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良
摘? 要:在鐵路散堆裝貨物運輸工作中,保證散堆裝貨物不超載、不偏載,對鐵路運輸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文通過對國家能源集團下屬的準能大準鐵路公司現階段散堆裝貨物裝車作業方式和環節進行了調研分析,從設備和人為兩個方面找出導致超偏載問題的各種因素,并綜合各種情況對散堆裝貨物發生超載的根本原因進行解析,提出通過運用科學管理手段及計量檢測設備投入等控制措施與對策并運用是治理散堆裝貨物超偏載,保證鐵路貨物運輸安全的關鍵。
關鍵詞:鐵路? 散堆裝貨物? 超偏載? 安全? 計量設備? 對策
中圖分類號:U294.1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a)-0076-03
鐵路散堆裝貨物系指就是將煤、焦、礦粉等貨物實施整車的運輸,期間按照重量實施運載,但是對于貨物的數量并不統計。
準能集團大準鐵路公司承擔著國家能源集團鐵路板塊的大準鐵路和準池鐵路的貨物運輸組織工作,貨物發運以散堆裝貨物煤炭為主,管內共有9個裝車站點,年運量1.5億t。由于發運量大,貨物裝載站點檢測手段參差不齊,貨物超載控制始終是大準鐵路公司裝載工作重要的一個環節和難點。貨物超偏載,不僅影響列車運行安全,還會造成運費漏收、影響車站作業效率等突出問題,綜合各種情況下,散堆裝貨物會發生超載的根本原因情況進行解析,并且根據問題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力求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保障運輸車輛的安全。
1? 現裝車作業方式調查分析
1.1 鐵路貨物裝載基本技術要求
(1)應根據貨物的性質、每件的重量等要求進行車輛的挑選,并且遵守相關規定,找到合適的貨車類型。
(2)貨物裝載過程中是有相應的寬度以及高度的限制。而且除卻超限貨物,貨物都不能夠超越機車限界以及其特定區段相應的裝載限定。
(3)貨車裝載的重量需要低于承載量。對于部分允許超載的車輛或者貨品等,需要企業按照相應的規定到相關部門進行證件的辦理。涂打禁增標記的貨車不準增載,未批準增載的各型貨車不得增載。
(4)對于散堆裝貨物的裝載,需要進行有效的檢測控制,防止超載現象的發生。在裝車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平頂等措施處理,避免存在偏重以及偏載等相關問題。
(5)對于成件貨物的包裝,需要實施緊密的安排布置。若是出現貨物高度、寬度高過車的限定范圍,就需要實施壓縫、梯形碼貨處理,將周邊的貨物向中間靠攏,而袋裝貨物的扎口需要朝向里面的位置。
(6)對于自輪運轉類型的貨物以及未進行包裝處理的機械貨物,需要在裝車的過程中將互動的部件進行固定處理,以防在運輸的過程中,出現脫落等異?,F象,進而帶來安全隱患。
1.2 裝車作業方式簡介
(1)筒倉裝車作業方式。目前管內采用筒倉裝車方式的站點有2個,均為年裝車輛較大的一等車站,包括點岱溝站、南坪站。筒倉裝車在最近幾年的時間之內出現的新型裝車方式,使用筒倉裝車期間,煤炭就可以在運輸管道緩慢的送達車艙之中,隨后借由計算機系統等實現有效的控制處理。這種方式的實行具有較高的準確性與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保護環境的效果,屬于現如今最為推廣的一種作業形式,但受線路條件和調車設備的限制,多數站點無法實現。
(2)裝載機裝車作業方式。設有裝煤站臺的車站均采用裝載機裝車方式,此種方式在目前運用站點最多,也是最廣泛、最便捷的裝車方式,方法是通過汽車將煤炭運送到裝車地點,運輸單位會使用裝載機進行裝車工作。
1.3 貨物裝載稱重方式簡介
(1)計量漏斗方式。計量漏斗運用在筒倉裝車中,裝車前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稱重計量。
(2)裝載機稱重方式。即在裝載機上安裝電子秤的方式進行計量。使用電子稱,進行稱重,司機可以按照各種車輛的標記載重量進行相應的裝載量的設定,若是裝載量超過標準重量,就會啟動報警系統,做出異常提示。這就可以實現作業處理期間的動態監控,能有效防止超載。
(3)軌道衡稱重方式。此種方式是在裝車完畢,機車在牽出過程中,車輛行徑軌道衡處進行逐輛稱重。車站發現貨物超載時,必須進行卸載,需進行二次復衡。
(4)通過量尺劃線實施計量,也就是按照車輛以及貨物的高度以及寬度的大小展開運算,進而確定裝車重量的方式,由于人為的會導致誤差大,已經逐漸被淘汰,因為線路因素對于軌道衡等測量裝置有所限制,因而不可以實施安裝,所以只能使用量尺劃線進行裝車工作,期間還需要準備輪重測重儀的使用,并應制定安裝計量設備推進計劃或改造裝車系統計劃。
2? 散堆裝貨物超載原因分析
2.1 設備設施因素
2.1.1 計量設備不足,檢測手段落后
在大準線管內,除點岱溝、南坪、唐公塔等較大的裝車站或專用線安裝了軌道衡或自動計量設備,其他較小的營業站還在使用輪重測重儀稱重等方式進行裝載,其設備很落后,而且對于裝載的貨物量等各個方面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控制標準。若是進行處理的是散堆裝貨物往往是依靠測量其密度的方式來明確許可的裝載高度情況,在量尺劃線完成的情況下,完成裝車以及平頂處理。尤其是對于檢測粉末狀的貨物,其誤差會較小,但是不規則的貨物進行測定期間,出現的誤差基本上都很大。
2.1.2 計量設備不及時更新或升級改造
隨著鐵路技術裝備的發展,新的計量設備發展日新月異,能滿足超偏載卡控的技術需求,但目前管內許多計量設備都是十幾年前配備的,使用精度和效率已不能滿足目前大運量的需求。例如,裝載機電子秤,現在的技術可以實現微型打印,具有自動去皮(空斗清零)和自動累計裝車質量的功能,老舊的卻不能,降低了裝車單位對電子秤的使用積極性。
2.1.3 計量設備設置不合理
目前對出大準線去往大秦線的貨物列車的超偏載檢測均依賴于交接口燕莊車站的超偏載檢測儀進行跟蹤檢測,往往發現超偏載后已運行了264km,裝車后不能及時得到處理,反饋后再回到源頭抓裝車質量工作,因為管內正線未裝設超偏載檢測設備。
2.1.4 計量設備檢驗不及時
個別發運單位的軌道衡等設備進行稱重,但是這種類型的設備是沒有經過國家或者相關部門的嚴格審核,因此其計量設備檔案等有關資料不全,導致計量設備運行時產生數據誤差大,給超偏載卡控帶來難度。
2.2 人為因素
2.2.1 貨主有意超載
由于鐵路運費是按照貨車標記載重量進行收取的,而多裝的貨物意味著貨主不承擔運費,能大幅度降低發運成本,所以有些貨主利用鐵路貨運人員監控不足,有意超載,貨車主為了能多裝貨,進而提供和裝載貨物密度不相符的數據報告,謊報貨物的密度值很小,但是實際裝載的貨物密度很大。
2.2.2 安全管理不到位
部分裝車站對于安全基礎層面實施的管理工作存在較多缺陷,使得部分的裝貨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很低。這些人員在現場業務能力和經驗不足,對于作業的實施程序以及相應的標準并不是很了解,出現較多的不正當操作現象。一是個別站點為完成裝車任務,對超載車輛不進行卸載,盲目放行,存在重生產、輕安全的思想。二是對貨物密度測定和磅單沒有認真進行盯控并監督發運單位按要求執行導致超載。三是個別監裝的工作人員,其專業素質相對較低,因此對于車型以及煤種相關的業務要求也不是很明晰,難以把握偏載以及偏重等相關問題的處理策略。四是沒有逐級負責制落實不到位,對自站或專用線裝車檢查制度執行有偏差。
2.2.3 操作人員水平
裝車操作人員對于設備的掌控狀況也需要提升,需要掌控各種類型的裝卸車輛以及煤種信息情況,對于其是否經過業務培訓并考試合格,對掌握偏重后處理要求及其操作水平高低,責任心的強弱也是保證裝車質量的因素之一。
3? 散堆裝貨物超偏載防控措施
3.1 采用先進的設備保障裝車質量
(1)承運散堆裝貨物的貨運站、專用線應按計劃安裝軌道衡、計量漏斗倉等計量設施,增設偏載系統和貨檢系統,確保不發生超偏載。
(2)對于裝載機進行散堆裝貨物實施裝載的過程中,使用無軌道衡等設施實施計量處理。期間需要將裝載機進行安裝稱重,否則不可以投入使用。
(3)軌道衡等稱重設備的使用,其需要具備相關部門的檢驗合格證,要定期進行檢驗鑒定,對于超過檢測期內的裝置不可以投入使用,需要改用量尺劃線等方式進行裝車作業。
(4)軌道衡等設備必須含有儲存以及相應的打印功能,并且對于相應的數據存儲需要保障在3個月以上。若是使用的設備并不具備這些功能,那么就需要進行改造,進而能夠將功能實現完善。對于承重裝置,進行打印的字體是漢字,而且需要包含重量等相關數據,若是功能不全也是需要重新改進。
(5)若是企業使用的是不可以實施計量等功能支持的裝車方案,那么就需要相應地計量裝置加以布置,并且還需要能夠逐步地落實,以保證能夠達到鐵路計量需要的水準。
(6)通過對各裝車點和裝車操作室安裝視頻監控系統的方式,確保對裝車過程和貨物裝載狀態的實時檢查和盯控。對有條件的裝車點實行網絡監控,需要將裝車的軌道衡處理系統和車站等相關部門實施聯網,進而能夠將處于現場的車輛進行監控管理,這有利于對于現場做好更有效的把控處理。
3.2 運用管理手段控制人為因素
(1)進行裝車的時候,車站需要進行貨物的檢查,以及相應的記錄等流程,保障貨物的所有數據的準確性,減少惡意隱瞞數據信息的情況出現。
(2)對于貨物的密度需要每個月都要進行檢測,對于雨季的時候,貨物密度會發生變化,而且變化幅度也很大,就需要按批次進行檢測。此種檢測方式,也需要將其檢測的密度需要在每月的25號之前能夠檢查完畢,若是按照批次的檢測也需要保障貨物的密度檢測。
(3)進行裝車的過程中,需要將車輛的裝載狀態進行平衡,將車輛的內部空間充分利用,對于車型增載量等方面需要進行嚴格的把控,減少超載的狀況的發生。
(4)通過軌道衡等方式,進而確立相關的制度的設立,保障數據的準確程度。
(5)通過裝載機進行稱重的車站,對于設備的檢測需要增強,若是一旦被發現有違規的現象,需要追究責任人。特別是有故障的裝載機,需要立即停止作業,防止稱重出現誤差的現象出現。
(6)若是車站發現了貨物重量已經超過標準,那么就需要進行卸載,并且再次進行復衡。對于車站自身來講,需要建立二次復衡作業的辦法。
(7)強化職工技術業務的培訓,裝車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掌握設備情況,經過業務培訓并考試合格,具備操作設備的水平要求。裝在工作人員對于車型的掌控以及煤種都需要掌握得很詳細,進而能夠憑借經驗判斷貨物的裝載狀況,減少超重狀況的出現。
(8)使用專用線裝車,需要和鐵路部門進行交接手續的辦理,進行辦理的過程中,也需要進行檢查,只交接車輛。若是出現超載的過程中,需要將不合格的車輛通過專用線改正后,方可放行。
(9)完善貨車超偏載卡控方案,加強管內裝車單位(作業)的考核工作,按月度開展運輸分析考核,不斷提高裝車質量,確保鐵路運輸的安全。
4? 結語
在鐵路散堆裝貨物運輸工作中,能夠使得貨物的重量在規定的范圍內,這對于提升運載車輛的安全具有很重大的意義。鐵路相關部門需要在實現貨運安全基礎建設工作的過程中協同發力,以有效防止超偏載為根本,加大檢衡計量等設施的投入,進一步簡化鐵路裝車作業程序,規范貨物裝載管理,強化裝載安全,將貨物的裝車質量進行提升,盡可能地減少其成本的損耗,力求能夠高標準裝車,保一路安全。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S].1991.
[2] 鐵路貨物運輸規程(鐵運[1991]40號)[S].
[3] TG/HY 102-2015,鐵路貨物裝載加固規則[S].
[4] 夏錫琴.散堆裝貨物在鐵路運輸中超載的原因與對策[J].鐵道運輸與經濟,2004(10):53-54.
[5] 丁五一,李紅剛.散堆裝貨物超載問題的分析與對策[J].鐵道貨運,2006(1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