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琳
摘 要:區域活動是由教師為幼兒提供適當的活動場地、材料、玩學具,讓幼兒自由選擇、自發探索、自主操作的開放式活動,能真正成為促進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有效活動途徑。本文從區域活動的一個氛圍、二種方式、三種策略、四項原則這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區域活動; 自主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0-087-001
區域活動是幼兒在園生活的主要活動形式之一。它能培養幼兒創造力、想象力。然而,區域活動沒有固定的模式和限定的目標,在設置區域活動時出現了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比如有的區域材料新穎好看,但卻不中用;而有些只是一時好玩,卻沒有持續發展的可能;更有甚者,幼兒“自由放松”,教師“袖手旁觀”。那么,怎樣才能使區域活動更有效開展呢?我們在不斷實踐、不斷創新中深刻地感悟到開展區域活動應把握以下四要素:一個氛圍、二種方式、三種策略、四項原則。
一個氛圍——區域環境的設置
幼兒園區域環境的創設直接影響著幼兒是否有興趣自主參與區域活動,也直接影響著幼兒在區域里是否能夠獲得個體的自主發展。區域活動把活動室的空間劃分成幾個活動區角,各空間是促進幼兒交往、操作、探索的催化劑,若沒有適當的分隔則容易使幼兒感到雜亂無序,從而產生不穩定的情緒。在開展區域活動時,我們注重區域活動的多樣性、趣味性。因此,我們不僅為幼兒準備了桌面操作材料,同時在區域活動時還可以讓幼兒到圖書角觀看圖書,在圍棋角與同伴對弈圍棋,在活動室門口前玩體育玩具,在午睡室墻壁上為娃娃編辮子、系鞋帶等等,這些動靜結合的活動形式不僅保持了活動室安靜的氛圍,也讓幼兒參與到各種豐富、有趣的區域活動中,從而在活動中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
二種方式——區域活動的自主
區域活動是一種開放、自主的學習活動,既然是自主,那么一切都應由幼兒來支配,使他們感受自主的快樂。活動區豐富的材料使幼兒有多種選擇,活動區寬松的氛圍使幼兒情緒愉快。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訂規則、自選材料,使幼兒得以發展。
1.自定活動規則——凸顯有效互動
對于大班幼兒而言,他們有能力、有權利對各區域進行進區規則的制定,讓幼兒成為活動中的主人,把自主發展的權利交給幼兒。如:語言區的進區規則是:進區后、請輕聲、取材料、要愛護、擺一擺、說一說、小嘴巴、真能干;益智區的進區規則是:進區后、請輕聲、常動腦、提問題、多練習、更聰明。
2.自選活動材料——彰顯當家作主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材料,做到各區域定點不定人,如:吃完牛奶后幼兒可以選擇桌面活動、圖書角、圍棋角、戶外、午睡室等等進區活動,并將自己的標志牌在進區前插在區域中,同時,提醒幼兒在一周要選擇不同的區域進行活動,讓他們在多種嘗試、自主探究中獲得成長。
三種策略——區域材料的創新
幼兒園區域活動創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便是操作材料,它是區域活動開展的物質基礎,教師在區域活動材料的提供上應注意以下幾種策略:
1.添磚加瓦。為了讓幼兒對活動材料有更好的運用和操作,在準備了一些活動材料后我們又設計了一些墻面材料。如:語言區我們準備了故事《皮皮鼠吃跳跳糖》的自制圖書,又在墻面上貼了皮皮鼠的圖片,并在一旁準備數字1.2.3.4和柜子、床、衣櫥等圖片,可以讓幼兒在墻面上進行移動操作,并完整講述故事。
2.改頭換面。單調、枯燥、一成不變的材料會使幼兒對區域活動失去興趣,在每個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豐富、趣味、便于操作的材料,以滿足不同幼兒的興趣和發展的需要。如:在語言區我們投放了手偶讓幼兒講述故事《49只風箏和49只紙船》,在區域活動時我們發現幼兒對手偶并不是很感興趣,于是我們立刻將故事盒取代了手偶,讓幼兒在立體的故事盒中講述故事,幼兒顯然更感興趣,故事內容掌握的更好。
3.以廢為美。在區域材料的設計中我們能多次運用到廢舊材料,如:益智區的大大小小排序中,我們和幼兒一起收集了許多秋天的落葉,大大小小、形狀各異,并將這些樹葉進行塑封,幼兒饒有興趣的將樹葉按大小、按種類、按顏色進行排序,在活動中他們興趣濃厚。
四項原則——區域內容的指導
在實施區域活動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有自己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隨機調控,對區域活動指導進行再創造。
1.尊重的原則。在活動中我們與幼兒建立一種平等、相互尊重的師幼關系,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大多都是坐在椅子上,且幼兒個子比較矮,我們應該采取彎腰、半蹲姿勢與幼兒進行對話。
2.啟發的原則。在活動中我們注意引導幼兒“你是怎樣想的?”“你發現了什么?”“應該怎么做呢?”等啟發式提問,耐心引導幼兒尋找答案,幼兒不會時,則教其相應技能,幼兒會時,教師及時退出。
3.記錄、評價的原則。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與同伴講述,如:“剛才你在哪里玩的?”“你是怎么玩的?”“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也可要求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創新的玩法,從而滿足了幼兒喜歡交流、愿意分享的需求。
4.賞識的原則。在指導幼兒活動時,我們要注意觀察幼兒的發現,用欣賞的口吻鼓勵幼兒,激勵幼兒更積極地投入活動。如:在折籃子的活動中,我以賞識的口吻和幼兒說:“你剛剛變的非常巧妙,再試試,說不定能變出更有趣的東西。”幼兒又一次進行嘗試、探索、操作。
區域活動是幼兒通過與材料互動實現自我建構、自我探究與自我發展的活動,它能夠滿足幼兒不同的興趣和需求,有利于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提高區域活動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師把握好一個氛圍、二種方式、三種策略、四項原則,努力實踐好區域四要素,相信教師和幼兒會在區域活動中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此文系蘇州市“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游戲精神關照下的幼兒園階梯課程構建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文號:16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