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鵬
摘? 要:該文從醫藥衛生類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基礎目標展開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以下幾方面的措施:完善組織管理體系,創新校外實踐教育模式;完善崗前課程設置,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大校外實習基地經費投入,促進校企合作;明確考核標準,對校外實習基地進行評估等。希望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注重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對社會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進而為學生的綜合性發展打下穩固基礎,逐漸成長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醫藥衛生類? 實習基地建設? 組織管理體系? 崗前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a)-0173-02
隨著現代職業教育理念的不斷變化,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與團結意識提高。基于此背景下,相關的教育人員就要在強化校內實訓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夠在社會的環境中得到訓練。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由于受到經濟效益的影響,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給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高職院校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在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能力相結合,采取針對性較強的措施。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專業素質進行培養。
1? 醫藥衛生類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基礎目標
1.1 轉變思想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為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制定培養方案,注重專業的設置與機構的設置,還要結合當前市場的發展前景展開深入的分析,加入符合醫藥衛生類的實用課程,使學生能夠在校外實習基地當中獲得全新的資源與理念。
1.2 落實實踐理念,樹立責任感
對于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實踐過程十分重要。高職院校要想從根本上滿足醫藥事業的基本需求,就要從各個崗位的特點出發,增強校企之間的交流,共同探討出引領行業實踐內容[1]。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責任感,還能夠提高其就業能力,使其能夠為醫藥行業做出自身的一份貢獻。
1.3 培養復合型人才,促進學習與社會的交流
在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過程中,應當將培養復合型人才為基本理念,注重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改革,結合社會的用人需求,對教學計劃進行不斷的優化。教師應當摒除傳統的以理論知識為主的學習,避免出現低分高能的問題。有些學生一旦走出學校,就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基于新時期思想不斷變化的背景下,應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社會的文化、經濟等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實現學校與社會的有機結合,為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的教育活動順利開展打下穩固基礎。通過這種全新的共同辦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實習機會,使其能夠拉近高職院校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夠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實現全面發展。
2? 醫藥衛生類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有效路徑
2.1 完善組織管理體系,創新校外實踐教育模式
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在建設實踐基地的過程中,應當與實習基地共同建設,學校與實習基地雙方都應當作為基地的負責人,將學生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立足于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應當建立健全的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學生的管理與安全保障制度,學校也應當為實習的學生建立檔案,對其進行紀律方面及思想政治方面的管控。另外,在遵循人才成長規律的基礎上,對醫藥衛生類學生應當采取針對性較強的方案,推動實踐活動的開展,創新課程體系與內容,還要對實習基地的建設進行合理的評價[2]。
2.2 完善崗前課程設置,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校外實訓基地不僅要滿足醫藥衛生類的體驗下、綜合性活動課程,還要滿足學生的實踐教育任務,教師要合理利用實訓基地資源,并結合崗位的基本特點與需求,開展實踐教育課程,使課程的教學范圍更加廣泛。采取靈活性較強的方式,設置崗前課程。與此同時,校外實習基地的教師應當由實習基地及高職院校的專業人員及教師構成,其不僅需承擔學生實習期間的重要指導工作,還要進行崗前授課等。另外,在建設實習基地的同時,應當將國家政策為基本導向,建立研發平臺,推進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與企業或醫院之間的合作與研發。相關的管理人員應當更加注重雙方的交流,還應當引入全新的知識,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通過建立激勵制度的方式,能夠將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最大化,還能夠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促進實習指導工作的順利進行。
2.3 加大校外實習基地經費投入,促進校企合作
就大多數的實習基地進行分析,其都屬于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因此,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應當逐步加大實習基地的經費投入,對實習經費的使用計劃進行合理的編制,完善管理制度。不僅要保證經費使用的透明化,還要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將資金的使用效益發揮到最大化,保證實習項目的順利開展。在加大實習經費投入的基礎上,可以利用大部分的資金,由學校承擔一部分,在爭取由實習基地贊助一部分。采取這種方式能夠明確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的課程內容,還要結合實習基地的需求,培養專門的崗位人才,注重研發、教學等方面的結合,進而將人才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3]。合理地利用企業資金投入,加強校企之間的互動,滿足現代化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2.4 明確考核標準,對校外實習基地進行評估
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應當定期展開對校外實習基地的評估,對不合格的基地進行溝通與交流。視情節輕重,若嚴重的話取消該基地的實習資格,務必要保證評估過程的規范性,具體闡述如下:(1)建立的校外實習基地務必要保證設備與設施完善,有一定的生產基礎[4]。(2)完善組織,實習基地應當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根據事先簽訂的方案,對醫藥衛生類學生的實習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保證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夠積累實踐經驗。(3)基地應當安排專門的管理人員,負責對學生進行指導,務必要保證其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4)校外實習基地在一段時間之后要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總結,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開展評價與考慮,進而對學生的實習表現進行合理的評估。
3? 結語
綜上所述,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采取傳統的方式,僅僅注重內部資源的應用,忽略了社會資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的崗位需求與高職院校的培養規格存在一定差異。教師僅僅注重理論知識的教授,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基于此,高職院校應當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增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實現校內向校外的轉變,不斷實現管理機制與理念的突破。在了解企業需求之后,讓學生開展合理的實習工作,形成學生向工作人員的轉變,為走入到企業當中打下穩固基礎,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靜,蘇志華,徐筑燕,等.探討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新模式及其運行機制[J].教育教學論壇,2018,370(28):137-138.
[2] 李國麗.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思考[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7(6):35-37.
[3] 陸建林.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長效機制探索——基于高職院校醫藥衛生類專業[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1):36-38.
[4] 張偉華,孫文娟.高職院校校外創新創業實習基地建設研究[J].時代教育,2017(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