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景峰 福州墨爾本理工職業學院
“全程情境化培養”指學生/員學習期間,以知識學習、實驗實訓、實習調研等相互交融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形成“理論—實踐—理論”循環往復的人才成長路徑。其特點一是教室學習與實驗室學習一體化,二是校園學習與校外學習的融合化,三是育人的過程酒店管理與接待服務情境化,四是學生身份與職業身份的雙重化,五是學校與社會人才培養的交互化。職業教育的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科學發展的高度全面謀劃。將通過構建軟硬件全程情境化的實訓平臺來實現酒店管理與接待服務感知、探究、實驗、交互、應用的五維教學實踐解決方案,為開展現代服務業應用及相關學科、專業的教學研究提供支持。并以現代酒店業為主軸,構建等多種實訓平臺,為目標實訓群體提供一個開放的環境平臺支撐。
1.1 面向基礎性教學的專業實驗的支持。酒店管理包括投資創建、經營管理、資本運營三大領域,職業教育以經營管理為研究重點,并向投資創建延伸,較少涉及資本運營。因此基礎性教學的內容要與這一基本規律相銜接。前廳、客房、餐飲、設備、安全、環境、人資、營銷、財務等基礎性的專業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從創建角度或經營角度看,則是各有側重。酒店管理是具有高度實踐性特征的應用學科,教與學一旦脫離專業實驗平臺的支持立即就會造成與應用的割裂,教脫離了源,學脫離了本?;亟ㄔO首先要在根本上解決教、學與應用的矛盾,激發教學雙方的興趣,使基礎性教學成為形象生動的過程。
1.2 面向現代服務業的綜合實訓的支持?,F代服務業雖然構成復雜,但是具有共性的關鍵基礎是接待服務,涉及服務文化、服務知識、服務技術、服務研究、服務創新等多個環節。接待服務業在國際上通識的內涵是熱情好客行業,熱情好客既是職業性的要求,也是從業者綜合素質的體現。相關環節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后者尤其需要綜合實訓來感知,來探究,來應用,在情境化的環境中實訓,無疑將催化這種綜合素質的生成效果,達成職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1.3 面向創新研發的開放平臺的支持。酒店管理與接待服務是多種學科、多種原理、多種技術交叉融合的產物,同時還受到消費者需求演變與社會文化演進的制約,其研發與創新的需求強勁。與住、食、娛等核心要素與行、游、購等關鍵要素相匹配的實驗平臺建設,都要滿足源自教師、學生/員、企業、行業的這個需求,為其創新、研發提供平臺支撐與技術支持。
2.1 感知性。基地的環境布局、項目設計、運營管理、實訓安排、教學計劃等均緊密圍繞現代酒店業的管理與服務這一主軸,覆蓋休閑、會展、導游、乘務等現代服務業的接待服務特點,賦予教學雙方以高度逼真市場情境、作業情境、運營情境的真切感知,營造濃厚而真切的實訓環境氛圍。
2.2 探究性。在職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訓既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更是至關重要的學習過程。從學生/員的角度而言,理論知識是指導性、功利性的,在做中學,在實訓中探究才是關鍵,無論是在校學生還是社會學員,都是如此,這也是需要創辦酒店管理與接待服務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的原因所在。學生/員在全面感知酒店管理與接待服務氛圍后,必然想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怎樣才能做到這樣,基地建設滿足這樣的探究需要。
2.3 實驗性。教師帶進門,功夫靠個人。在探究學習之后,學生/員會對酒店管理與接待服務形成初步的認知,至于說是否正確可行,還需要動手實驗,這是以學生/員為主的學習過程,酒店管理與接待服務實驗更多的是學生/員在課外自主進行的,教師或者課堂只是一種指導。基地建設不僅要為課堂實驗提供平臺,也要為學生/員的課外實驗提供支持。
2.4 交互性。酒店管理、酒店服務與休閑、娛樂、會展、導游、乘務等接待服務既各自獨立,又相互交織,分別開來獨立設置實驗室既不利于基地的投資回報,也不利于實訓的融會貫通。所以相關實驗室建設必須“一室多能”,打通相關實訓的專業及行業壁壘,實現專業交互、師生交互、校企交互、校校交互。
2.5 應用性。應用學科的實訓目的就是應用。實訓基地既要滿足福建省開設酒店管理與接待服務相關專業的院校在校學生教學需要,也要滿足社會企業、行業協會培訓及職業技能鑒定需要,所有實訓設施、實訓項目、實訓方法、實訓成果都必須面向應用。
在軟裝設計與實施、物品陳列、標示系統等方面突出智能化的歷史變遷,并盡可能做到可拓展可升級以應對技術的不斷進步,它既是一個酒店管理及接待服務教學與科研平臺,也是一個酒店及接待服務智能化的管理實訓平臺。
3.1 軟件設計。ihotel軟件的設計開發應符合當前及今后酒店管理及接待服務相關專業教學及實訓需要,做到簡單快捷、易學易用,極致完美的體驗,同時相對較低的使用成本,并符合及兼顧酒店當前實際、發展趨勢及前沿問題的研究、試驗、培訓和社會服務功能的需求,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研究與應用平臺。
3.2 實驗中心智能管理。智能管理中央機房依托現有機房改造提升。智能手機或PC微機可借助互聯網連接到實訓基地管理系統服務器,實時了解基地的運行情況并進行相應的控制。并實現如遠程門禁控制,如果在上課時刻實驗室門未打開,管理系統服務器會向管理人員手機發送開門提醒;語音提醒,用于提醒實驗中心使用注意事項和標準等功能。
3.3 智能魔鏡系統。以中央機房為核心,在基地公共區域建設7處終端設備,集鏡子、基地信息、通知、天氣預報等信息于一體。
3.4 酒店業既有智能成果集成演示。實現以下領域的控制和集成展示,并與《酒店經營與創建管理》、《酒店前廳與客房管理》、《酒店餐飲與休閑管理》、《酒店物業管理》、《酒店信息化軟件實驗》等課堂的案例與實驗教學環節相結合。
3.5 教學管理系統建設(PMS及軟件)。在現有酒店管理實訓室建設的基礎上,以互聯網+、智慧化建設為重點,以前廳、餐飲、客房等日常績效管理為抓手,進行項目建設,形成豐富的教學案例庫。借助以下系統,可以對前廳、客房、餐飲、導游、休閑、溫泉SPA、宴會設計、會展服務、酒水伺服、酒吧管理、咖啡、茶藝、物業、財務、策劃管理等課程進行項目教學、角色扮演和實際運營,實現在互聯網+時代,從預訂、服務到結賬等全流程的日常仿真運營,得到動態數據,對營業數據進行整合分析,通過分數據析找出經營問題,實施有效管理,在鍛煉學生日常服務及管理的同時,注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建立起對酒店管理及接待服務的完整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