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娜
摘要:鄉土材料在幼兒美術教學中起到很好的保障性作用,不僅能夠給幼兒提供活動素材,還可以增強幼兒的動手協調技能和創新體驗。幼兒教師在美術教學時要用好鄉土材料,發掘幼兒的美術創作潛力,培養幼兒的藝術細胞,確保幼兒美術活動更加有趣、多姿多彩。文章結合幼兒美術活動客觀論述鄉土材料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鄉土材料;幼兒園;美術活動;審美情趣;應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1-0214-01
鄉土材料具有原始性和基礎性的特點,在美術活動中起著豐富材料、激趣引導等作用,它是歷練幼兒美術能力的很好保障。《綱要》反復強調:美術活動要結合幼兒身邊實際,因地制宜的選擇觸手可得的鄉土材料,指導好幼兒會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和制作手工藝品,鍛煉幼兒的設計和制作素養。幼教理念的深刻變革,讓幼兒美術活動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我們所有的活動不僅要滿足幼兒的身心健康之需要,還要下大力度引導幼兒熱愛實踐活動。因此,幼兒美術教師要善于研究幼兒美術活動的喜好,從多個方面向幼兒滲透鄉土材料意識,吸引幼兒主動去認識、使用鄉土材料完成活動任務,向幼兒介紹鄉土材料的實用性,增強幼兒體驗生活和喜歡藝術的情感。
1.利用細沙制作沙畫,品味流線特點
細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鄉土材料,并且絕大多數的幼兒對沙這種材料極其熱愛。幼兒教師可以抓住幼兒的這一愛好特點,做一次《神奇的沙畫》的主題活動,讓幼兒發現細沙的有趣特點——不定型、細滑之感等。同時,感受到自己動手制作的那種快樂和成功感。教師給幼兒帶來灤河的細沙,讓幼兒自己任意玩沙,有的幼兒靜靜地看,時而摸一摸,還有的幼兒吹吹沙子……。之后,教師讓幼兒自己說出你所感觸到的沙子是什么樣的。幼兒們說的很具體,沙是很細、很小的顆粒狀,用手握著感覺很軟,每一粒沙都是分開的,有圓形還有不規則的等。這樣的活動很好地鍛煉了幼兒的認識體驗感。借此機會,教師為幼兒展示部分沙畫的精美制作,使幼兒自覺產生制作沙畫的期待。屏幕上一幅幅優美的沙畫制作過程成功吸引了幼兒的注意,使之深深的陷入到沙畫情境中。幼兒教師在示范制作沙畫的過程中,順勢指導幼兒發揮想象,用摳或者刮、抓或者撒的方法制作沙畫,品味細沙的流線特點和凹凸之美。最后幼兒靜靜地坐在那里學做沙畫,樣子很認真可愛至極。教師在幼兒的細沙中撒些彩色顏料,瞬間讓沙子絢麗起來,幼兒很興奮,反復制作自己喜歡的沙畫。通過沙畫制作可以增強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還可以培養幼兒的藝術素養。
2.融合農村四季景色,發展審美情趣
在幼兒美術活動中,要善于發現和利用好周邊的環境資源,讓幼兒走進自然大課堂去體驗生活中的藝術美。在農村,到處都是幼兒活動用的好資源——樹木花草與山川等。在鄉土氣息濃重的自然景色中感知。比如,在春天來臨之時可組織幼兒去賞春,把幼兒們帶進田間或山上,親觸自然之物——花、蝴蝶、溪水等。然后讓幼兒用畫筆描繪出來他們眼中的春天。小朋友玩的甚是開心,很多小朋友描繪了富有創意的美術天地。秋天,可以帶幼兒們去農家采摘,感受農家秋的氣息,包含滿滿收成的沒好心情,秋色燦燦的自然之光,見此景幼兒不忍拿起畫筆畫出真實生動的農家秋色,幼兒在繪畫過程中也學會了珍惜勞動與糧食。大自然賦予了農村四季不一樣的色彩,帶幼兒去領略四季不同的景色,讓幼兒與自然界融合,可以發展幼兒的悅美情趣,更全面真實的認識大自然的規律,增強幼兒的生活積累經驗,對大自然充滿探索的欲望。
3.開展山石欣賞活動,了解自然變化
山石材料在鄉土間很容易見到,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山石材料,為幼兒提供靜物資源。讓幼兒通過山石欣賞,仿制等活動,了解大自然的變化及造物之美,同時培養幼兒學會歌頌家鄉美的方式。比如,教學時,教師在課上拿出親自采取的“五彩石”樣品及畫作,給幼兒講述“五彩石”的科學形成過程,“五彩石林”是我們家鄉山葉口獨具特色的鄉土材料,它擁有“五彩琥珀”的美譽。這些山石資源拓寬幼兒的科學視野,讓幼兒感受到大自然的奇特與魅力。幼兒聽的津津樂道,很多幼兒還積極與教師互動。教師還可以讓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收集山石,然后發揮想象,做成自己風格的山石盆景。在盆景的制作過程中,鍛煉了幼兒手腦并用的技能,同時也讓幼兒的美術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很好的發揮,還讓幼兒更好的融入到團隊中,達成合作共進目標。
4.利用鄉村傳統服飾,感知顏色搭配
鄉村傳統服飾也是幼兒教育中重要的鄉土資源,幼兒教師要引導幼兒去觀賞各民族的傳統服飾,了解傳統服飾的制作,感知服飾上各種色彩與圖形的搭配之美,激發幼兒的美感,感知顏色的搭配。比如,幼兒教師可組織《民族服飾真漂亮》的主題活動,通過多媒體讓幼兒認識各民族鄉村傳統服飾的特點。藏族人著衣都是衣袖很敞的那種,腳穿著大大的靴字;漢族最典型的就是旗袍,其唯美與典雅令人喜愛……。幼兒在欣賞傳統服飾的時候,教師應引導幼兒學會觀察與對比各族服飾的圖案、線條等,可以簡單的向幼兒介紹材料選用及顏色搭配之美。在利用信息技術給幼兒展示更多的民族服飾,豐富幼兒服飾特色視野。最后,幼兒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民族服飾剪紙活動,將操作卡中的服飾的各部分剪下來,粘貼在規定的地方。
綜上所述,鄉土材料的科學使用極大的改善了幼兒美術活動枯燥乏味的現象,通過運用鄉土材料,使幼兒獲得了更多的生活經驗感。幼兒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因地制宜的選擇對教學有益的鄉土材料,豐富幼兒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余長榮.利用鄉土資源開展幼兒美術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9).
[2]姜潤.品味鄉土特色 玩轉幼兒美術活動[J].才智,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