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娟娟
摘? 要:當前,高職日語教學對于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更加重視,使得技術配音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基于此,該文分析了技術配音的應用優勢及其在高職日語實踐教學中的價值,并闡述了充足的課前準備、配音任務與目標的管理、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合作學習、實施多元化的評價、總結與反思這些技術配音在高職日語實踐教學中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技術配音? 高職? 日語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b)-0153-02
在新課改不斷推行的背景下,高職日語教學的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同時,受到當前社會對人才要求的影響,高職日語教學中對于實踐教學更為關注,重點對學生的日語應用能力、口語能力等進行重點的培養。為了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技術配音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此時,學生能夠使用自己組織的日語對視頻中原有語音進行替換,更好的實現了對學生日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需要相關教師重點關注與應用。
1? 技術配音的應用優勢分析
第一,站在臺詞的角度進行分析能夠了解到,由于日語的音素相對較少,且更為簡單,發音主要以開音節為主,幾乎不包含連續語流的情況。因此,日語臺詞聽起來語速較快,但是能夠較清晰的展示出內容,且更容易辯音。對于學生來說,只要經過初步學習,就能夠辨別出所有單詞。基于此,技術配音更加使用于日語學習中。
第二,站在字幕的角度進行分析能夠了解到,當前的日語原聲素材中均包含著中文字幕,一些素材中還標注了中日雙語字幕。通過對比能夠發現,在日語中,存在的漢字單詞多數為同音異意詞,這就要求著譯者必須要具備較為充足的詞匯量以及更為科學的學習方式。此時,對高職學生的日語單詞儲備、查詢與學習習慣等進行了考察與增強。
從整體上來說,在高職日語實踐教學中,技術配音有著較高的應用優勢,需要相關教師重點關注與使用。
2? 技術配音在高職日語實踐教學中的價值分析
在高職日語實踐教學中,通過應用技術配音的方式,能夠實現學生學習興趣、效率的提升,并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說,技術配音在高職日語實踐教學中發揮著較好的作用,具體如下。
第一,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通過在高職日語實踐教學中引入技術配音的形式,能夠增加日語學習的趣味性與娛樂性。在技術配音中,需要使用影音片段,緩解了傳統教學中僅依賴書本的情況,利用多媒體播放、課堂活動等方式消除了學生的厭學情緒,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
第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對于技術配音來說,由于其主要以影音片段為載體,并以配音為手段,實現了視覺、聽覺、表達、實踐集于一體,調動了學生使用多種感官完成知識點的學習與理解,推動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1]。
3? 技術配音在高職日語實踐教學中具體應用策略探究
3.1 課前準備
3.1.1 技術軟件的準備
在技術軟件的準備中,要結合影視素材的格式等等,選擇能夠更好的消除原始配音、保留現有音頻的軟件,包括配音閣、Adobe Audition等等,實現技術配音前的軟件準備。
3.1.2 視頻素材的準備
在選擇需要配音的視頻素材中,高職日語教師需要重點結合學生的日語學習與掌握情況完成。此時,可以重點整合日劇、日本動漫的資源,例如,低年級階段的配音資源可以選擇《白熊咖啡廳》、《櫻桃小丸子》、《哆啦A夢》、《深夜食堂》、《花樣男子》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將技術配音涵蓋整個日語學習過程中,漸進式的實現學生日語能力的提升。
3.1.3 配音文本的準備
教師應當提前準備配音的文本資料。需要注意的是,這一資料并不能直接發放到學生的手中,而是應當將其作為后續指導與評價的參考資料。要組織學生自行完成配音文本的準備,對于難度較大的段落,教師可以視情況提供文本參考。
3.2 配音任務與目標的管理
在這一環節中,為了確保所有學生均參與進技術配音活動中,高職日語教師應當對配音任務進行分解,確保將任務落實于每一名學生身上。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保證所有的學生均參與配音。例如,可以將影視片段或是日語配音資源中的各個角色在不同階段中的對話進行分解,使用角色輪換的方式完成整體的配音任務。簡單來說,就是將配音資源中某一人物A的所有對話進行整理,并設置一個小組,使得成員完成不同語句的配音,最終達到共同實現人物A的配音的效果。
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技術配音。此時,應當要求各個小組遞交配音任務表,確保小組中的所有成員均參與配音活動,避免抄襲、逃避作業等問題的發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從整體上提升學生日語應用能力、表達能力、口語對話能力等。
3.3 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合作學習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推動學生綜合發展,筆者認為,在應用技術配音展開高職日語實踐教學中,相關教師應當重點關注與應用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2]。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完成小組的設置。要依托于學生的自主意愿,平衡小組等的平均水平。具體來說,就是要保證各個小組的綜合語言能力、信息技術素養、性別以及其他重要因素保持平衡,避免出現學習上的“馬太效應”。在完成小組的組建后,教師要發布一段配音任務,讓小組成員自行展開任務的分解,并綜合完成任務。在這樣的方式下,任務完成質量、成果檢查等均由學生自行完成,教師僅需要完成任務發布、任務過程的動態觀察、答疑與指導等工作。
3.4 實施多元化的評價
在完成配音任務后,教師應當對配音作品展開多元化的評價。從評價內容來看,教師除了要對學生配音作品的準確性、質量、語言技能、配音技術等進行評價,還應當關注學生完成配音作品的過程,包括組員分工、成員配合情況等等。從評價方式上來看,應當納入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自評、小組互評、組內互評等方式,提升學生的自我認知程度,也增強評價的客觀性。
筆者認為,在實施作品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出新媒體的作用。例如,可以在B站、愛奇藝、搜狐、騰訊等原創短視頻平臺中申請賬號,并將學生的作品發布在網站平臺中。在作品評價中,可以參考不同視頻作品的收藏量、點贊量、播放量等等,完成綜合性的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結合彈幕或是評論的內容,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實現日語能力的更好提升。
3.5 總結與反思
教師要認識到學生配音作品、教學成果的價值。在完成基于技術配音的高職日語實踐教學后,教師要對整體教學過程進行總結與分析,認識到過程中的優點與創新點,明確其中的不足,為后續實踐教學與技術配音的展開提供更好的支持。在這一過程中,要重視素材的積累與管理,可以依照主題完成分類,確保配音資源不斷豐富。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日語實踐教學中,技術配音有著較高的應用優勢,也發揮著較好的作用。通過充足的課前準備、配音任務與目標的管理、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合作學習、實施多元化的評價、總結與反思,促進了學生日語應用綜合能力的提升,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盧情恩,符小軍.技術配音在高職日語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9,18(2):63-64.
[2] 盧情恩.技術配音提升學生外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以高職院校日語教學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8(12):71-73.
[3] 曹巍.論高職日語專業實訓基地與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廣東蠶業,2018,52(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