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梅
摘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是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這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而且要求教師具備恰當、正確的指導方法,讓學生通過良好有效的參與活動,學會學習,學會創新,不斷發展。
關鍵詞:課堂教學;創設課堂;師生關系;質疑問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1-0147-01
小學數學要聚焦新課堂,把課程改革真正落到實處,關鍵在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那么,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克服過去那種教師講、學生聽或教師問、學生答,整節課完全由教師“主宰”的現象呢?我想這需要教師認真備好課,設計教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與學生平等相待,讓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1.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有興趣參與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來講,教學過程是一種認識活動,在進行認識活動時必然伴隨著一定的情感。當學生自己發現學習難度較大,但一種方法又行之有效時,便會產生極大的興奮感、自豪感,體驗到成功的無限歡樂,這對學生來說是個極大的激勵和鼓舞。教師在課堂上應用情境教學法尤為重要,它能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材有關的具體生動的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創設情境時,教師要結合教材,掌握時機,既可以創設故事情境,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有關的趣味數學和數學家故事,也可以創設動手操作情境,讓學生擺一擺,摸一摸,想一想,分一分,畫一畫。如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實物圖示和操作來講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借助圖形幫助學生理解怎樣用加法算減法,再做到脫離圖示看著加法算式來算減法,最后使學生能看著減法計算直接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這符合從感知形成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認知規律。
因此,在教十幾減9時,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實物圖形、教具、學具,通過比一比,擺一擺,算一算,充分感知,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思考的方法,教師不宜過早引導學生概括“做減法,想加法”的計算方法,這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類推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實際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是實施“問題解決”的中心環節,教師應視教材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激問的方式,充分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求知欲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并由活躍狀態進入高潮狀態。如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電腦的演示使學生知道圓錐體積與底面積和高有關,接著教師提問:“該如何求圓錐的體積呢?這時教師有意識地設置思維障礙,使學生陷入疑難之中,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然后教師再啟發:“你們已經學過圓錐體積計算方法,能不能把圓錐體積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呢?”在教師創設的特定問題情境中,學生茅塞頓開,就會興趣盎然地參與實驗。然后教師引導他們觀察研究、比較,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學生從疑惑到獲取新知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對新知產生強烈的渴求,對整節課也就能全力以赴,主動、自覺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不斷地得到成功的體驗,從而使他們始終感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對待學習將是如饑似渴,表現出更高的熱情。
2.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有條件參與學習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建立一種平等、互尊、互愛的和諧關系,教師的態度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堅決反對盛氣凌人,生硬粗暴,盡量創造一種良好的民主教學氣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時時刻刻注意和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當學生學習或回答問題有困難時,教師要有耐心,臉帶微笑,用期望的目光看著學生,鼓勵學生:“你能大膽發言了,說錯沒關系,老師相信你下次能回答正確”。這樣,學生對學習就不會泄氣,對答錯問題也不會感到在老師和同學面前丟臉,對搞好學習就更有信心和勇氣,在全班也形成了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學生主動學習的條件也就具備了。
3.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
心理學研究表明: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的思維。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求知欲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保證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質疑問難,發揮其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還要經常啟發引導學生去思考,去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這樣可以改變學生總是圍著教師、教材,以及安于現狀的學習態度和習慣,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全過程。如教學《圓面積計算》時,先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已提出問題思考:(1)圓可以轉化為什么圖形來計算面積;(2)轉化前后的圖形有什么關系。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通過動手操作,學生自己發現了圓的面積公式。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探求新知識的本領。
總之,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課堂教學全過程,教師必須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上,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教師除了做到上面幾點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明確教學目標,養成自我評價習慣,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解決問題,探求新知,讓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知識的本領。
參考文獻:
[1]吳小程.基于培養學生現代學習方式的數學課堂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D].福建師范大學,2015.
[2]王秀燕.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