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衛星 王婷
摘? 要:為全面了解農村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該次調查,固原市每個縣選取有代表性的村莊各一個,西吉縣新營鄉車路溝村、隆德縣城關鎮楊家店村、涇源縣香水鎮大莊村、彭陽縣城陽鄉溝圈村。對選取村莊土壤監測環境質量全年監測一次。
關鍵詞:農村? 土壤環境? 質量? 監測
中圖分類號:X8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b)-0051-02
隨著農村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產生量越來越大,使農村環境污染狀況不斷惡化。農民為了提高糧食產量,農藥、化肥和地膜等的不合理及過量使用;動物糞便的隨意堆放,生活垃圾亂倒等。缺乏有效的處理方式,對土壤造成污染,對周圍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影響。
1? 環境質量調查監測
1.1 村莊選擇
以村莊為點位布設單元,在居民區布設一個監測點位,西吉縣新營鄉車路溝村、隆德縣城關鎮楊家店村、涇源縣香水鎮大莊村、彭陽縣城陽鄉溝圈村。
1.2 點位布設
以村莊為點位布設單元。在基本農田、園地(果園、茶園、菜園等)飲用水源地周邊各布設1個監測點位,共2個點位,可根據村莊環境狀況,在重點區域土壤中選測兩類,各布設1個監測點位,見表1。
1.3 監測項目及頻次
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項目為:PH值、鉻、汞、砷、鉛和鎘;頻次年監測1次。采樣時間為8月,避免在施用農藥、化肥后立即采樣。
1.4 監測方法及評價標準
土壤監測方法按照《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開展監測。評價標準執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對于GB15618沒有的,評價標準執行《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評價技術規定》(環發[2008]39號)中的相關標準。
2? 監測結果及評價
監測結果見表2。
監測結果表明:土壤分析結果均符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二級標準限值的要求,土壤污染物分擔率大于0.7,綜合污染指數Ⅰ級。
3? 結論和建議
3.1 結論
綜以上監測結果可知:固原市農村土壤環境較好,均達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二級標準限值的要求。
3.2 建議
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技術培訓,指導農民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盡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推行病蟲草害的綜合防治。加強對農民的科技文化教育,大力推廣生態農業,發展清潔種植產業,把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系列標準和生產技術、生態環境保護基本知識作為農技培訓、“綠色證書”培訓的重要內容,引導農民逐步從傳統的耕作方式向現代高效農業轉變。
參考文獻
[1] 中國環境標準: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
[2] 中國環境標準: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