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 張深宜



摘? ? 要: 當人們困惑于“入園難、入園貴”現象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期待。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將焦點放在普惠性幼兒園的發展上,我們有必要深入了解在當前民辦幼兒園轉型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背景下處于需求第一線的幼兒家長的期待需求,了解他們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認識。當民辦幼兒園轉型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時,他們對轉型的幼兒園又有哪些期待和要求,進而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發展盡一份努力。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梳理和探究普惠性幼兒園的社會期待相關研究、探究家長對普惠性幼兒園的期待價值及他們理想中的普惠性幼兒園與實際的落差問題,并進行分析與思考。
關鍵詞: 普惠性幼兒園? ? 民辦幼兒園? ? 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2010年國家相繼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十條”)均提出學前教育要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在當前我國公辦園不足、民辦幼兒園所占比例過高的現實背景下,《意見》明確提出在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的同時,要“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特別是面向大眾、收費較低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自此,“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這一概念正式進入我國學前教育領域,促進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成為我國各級地方政府的一項重要政策目標①。本文從學前教育直接需求對象家長的視角了解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這一新生事物的期待狀況和持有的態度,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發展提出一定的建議,為辦好讓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提供參考。
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家長期待分析
(一)樣本結構。
筆者主要從黃岡市三所普通私立民辦幼兒園選取80名家長作為研究對象,問卷從四個方面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家長期待進行調查。一是家長的基本情況調查,家長的月收入、學歷、年齡等。二是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認知情況調查,即包括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認識、對國家實行政策的了解等。三是對普惠性民辦園的態度調查,包括對民辦園轉型為普惠性民辦園的態度、期待原因的調查等。四是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建設期待,包括園舍建設、園舍規模、師資期待和人員配備的期待等。問卷于2018年4月起發出,總計80份,回收的問卷總計8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總計74份,有效回收率為92.5%。
(二)家長基本情況。
(1)家長年齡
從表1可以看出31歲—35歲的家長居多,26歲—30歲的家長其次。說明家長群體大多屬于“80”“90后”。這類家長群體既肩負照顧老人和孩子的重任,又忙于繁重的工作。不管是身心還是經濟的壓力都比較重。家長是幼兒園的主要服務對象之一,幼兒園除了對適齡兒童進行教育以外,還為家長參與勞動活動提供方便。
(2)家庭月收入
從表2可以看出,在參與調查的80名家長中,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約占11%,3000元—5000元的約占81%,5000元以上的約占8%。由此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家庭屬于中等收入水平,11%的家庭收入在3000元以下,弱勢群體家庭。屬于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在承擔教育支出費用上可能略微吃力,對于弱勢群體家庭來說,過高的教育支出是一個經濟負擔。普惠性民辦園的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們的經濟壓力。
(3)家長文化程度
從表3可知,家長的文化程度以“大專或本科”居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沒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約占7%,碩士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家長約占5%。文化程度不同會導致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認識有所差別,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長對教育要求的敏感度會更高,期待也會進一步提高。文化程度較低的家長則更期待在經濟可負擔的情況下孩子能夠得到優質的教育,通過教育改變人生。
二、普惠性民辦園的家長期待狀況分析
(一)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認知情況調查。
(1)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了解情況
如表4所示,沒有家長表示完全了解,表示基本了解的約占7%,表示不清楚的約占47%,表示完全不了解的約占19%。通過數據可以看出“不清楚和完全不了解”的家長居多,說明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這一名詞是陌生的,說明部分家長可能在日常中聽人提起過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但是并沒有深入了解過什么是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2)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看法情況
通過表5可以看出,41%的家長表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應該符合辦園規范,收費低且有質量的要求,33%的家長表示應該符合以政府扶持和監管為主的要求。可見家長對政府介入支持和規范管理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需求。
(3)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政策了解情況
筆者認為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政策進行了解,主要是引起家長對自身受益方式的關注,特別是弱勢群體家庭,了解普惠性民辦園的相關政策能夠有效減輕自身負擔。從2016年3月份湖北省教育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工作的通知》來看,目前國家相關政策重點放在對民辦園轉型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認定工作上,嚴格把關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認定標準。目的是給家長提供價格合理、質量有保障的幼兒園,從根源上解決家長的“入園難”需求。但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完全不了解和不清楚”的家長占據多數,說明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相關政策是模糊的,應該加深家長的理解。
(二)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態度情況調查。
(1)家長對民辦幼兒園轉型為普惠性民辦園的態度情況調查
從表6看出,對民辦園轉型為普惠性民辦園表示期待的家長約占54%,由數據可以看出雖然普惠性民辦園是一個新生事物,但是大多數家長還是表達出了期待。少部分家長表示沒有太大感覺或者一般,筆者通過訪談發現少部分家長因為缺少對普惠性民辦園的認知,不知道普惠性民辦園與普通民辦園的不同,沒有期待。
(2)家長對民辦幼兒園轉型為普惠性民辦園的期待情況
在表7“期待轉型的原因”中,40.5%的家長選擇期待政府能夠積極參與,規范招生指標,13.5%的家長期待能帶來更多的便利,20%的家長期待可以得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26%的家長期待能夠減輕家庭的教育支出。通過家長訪談發現家長期待民辦園轉型普惠園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政府參與與支持下,民辦幼兒園硬件和軟件上的規范性期待,特別是對優質幼兒園教師的期待,再者是經濟負擔的減輕,這些可以為普惠性民辦園的發展提供指導。
(三)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建設期待情況調查。
(1)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收費標準的期待情況
通過問卷調查顯示,41%的家長表示希望普惠民辦幼兒園與公辦園持平。據筆者調查,目前黃岡市黃州區大多數民辦幼兒園收費標準為6000元/學期,公辦幼兒園在政府的大力資助下,收費標準為2000元—3000元/學期,相對而言,民辦幼兒園的收費相當于公辦園的2倍—3倍,由于公辦園數量不多,招生幼兒人數有限,大多數幼兒家長不得不選擇高收費的民辦幼兒園,必然會對一般收入家庭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
(2)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環境設施的期待情況
在對幼兒園的園區選址期待上,34%的家長選擇在家附近,最好是小區幼兒園,有27%的家長選擇只要教育質量保證,遠近都可以接受;20%的家長選擇只要交通便利,遠近都可以接受。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更多的家長傾向于就近入園,選擇小區幼兒園,再者家長對普惠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重視。但據筆者調研發現小區幼兒園一般規模較小,屬于比較弱勢的民辦園,所以政府在轉型普惠性民辦園的時候可以優先將小區幼兒園納入考慮范圍。
(3)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幼園教師資質的期待情況
由表10可以看出,大多數家長期待普惠性民辦園在招聘教師的時候選擇“只接受持有幼教資格證的教師”和“必須是學前專業”的教師。說明師資力量作為家長評價幼兒園教育質量的主要衡量標準之一,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教師的質量決定一個家長對幼兒園的選擇,家長們都希望由專業教師對孩子進行教育指導。
(4)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幼園教師配備的期待情況
幼兒園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幼兒園保育工作的重要性,保育工作擔負著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任務,在家長對“保育工作”的期待中,61%的家長選擇兩教一保,32%的家長選擇三名專員老師。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家長期待有一名專門的保育老師對幼兒進行照顧,說明家長對保育工作的重視。
三、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家長期待的分析思考
綜合80名幼兒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期待問卷調查及與家長的溝通交流,筆者就普惠性民辦園的家長期待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考:
(一)家長缺乏對普惠性民辦園的深入理解。
通過問卷調查研究與訪談記錄分析,筆者發現普惠性民辦園由于是一個新生概念,大多數幼兒家長并不了解甚至可以說是陌生的,也有小部分家長聽別人說起過或者在新聞上看到過關于這方面的報道,但也是一帶而過并沒有深入了解。幼兒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在“好幼兒園”里成長,但是對于大多數家長來說,現在孩子的入園問題已成為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要想進入理想中的幼兒園就讀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當國家為了解決“入園難”問題,提出要普及“普惠性幼兒園”時,作為受益主體的幼兒家長對什么是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都不清楚,對“普惠性”的理解只停滯在表面上,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必將影響家長為孩子選擇普惠民辦幼兒園的意愿。
(二)家長期待普惠性民辦園生均收費與公辦園持平或略高。
近年來,高價民辦幼兒園成為社會焦點,所謂“入園貴”現象指民辦幼兒園收費過于昂貴,給家長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民辦幼兒園各地區生均經費的劃分方式各異,不同等級的民辦幼兒園在辦園成本和保教質量上存在一定差異,意味著政府在將民辦園轉型為普惠性民辦時要依據辦園性質考慮對幼兒園的生均經費補助。在本研究調查中發現,家長表示期待普惠性民辦園的收費可以和公辦園持平。筆者認為,政府在對各地區普惠性民辦園制定收費及生均經費的時候,要注意各地區轉型民辦園的等級和質量。
(三)家長希望普惠性民辦園具有優質齊全的教師隊伍。
幼兒園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師資隊伍的重要性,幼兒接觸時間最長的是教師,教師擔負著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重要任務,在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期待中,教師資質和保育工作的開展是最看重的條件之一,充分說明優質的師資力量對家長選擇幼兒園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性。在調查家長對普惠性民辦園教師的入職標準要求中,34%的家長選擇希望招聘的教師必須持有幼教資格證,27%的家長表示希望招聘的教師必須是學前教育本專業的,可以充分看出家長對教師入職條件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期待普惠性民辦園嚴格把關教師的入職標準,打造一支優質齊全的教師隊伍。
(四)家長期待孩子就近入學普惠性民辦園。
一所幼兒園的設施質量是家長對其教育質量進行評價的重要關注點之一。包括幼兒園的園舍規模、活動材料和玩具種類、幼兒園與家距離等方面。筆者通過調研發現,相比對普惠性民辦園的園舍規模、活動材料等方面的關注而言,家長們更關注普惠性民辦園能否滿足“就近入園”的訴求。說明對年輕家長群體來說,在平時工作繁忙的情況下每天還要接送孩子,如果幼兒園離家太遠了,必將耗費很大精力。對此,筆者認為現在各地區在將民辦園轉型為普惠性民辦園時,最先把目光投到小區配套幼兒園身上。因為這部分幼兒園的園舍規模是以居住區規劃的居住人口劃分建設的,招生人數因園舍規模衡量。比起其他私立民辦園,小區配套幼兒園能在短期內轉型成功,滿足家長的入園需求。
四、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家長期待的建議
(一)提高普惠性民辦園的普及度,更新家長的理解。
首先加大宣傳力度。各地市的決策者必須先對普惠性民辦園具有深刻的認識,讓各地市政府主管部門和從事學前教育的工作者及各社區的工作人員先學習普惠性民辦園的價值取向,一層一層地向下宣傳學習。其次由社區工作人員和從事學前教育的工作者將自己的深刻理解傳達給家長和其他社會成員。筆者認為,社區是政府擴大普惠性民辦園普及度的有效基礎依托。因為每個社區的工人員都有固定的管理家庭,社區工作人員與本社區的家長和其他社會成員聯系緊密。社區可以邀請部分學前教育工作者或者普惠性民辦園的幼兒園管理者來區進行普惠性民辦園宣講,面對面解決家長的疑問,使家長了解什么是普惠性民辦園、普惠性民辦園的政策內容,普通民辦園轉型為普惠性民辦園得到大力發展。
(二)完善普惠性民辦園的政策規范,出臺具體、可操作的收費標準。
不同家庭背景對普惠性民辦園收費標準的期待不同,普惠性民辦園的發展初衷是延續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使廣大老百姓都能受益,包括中等收入家庭和貧困家庭。因此,要真正落實普惠性民辦園的普惠性和公平性,政府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并出臺普惠性民辦園統一的收費標準,將收費規范在普通大眾家庭能夠承受的范圍內,特別一定程度上減輕弱勢群體家庭的負擔。同時,政府還需要制定一系列補助措施,如:對貧困家庭給予一定的補助,根據幼兒園規模大小給予一定的經費補貼、根據低保證明決定減少保教費還是提供免費的保教、規定撥款的經費專款專用等。各地區還可以制定關于普惠性幼兒園的管理監督體制,指定監督部門和學前教育專業人員、家庭和社會等各方力量對普惠性民辦園運行各方面,特別是經費使用上進行監督。
(三)穩定和提高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教師隊伍。
筆者通過查閱文獻發現民辦園師資匱乏是一個軟肋,有些民辦園的整體教學水平普遍較低,教師流動性強,民辦園招聘教師門檻較低。普惠性民辦園招聘教師時應該建立統一的招聘程序,教師資格證和是否接受過一定課時的職前教育訓練作為招聘第一關,主要了解教師的職業道德觀,因為需要長期面對一群懵懂無知的幼兒,所以要觀察和考察教師的職業道德觀。應盡快制定科學詳細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規劃,增強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幫助教師認識自身的不足,給教師提供專業方面的支持降低流動性。
(四)注重對小區配套幼兒園的普惠轉型,滿足家長“就近入園”需求。
政府應注重小區配套幼兒園的轉型,因為小區配套幼兒園對家長而言交通便利,根據小區人口招生計劃對家長來說是最便利的選擇。但是在小區配套幼兒園轉型上,政府要嚴格監督幼兒園資金的去向,確保資金是否用在幼兒園建設上,或者用于幼兒生活環境的改善、教師補貼及幼兒園玩教具的購買上,落實資金的使用。
注釋:
①苑小娣.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成長的個案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7.
參考文獻:
[1]馮曉霞.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是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根本[J].學前教育研究,2010(05):4-6.
[2]王聲平,姚亞飛.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管理的現狀調查及對策建議[J].教育評論,2018(03):58-61,150.
[3]宋衛斌,鄭一斌,劉新榮.武漢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公用經費投入現狀及對策研究[J].教育財會研究,2017,28(03):86-90.
[4]苑小娣.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成長的個案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7.
[5]袁志華.昆明市官渡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師資管理現狀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5.
[6]馮學珍.家長心目中的“好幼兒園”調查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4.
[7]姜曉玥.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政策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
[8]秦旭芳,王默.普惠性幼兒園的社會期待比較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12):12-17.
[9]李曄明.普惠性幼兒園學習環境現狀調查及思考[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3.
[10]胡慧睿.民辦幼兒園普惠性轉型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精準扶貧背景下大別山革命老區農村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7YJCZH024)、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一般項目《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中的問題與策略研究——基于黃岡市的調查》(項目編號:17Y113)、黃岡師范學院鄂東文化與教育中心科研項目《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職業適應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