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娜 杭彩云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繼續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大力倡導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包裝工業發展迅猛,中國包裝工業的總體產值實現了質的飛躍,2014年全國包裝工業總產值達到14800億元,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包裝大國,2017年包裝產業的產值已達17000多億元。在過去的30年里,包裝產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生產、流通與消費的各個環節中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包裝在促進國家生產發展與社會整體進步等諸多方面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江蘇省江陰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部,北枕長江,南近太湖,東接常熟、張家港,西連常州,總面積987.5km2,自古以來一直是江南地區主要經濟發展區。隨著經濟的改革與迅速發展,江陰及其周圍日益成為我國經濟發達、產業密集的地區之一。目前江陰有百家包裝企業,其中有多家企業為江陰市“工業百強企業”,為江陰市的發展起到極大地促進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包裝工業也涌現了許多矛盾與問題。目前的包裝工業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增長,對資源與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消耗與污染,同時對商品的盲目過度包裝也造成了包裝廢棄物量逐年增加,因此急需走可持續發展的包裝產業道路,綠色包裝作為一種全新的包裝理念,可有效防止包裝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秉持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理念,綠色包裝勢必會成為未來包裝產業的必然趨勢。因此,對江陰綠色包裝產業發展路徑探索的研究具有極為現實的意義。
一、江陰包裝產業存在的問題
1.過度包裝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江蘇省江陰市地處蘇錫常“金三角”幾何中心,城市常住人口數達165萬。據統計,在城市生活垃圾中有近1/3為包裝垃圾,目前隨著人們消費水平和消費理念的提升,對于包裝的要求更高,所以就容易產生更多的過度包裝材料,研究表明目前的城市包裝垃圾中有一半以上都由過度包裝產生,同時包裝廢棄物體積本身較大、占固體廢棄物一半。這些廢棄物已嚴重污染了江陰周邊的河流,主要影響長江流域,江陰地處江尾海頭,境內35公里長江深水岸線為“黃金水道”黃金地段。長此以往,勢必影響江陰經濟的持續發展。
2.包裝產業對環境的污染。江陰市范圍內的包裝產業雖發展迅猛,但也出現很多問題。例如,目前在生產復合膜的工藝過程中包括粘合層,制造粘合層時主要是使用膠水法,期間要使用大量的有機溶劑。據統計,在使用過程中真正起粘合作用的膠料不到總量的1/3,2/3的膠料都浪費掉了,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是造成了資源和金錢的嚴重浪費,另一方面是大量有機溶劑的排放,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會對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也對大氣造成了嚴重污染。除此之外,目前工業上在包裝品的印刷過程中也會排放大量揮發性有機溶劑,對環境造成污染。
3.包裝原料對石油的依賴。包裝材料主要使用聚乙烯、聚丙烯、尼龍等,然而目前生產以上材料的主要原材料是石油里提煉出來的,石油是不可再生的緊缺資源,使用原料合成的同時消耗了大量石油資源,也終將影響包裝材料的未來發展。
4.包裝廢棄物循環利用率低。目前對包裝垃圾處理的方法主要是焚燒或填埋,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毒氣,對空氣造成嚴重污染,這也是造成江陰市霧霾天數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填埋后,大量的包裝垃圾并不能降解,因而會占用大量土地,同時對土地的性能影響也較大。在生產這些包裝時消耗了大量資源能源,往往隨意使用后就簡單廢棄,在此過程中不僅浪費資源,也增加包裝成本。
二、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協調發展視角下江陰綠色包裝產業發展路徑
在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協調發展的視角下,江陰綠色包裝產業必須要找到適合江陰的綠色包裝發展思路,即“政府主導、科技和人才支撐、企業執行、全民參與”。
1.政府主導。在包裝企業建立的同時,就應申請包裝行業的相關主管單位及環保部門出具綠色企業評估報告,包裝企業評估報告應包括以下的情況說明:原料、能源、排污、過度包裝、回收再利用、(下轉第99頁)(上接第95頁)環境影響等。稅收部門也根據以上的評估報告情況對企業的相關稅收進行核定,采取“多污染多稅收,少污染少稅收”原則。迫使包裝企業從生產到廢棄等各個環節考慮產品的綠色性能,進而減少污染,促進綠色包裝的健康發展。
2.科技人才支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自然也是促進綠色包裝發展的重要因素,從生產、使用、回收、再生產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先進的科學理論來指導,方可推動江陰綠色包裝產業健康發展。目前在綠色包裝領域中人才相對匱乏,急需大量人才支撐其快速發展,江陰綠色包裝產業的發展不應僅依靠企業自身,也需要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盡快攻克綠色包裝產業的技術難題。
3.企業執行。企業是綠色包裝產業的主體,要使江陰綠色包裝產業沿循環、低碳經濟軌道發展,務必在江陰范圍內的百家包裝企業宣傳綠色包裝理念。包裝企業需要充分考慮產品的各個環節對環境的影響,并及時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進而研發新的生產工藝,向綠色包裝發展模式轉變。
4.全民參與。發展江陰綠色包裝材料,使江陰走“循環與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離不開消費者的支持。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對綠色包裝的認識,避免過度包裝材料的使用,增強使用綠色包裝的意識,要在全市營造重視綠色包裝、支持綠色包裝、發展綠色包裝的城市氛圍。
三、結語
在循環與低碳經濟視角下江陰綠色包裝產業的發展道路,需秉持“政府主導、科技和人才支撐、企業執行、全民參與”的發展模式,可實現江陰市的綠色包裝的快速與長久發展。[基金項目:2019年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7SJB0875,2018SJA0862),江陰市科協軟課題“低碳與循環經濟背景下江陰綠色包裝產業發展路徑探索”,2019年度江蘇省博士后科研資助計劃]
(作者單位:江陰職業技術學院? ?江陰寶柏包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