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凱


摘? ? 要: 跨文化交際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際,是一種普遍、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廣義跨文化交際包括跨種族交際、跨民族交際、同一主流文化內不同群體問交際和國際性跨文化交際等。本調查旨在揭示中職英語教師與中職二年級學生在跨文化交際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闡明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注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提出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基本對策。
關鍵詞: 中職英語? ? 跨文化交際能力? ? 現狀? ? 對策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方法
問卷:跨文化交際涉及語言和文化規約。交際者不僅要能正確運用語音、詞匯等語言規則,還要恰當掌握語用規則。問卷采用漢語,分為教師問卷與學生問卷,區域內中職英語教師發放問卷20份,包括個人認同感、規范教學、言語行為和主觀題共四部分,收回20份。學生發放問卷210份,包括英語習得效果、文化差異現情、學生英語交際現情、效果共三部分,收回203份。參加人數合計230人,共發放問卷230份,收回有效答卷223份,回收率為97.0%。采用無記名答卷方式,結果比較客觀可信。
(二)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分為中職英語教師和中職學生兩組。其中:中職英語教師問卷共16題,主觀題一道,個人信息包括性別、年齡、教齡、學歷;中職二年級學生問卷共19題,個人信息包括專業、性別等。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區域內中職英語教師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1.教師個人認同感主要考查教師對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認可度及對跨文化交際教學的實際意義。
(1)第一部分第1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跨文化交際知識的關心程度,78%的教師認為十分關心,22%的老師認為有一點關心。第一部分第4題關于跨文化交際能力對英語學習的影響,78%的教師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對英語學習起到很大作用,反映出絕大多數教師還是十分想要在中職英語課堂中融入跨文化交際知識,十分認可跨文化交際教學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
(2)第一部分第2題考查教師對自己跨文化交際知識的認可度,發現34%的教師表示沒有掌握,44%的老師表示掌握一點點,只有22%的教師表示掌握很多。第一部分第3題關于不列顛群島、不列顛聯合王國、英格蘭的區別。78%的教師表示了解一點點,22%的教師認為了解比較多,可以看出雖然教師都期待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跨文化交際知識,可是現實是一些教師連不列顛群島、不列顛聯合王國、英格蘭的區別這類基本的跨文化交際知識都難以搞清。
2.規范教學主要考查教師在實際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的實際運用程度。
(1)第二部分第1題關于跨文化交際在英語教學中的使用程度考察,發現44%的教師以語言知識講解和語言技能為主,跨文化交際知識只是提一提。56%的教師以語言知識講解和語言技能為主,以跨文化交際知識為輔。發現教師還是難以充分發揮跨文化交際使用效果。
(2)第三部分第2題關于當給學生介紹與不同文化相關知識背景時,教師的做法不盡相同。23%根本不介紹,23%在對有些課文的講解中進行介紹,22%在對大部分課文的講解中都有介紹,22%在對每篇課文的講解中都有介紹。發現教師在實際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的實際運用程度還是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
(3)第二部分第3題為多選題,主要考查教師在傳授跨文化交際知識時,比較喜歡的課堂活動是什么?第4題是對第3題的補充,考查教師對跨文化交際知識獲得途徑的使用效果。發現絕大多數教師對角色扮演、課文閱讀、電影和多媒體等運用還是情有獨鐘的。說明教師采取的角色扮演、課文閱讀、電影和多媒體等有效跨文化交際的實際運用可以給予肯定。
3.言語行為主要考察中西文化差異帶來的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影響。
(1)第三部分第1題為多選考查教師與英語國家友人進行跨文化交流障礙調查,發現98%的教師是認為英、漢語言自身的差異影響,44%認為是語法知識與詞匯量的影響,78%認為是東西方的思維方式不同,22%認為價值觀的不同所影響。反映出教師對跨文化交際能力本身的認知及使用還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
(2)第三部分第2題考察中國文化對英語學習的作用。33%教師認為有一點用,67%基本認為基本有用。可以發現教師對于中西文化的融會貫通還存在一定的認識缺陷及實踐應用。
(3)第三部分第3題為多選題考察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點是什么?98%的教師認為是介紹西方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78%重點學習與西方文化相關的詞匯,98%對比文化(英美文化與中國文化)之間的差異,98%英語國家禮儀教育。
4.第16題作為調查問卷的一道重要的主觀題,98%教師認為有必要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并且談了具體該如何提升,表達了自己對跨文化交際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高度認可,還十分熱心地給出了符合本區域的提升方法。
結論:中職英語教師的調查問卷給課題研究帶來了一股春風,使課題組成員從教師層面更加肯定了課題研究的緊迫感與重大意義,被調查對象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有明顯強化,但實際交際能力的提高則相對緩慢。隨著跨文化交際研究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普遍與深入開展,中職英語教師越來越注重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并確有明顯提升。普遍認為當前英語口語教與學之間存在文化差距,并認為在英語教學特別是中職二年級英語口語教學中要重視這一問題。
(二)中職學生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第一部分:中職學生英語習得效果。通過對中職學生問卷調查1題—3題可以得出,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時間全部超過5年,他們學習的目的顯而易見是將來的三校生高考。可是現實情況是作為語言的英語,被調查的學生都無法用英語流利交流。第一部分通過問卷調查的4題—6題可以發現被調查學生不同程度地通過觀看英文電影了解外國文化,但是沒有交流的途徑而造成在與外國朋友交流時,產生障礙。
第二部分:中職學生對文化差異理解的現情。通過第二部分的調查,可以發現當前中職學生幾乎對外國諸如飲食文化、傳統習俗、日常交際、社會制度等文化基本無法理解,甚至對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加拿大等一些我們相對熟悉國家的代表建筑都了解不多,他們對這些文化充滿好奇,也能夠容忍不同文化所帶來的差異。令人驚奇的是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接受與理解方式都來自于上課時聽中國英語教師的介紹,很少通過網絡或與同學、朋友的交流理解這些存在于自己身邊的文化差異。
第三部分:中職學生英語交際現情。通過第三部分的調查,反映出很多學生對當前的英語口語教學感覺一般甚至是不如想象得好,究其原因是英語口語教學方式缺乏,如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影視欣賞、中西文化經歷分享等充滿興趣或指導性強的英語口語教學方式,造成學生產生自己英語口語太差的誤區,并對其他國家的文化不感興趣,限制跨文化交際知識的學習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使用。
結論:學習一種語言即意味著學習該語言的文化已成為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共識,但學生口語學習的目的仍是以提高綜合語言能力為主,對文化習得不太重視,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僅處于中下等水平,仍有待提高。說明口語課堂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師忽略文化教育,不能滿足學生了解異國文化的需求。
在現有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指導下,大部分中職學生在學習了小學初中共六年英語后仍處無法進行一般口語交流,很少使用諸如泛讀、泛聽、交際性練習等非傳統策略提高交際能力。部分學生甚至表達出見到外國人就變成了“啞巴”,失去自信,不知所措的感慨。在職業教育如財會、幼教、旅游、商務等專業學習中,英語口語能力在專業技能及個人發展中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1-22.
[2]朗紅琴.基于多媒體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2(21):104-105.
[3]王玉萍,王茜.“跨文化交際學”教學現狀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高等農業教育,2009,27(6):64-69.
[4]胡文仲,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學[A].胡文仲英語教育自選集[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