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巍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高凈值人群通過投資移民、海外購房等方式將資產進行全球化配置,對我國目前現行的個人境外投資政策造成沖擊。為了探索數以千億美元的個人境外投資規模的形成原因及匯出渠道,對美國、澳大利亞等主要投資移民國家近幾年的移民人數、購房總量進行分析,并對部分移民中介機構進行了調研,就目前我國個人境外投資資金游離于監管之外的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
一、我國高凈值人群數量及投資偏好
《2018中國高凈值人群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擁有可投資資產600萬元以上人群(高凈值人群)已達197萬人,可投資資產規模65萬億人民幣。在資產配置中,呈現以下三個顯著特點:一是注重全球資產配置,以財富保值、品質生活為目的;二是家族企業主偏好移民投資,注重財富傳承;三是通過境外購房、股權投資等進行風險隔離和股權重構。在高凈值人群中,財富的保值、增值、傳承以及風險隔離為資產配置的主要目的。因此,投資移民、境外購房以及境外股權投資成為該人群實現資產全球化的重要投資手段。
二、我國投資移民及境外購房現狀
1.投資移民。目前我國居民選擇投資移民排名前五的國家有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及新加坡。①美國投資移民。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美國共批準1.47萬件投資移民案,獲得簽證的一半為中國大陸居民。從2013年開始,中國高凈值人群申請美國投資移民進入一個高峰期,超過70%的移民申請來自中國大陸。下表為美國移民局統計數據。
2018年之前美國EB-5投資限額為50萬及100萬美元,而從2018年開始,最低限額調整為135萬及180萬美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申請EB-5的簽證的數量已達10萬份。
②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的投資移民政策與美國類似。其中:澳大利亞188投資簽證,最低投資80萬澳幣,移民評分需65以上,而最高等級500萬澳幣投資移民則無任何限制。據澳大利亞移民局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6年,中國大陸獲得投資移民簽證分別為834人,1124人,1083人,1865人,2017年超過2500名中國大陸居民獲得該簽證。其中188C類簽證投資限額為500萬澳幣,超過90%的申請者來自中國大陸。
2.境外購房。①美國是中國大多數房地產投資者的首選之地。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最近發布的《2017年美國住宅房產外國買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的統計周期內,中國購房者成交金額超過加拿大、英國、墨西哥和印度,繼續保持美國海外購房群體中的“第一大買家”地位,已經連續四年,成為美國住房最大的海外買家。該報告稱,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中國購房總成交額達317億美元,比上年的273億美元上升了16%,也超過前年的28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購房數量也超過4萬套。不過,NAR只統計二手房市場,還存在大量的一手房交易,所以實際購房數量及金額遠不止上述數字。②澳大利亞緊隨美國之后是中國人海外購房的第二大國家。來自瑞士信貸的數據顯示,海外購房者在新南威爾士州新建住房市場上的份額占到了四分之一,其中90%都來自中國。維多利亞州和昆士蘭的房地產市場上的外國買家占比分別為17%和8%,幾乎也都是中國人。據澳洲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批準的數字來估計,在2018年來自中國的買家在澳洲購買住宅的總值達到200億美元。
三、我國目前個人境外投資政策分析
目前我國個人境外投資包括以下幾種形式:一是通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向境外進行固定收益或權益類等投資;二是境內個人通過在境外設立特殊目的公司進行權益投資;三是境內個人通過所屬公司參與境外上市公司員工持股和認股權證;四是個人移民財產轉移。
個人投資者參與QDII投資只能依托金融機構所取得的境外投資額度內間接投資境外證券,且QDII投資額度及收益有限,難以滿足個人投資需求。而境內個人以投融資為目的,通過在境外設立特殊目的公司,則必須在融資后有返程投資才能獲得批準,而對大量的非特殊目的公司的投資需求則無相關政策支持。個人移民財產轉移則是針對已經移民國外的自然人,即先移民,再將境內資產轉移移居國。無法滿足目前的投資移民需求,即先轉移資產再移民。
四、存在問題及影響
根據從網上資源及境外官方渠道獲得的上述我國移民人數以及購房數據,以2018年我國居民投資移民美國及投資購買房產為例,7516名投資移民(按照最低50萬美元限額計算)需對外付匯37.58億美元,購買二手房產需付匯317億美元。超過350億美元付匯通過分拆、地下錢莊、虛假跨境貿易等手段完成,而這一數據僅為2018年我國境內居民投資移民至美國以及二手房交易市場數據(未包含一手房數據)。再加上境內居民境外購買保險,投資境外證券市場、衍生品以及各種私募基金,我國境內居民每年境外投資資金可達千億美元。面對規模如此龐大的個人境外投資,從外匯管理的角度出發,存在以下問題。
1.境內高凈值群體的境外投資需求日益增長,沖擊現行外匯政策。我國高凈值群體的增長速度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增長,而該群體對于全球化資產配置的需求也隨著經濟發展以及市場開放不斷深化而高漲。海外資產配置,成為高凈值人群、甚至普通居民的理財熱點。
2.相關部門無法掌握我國投資移民及海外購房數據。首先,我國境內居民境外投資數據目前僅能從互聯網以及被投資國家提供的官方數據進行分析,導致基礎數據的詳實程度以及覆蓋率不夠,且無具體明細數據。其次大量資金通過非法渠道匯出,不僅增加了投資者成本,風險隱患也較大,同時擾亂了正常的外匯市場秩序,造成我國跨境外匯數據失真。
3.移民中介公司與地下錢莊相互勾結。部分中介公司不僅為客戶提供移居國移民政策以及介紹境外房產中介,同時還負責為客戶提供資金匯出渠道,形成了完成的產業鏈。這種合作方式嚴重影響了我國個人境外投資政策的施行,同時也為洗錢活動提供了新的渠道,使其逃避法律法規的監管。
五、思考與建議
1.外匯管理政策存監管“空白”,亟待完善解決。我國居民個人境外投資已形成了既定規模,而外匯管理政策存監管“空白”,為有效幫助居民個人資產保值、增值以及多元化的投資需求,建議逐步有序地將境內個人投資移民及境外購房等領域的投資資金納入現有外匯監管體系,以實現數據可控、總量可控以及風險可控。一是數據可控。出臺《境內個人境外直接投資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確定個人境外投資在投資移民及境外購房等領域的合法地位,細化個人境外投資的具體操作規程及后續資金進出監管要求,實現個人境外投資業務在外匯局監測統計之內。并對已出境的“制度外”投資資金進行補登記,將個人境外投資資金與非法外流資金加以區別。二是總量可控。與QDII投資額度的管理理念一致,設定個人境外投資額度年度總量控制,對投資移民人數或投資總量進行限制。投資者提交投資移民、境外購房或投資項目申請、境內資金來源、繳稅憑證、個人征信數據等證明文件,符合要求或評分較高的申請者優先獲得投資額度。三是風險可控。將個人境外投資移民及海外購房納入外匯監管體系,有利于掌握第一手的個人境外投資數據,使之受到國內相關法規的監管以及國內外相關法律的保護;避免中介機構向第三方泄露或出賣投資移民及海外購房投資者的個人資料,保護公民個人信息;鑒于我國目前個人境外投資的市場已經形成千億美元的規模,及時將其納入外匯監管部門的監測范圍,增強對資本流出的監管能力,更好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2.加強對移民中介機構的現場檢查,嚴厲打擊通過分拆及地下錢莊轉移資金的行為。在目前個人境外投資政策下,人民幣資金用于投資移民及境外購房在正常渠道下并無可操作性,但客觀上又存在規模龐大的投資移民及海外購房群體,因此移民中介公司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移民中介通過為投資者提供境外投資服務,與地下錢莊暗通款曲,滋養著數以千億美元的非法換匯渠道。建議對移民中介及海外房產中介進行調查,一是統計境內投資移民總量及海外購房規模;二是對中介公司進行現場檢查,從購房者的境內人民幣資金劃轉渠道發現錢莊的代理企業,嚴厲打擊通過分拆及地下錢莊轉移資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