工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中也可以對軍工科研事業單位的損益進行邏輯性分類,如主營業務損益、其他損益、特殊事項損益(政策調整、政策變更、偶然事項、特殊因素等)、非持續經營損益等。對計入主營業務損益中的成本費用進行限制,不合理的部分應計入其他損益、特殊事項損益、非持續經營損益部分。可以對軍工科研類事業單位當年形成收入中的不合理的折舊進行上限限制,超過部分可以在特殊事項列示,以便更直觀的反映軍工科研事業單位的實際經營狀況,且也有一定的橫向可比性。
3.給予一定的運行維護支持。軍工科研事業單位已運行的研保設備維護成本、管理成本較高。一般來說,對設備運行管理成本,不會再有項目經費支持。雖然目前國家對國家級的大型設備有維護保養專項經費支持,但申報條件較高,在軍工科研事業單位已有的研制保障類重資產中所長的比重很小。是否可以考慮對軍工科研事業單位通過國撥技改專項經費投資建設的研保項目,安排專項的后續維護經費支持,或者對該類資產占單位總資產一定比例的情況予以專項維護經費支持。適度降低對該類資產的維護成本壓力。
4.移交資產,成立資產管理中心統一經營。一般來說,軍工科研事業單位特定項目的研保資產,在項目研制結束后,資產的效率發揮會有所下降,在一定期間內尤其是前后項目銜接的空檔期,有的資產會出現閑置。筆者試著考慮,是否可以將該類資產在其完成國家批復中的使命后,可以統一移交至一個專門的資產管理公司進行社會化運營,以進一步發揮資產的使用價值。這就需要在產業布局的時候,需要提前考慮資產部署的位置影響、環境影響、社會環境影響等因素。在不影響既定任務開展的前提下,如果能進行集中布局,完成研制任務后原有項目退出,資產移交至統一資產管理公司進行后續集中經營,可以使研保重資產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軍工科研事業單位研制保障條件的建設是滿足軍品型號研制要求的必須要素,但同時也會帶來成本高、通用性差、性價比低的問題需要我們提前考慮。擴大范圍,多方發揮消化能力,發揮資源共享的協同效應是我們解決該問題的有效出路,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考慮對相關資產頂層分配重新歸集,成立資產運營公司,在順利完成科研任務研制保障的同時,可以繼續發揮研保重資產的經營效用。
(作者單位: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