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蓓

黨建工作在經濟組織中的科學水平是企業開展黨建工作能力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檢驗黨建工作開展方法是否先進、有效的重要方式。在《中國共產黨黨章》中為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明確的定位和方向,但是具體細節卻沒有過多闡述。這就要求企業黨組織根據實際情況,推動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以此來對黨建工作進行完善和創新,提升企業黨建工作的科學水平,進而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由此可見,加強對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亟需解決的問題
1.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各自為政。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普遍存在“兩張皮”的現象,即企業的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工作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態,各說各話,各干各活,這二者之間缺乏有機融合和滲透,導致企業黨建工作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具體表現為:企業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不強、黨建工作內容枯燥、形式單一、質量不高,無法提升企業戰斗力和凝聚力,這不僅會影響企業黨建工作的科學水平,同時也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2.企業黨建制度和生產經營管理體制的不相配。黨建工作是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強化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只有將黨建工作與企業的日常管理相融合,才能夠將黨建工作的作用彰顯出來。但是目前很多的企業只將自身定位于一個經濟主體,而忽視了自身也是一個社會主體,導致他們對于黨建工作缺乏正確認識和高度重視,片面的認為只需要按照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進行生產經營管理就行了。因此,大多數企業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和黨建制度是相互獨立的,銜接性不夠,進而影響到黨建工作優勢的發揮。實際上,企業黨建工作和企業管理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企業黨建工作的高效開展能夠促進企業各項管理制度順利實施。
3.企業黨員隊伍管理和人才管理缺乏有效配合。企業人才綜合素質主要體現在職業技能和道德品質這兩個方面。但是由于目前企業黨員隊伍管理和人才管理的側重點不同,黨組織看中人才的思想品德,而經營管理者則主要看中人才的職業能力和技術水平,導致這二者在對人才的管理和培養上缺乏有效配合,沒有實現將骨干發展成黨員,將黨員培養成骨干的人才管理效果,使得企業的人才優勢無法充分地體現出來。
4.沒有形成黨建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企業黨建工作不僅是黨委和黨務干部的事情,更是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的事情。但是,在大多數企業管理中,都是將黨建工作的任務落在黨委和黨務干部的肩上。并且企業內部沒有建立完善的“一崗雙責制”,即由經營干部兼任黨委委員,實現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格局。如此一來,黨組織干部在黨建工作中就只會從黨員隊伍建設、思想政治教育、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開展黨建工作,而無法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二、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途徑
1.工作理念的深度融合。工作理念的融合是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礎,要想實現這二者理念的融合,需要做到“五個作用”和“六個轉化”。“五個作用”主要為:①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引領作用;②各級黨組織在企業改革創新中穩定大局的中堅作用;③黨組織在企業各項重大決策中的主導作用;④黨風廉政建設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保障作用;⑤先進黨員干部在企業員工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六個轉化”主要是指:①通過企業戰略規劃和實施,將黨的政策方針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力;②通過企業先進典型和形象塑造將黨的先進性標準轉化為企業的帶動力;③通過強加企業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將黨執政為民的理念轉化為企業發展的主體創造力;④通過企業黨建工作創新將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轉化為企業的領導力;⑤通過企業價值理念建設將黨的理想信念轉化為企業的凝聚力;⑥通過企業規章制度建設將黨的作風建設轉化為企業的執行力。通過對 “六個轉化”進行分析后,我們不難發現,其核心就是就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2.決策機制的深度融合。黨組織參與企業的重大決策,是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入融合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發揮的主要形式。因此,企業應當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自身的決策制度和決策流程。這就要求企業區分“黨組織參與”、“經營管理者決策”、“黨組織決策”以及“經營管理者和黨組織共同決策”這幾種決策類型的區別,并分別對這些決策的具體操作事項和程序進行完善和細化。另外,企業還需要采取民主決策的方式,在對各項重大事項進行決策之前,黨政主要領導需要事先進行溝通,相互商議決策細則,共同落實各項決策,進而確保企業各項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
3.體制機制的深度融合。首先,要想促進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那么企業就需要建立統一的體制機制,實行“一崗雙責”、“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管理模式,鼓勵企業經營管理隊伍中的黨員干部,積極進入黨委,進而形成決策一體化的領導體制。在該體制當中需要明確每一位黨委干部所承擔的黨建任務和分管業務,以此來實現黨政領導責任互通。其次,企業二級單位還應當要實行“黨政一肩挑,上下掛雙職”的體制,企業行政領導除了負責企業行政事務,還需要兼任黨委書記。同時黨組織還需要設置專職副書記,分管部分經營業務,如此一來,就能夠形成黨政工作協調一致的工作格局。再其次,基層車間需要實行“兩位一體,一崗雙責”的體制,由車間主任擔任黨支部書記,其不僅需要負責車間管理任務,同時還需要處理相應的黨務工作,以此來將黨支部戰斗堡壘的作用充分地體現出來。
4.管理的深度融合。將企業黨建制度和生產經營管理制度進行融合互補,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完善的企業管理體系,這是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因此,企業應當要將黨內各項先進的制度運用到企業管理當中,比如:民主集中制、制度選人機制、反腐監督機制等,如此一來,可以使得企業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另外,在企業管理制度體系的建設過程中,企業還可以將黨建思想工作制度納入到其中,并將該制度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以此來實現企業黨建工作和經營管理工作的無縫對接,進而形成黨建工作和管理目標的一致。
5.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人才管理是企業黨建工作和行政工作的交集點。因此,在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進行深度融合的過程中,應當要抓住這一交集點。首先,這就要求黨組織充分發揮出素質工程工作的領導作用,根據企業實際發展需求,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并督促企業將各項計劃貫徹落實,以此來提升企業人才綜合素質。其次,黨組織需要將“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企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后備人才。再其次,黨組織還需要充分地發揮先進人物模范帶頭作用,通過情感激勵和典型激勵等手段,在企業內部宣傳優秀先進事跡,以此來為廣大職工群眾樹立榜樣,引導各個崗位職工努力工作,不斷進取,進而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最后,黨組織需要充分發揮人文關懷,加大對人才走訪慰問力度,幫助廣大職工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以此來增強職工對于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6.經營布局的深度融合。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需要做到“三覆蓋”、“六同步”。“三覆蓋”主要是指黨的工作范圍需要覆蓋到所有職工群眾;黨組織需要覆蓋到所有的黨員;黨的活動需要覆蓋大所有的黨組織。“六同步”是指行政領導班子和黨組織負責人的同步配置;新單位的組織和黨組織的同步設置;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計劃的同步制定;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資源的同步配置;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目標的同步分解;企業黨建工作成果和生產經營業績的同步考核。只要企業能夠做到以上要求,那么就能夠將黨建工作融入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當中,進而促進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
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要求企業黨組織明確意識到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以及政治經濟大環境的變化,不斷地創新方法、調整戰略,以此來形成黨建工作與企業戰略目標保持一致、與企業經營管理機制相協調、與企業發展模式相匹配的格局,進而將企業黨建工作政治核心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國家電投集團西安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