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 要:我國在2017年3月1日正式實施了《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審核管理方法》,通過對《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審核審核管理辦法》執行效果分析,其中存在些問題有待解決,為此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該文對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審核的適用范圍進行了闡述,明確了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報告編制的具體要求,進一步通過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審核管理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 細化管理? 事后監管
中圖分類號:U6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b)-0080-02
《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審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航評審核管理辦法》)規定了我國的與航道有關工程的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的編制內容以及審核要求,為此,將《航評審核管理辦法》進行落實,對于我國航道通航而言,有著及其重要的影響。需要對其中所蘊含的內容進行準確的分析跟理解,根據內容來開展實際工作。
1? 細化了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審核的適用范圍
當前我國的《航道法》中由于沒有細化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審核的使用范圍,使很多工程在評價審核或出現問題時無法應用《航道法》進行明確的審核和解決,為此要進一步細化評價審核所適用的建設類型的項目。需要考慮到,由于我國航道工程項目類型非常多,為此,《航評審核管理辦法》主要對常見的跨越、穿越航道的建筑物、構筑物和臨河、臨湖、臨海等類型的工程進行評價審核細化,以此來確保此類常見的工程在評價審核時能有所依據,找到相應的規定和解決方案,為我國工程質量的提高做出積極的影響,也能夠保證我國航道行業能夠快速的展開,提高行業整體的經濟效益。
2? 明確了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報告編制的具體要求
在我國現行的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辦法中涉及到影響評價報告編制的具體規定,這一點解決了以往我國由于航評報告編寫不夠準確、內容不夠精準,進而導致的工程以及項目出現問題。在《航評審核管理辦法》中明確的說明了以下幾點:
(1)所有的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報告,要按照我國《航道法》中規定進行報告的編制,所有的建設單位從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報告的編寫。
(2)航評報告在編制時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以及技術標準去編寫。沒有按照規定以及技術標準進行編寫,相關單位可不予受理,甚至不批該項目或者該工程。
(3)在編寫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報告時,要在其中包括以下幾項內容:該工程項目所在的河段、湖段或者海域的通航環境,對通航環境進行分析,并且還要對選址進行評價;在該次項目中所使用的技術要將其技術參數以及技術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論證,并且要在航評報告詳細體現。而對于所選擇地址、航道條件、港口以及航運發展等等不同的影響進行分析。與此同時,在編寫航評報告時,還要考慮到在工程項目施工期和運營期,是否會對航道通航條件造成影響,一旦造成影響應該如何解決,如何保障航道條件與通航安全措施等等,在面對這些問題時,要征詢相關部門的意見。
(4)在航評報告編制過程中,建設單位應就通航影響征求相關部門和涉航企業意見。根據意見,及時完善資料優化方案,以此來提高編寫報告的全面性、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3? 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審核管理策略分析
在當前對《航評審核管理辦法》進行分析時,發現在實際應用時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很可能導致《航評審核管理辦法》的執行效果不明顯 ,其中包括部分航道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并沒有深入學習《航評審核管理辦法》,沒把《航評審核管理辦法》的精神要求吃透;在《航評審核管理辦法》出臺后,沒有結合本部門實際去修改自身的航評審核的規定或流程,導致《航評審核管理辦法》在實際工作中落實不到位;在事后監管方面,目前交通系統正處于改革過程中,各地陸續成立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機構,在面臨工作職能轉變時期,可能會存在監管松懈,甚至出現監管真空期。“雙隨機 一公開”監管機制實現了監管的透明化,但是隨著交通綜合執法機構的組建,在隨機抽取執法人員時抽到非航道執法人員,對航評審核事項了解不夠,監管存在一定的難度。
為了更好地解決《航評審核管理辦法》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以上問題,可以采取以下幾點建議:首先,建設單位、管理部門、航評報告編制機構積極開展《航評審核管理辦法》的學習活動,提高工作人員對于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審核制度的理解以及認識,能夠深入理解《航評審核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按照規定完成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報告的編制或者審核,確保《航評審核管理辦法》能夠有效地落實在實際工作中。同時也充分發揮媒體和宣傳平臺的作用,加大宣傳力度,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航評審核管理辦法》,特別是對于相關的建設單位、編制單位等等。要不斷地加大整體的宣傳力度,擴大宣傳范圍,從而讓社會公眾了解《航評審核管理辦法》,其目的是保證建設單位、管理單位、航評報告編制單位都能夠受到社會的監督,讓社會監督做為審核管理的保障之一,為《航評審核管理辦法》的執行加一道保險。
其次,在開展航評審核工作之前,審核單位要在嚴格遵守《航評審核管理辦法》相關要求的前提下,結合當地航道的相關情況和單位自身的實際情況,完善細化本單位的航評審核管理制度和審核流程,從受理、審查、審批各個環節都需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定,做到規范審批。在航道上建設永久性攔河閘壩時,還要書面向上下游受影響省份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征求意見,這些都需要各單位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規定。
最后,在事后監管過程中,特別是成立交通運輸系統綜合執法機構,轉變工作職能的時期,應繼續做好監管工作,強化對監管工作的監督,防止出現監管松懈或監管真空期。在開展“雙隨機 一公開”的監管機制過程中,應制定包含詳細的監管流程、監管內容等等的“雙隨機 一公開”監管規定,即使非航道專業執法人員,在按照監管規定執行的情況下,可以正常開展監管工作,對項目實施有效監管,讓監管機制更加規范化,從而彰顯《航道法》和《航評審核管理辦法》的權威,也保證了航道健康快速的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當前對《航評審核管理方法》的執行情況分析,可能存在一些問題,為此需要積極的去宣傳,根據各地、各單位實際情況細化規定,完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以此來保障《航評審核管理辦法》的權威和執行力度。
參考文獻
[1] 陸民敏.規范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切實保護航道及航道資源——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解曼瑩解讀《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審核管理辦法》[J].中國水運,2017(4):10-11.
[2] 解曼瑩.《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審核管理辦法》解讀[J].中國海事,2017(4):24-26.
[3] 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審核管理辦法[N].中國交通報,2017-02-0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