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明
摘要:在職業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其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圍繞著學生的思想品德健康、政治素養、道德規范等等方面的內容來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學生形成符合一定社會要求的思想政治素養。近些年來,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存在低效化的問題。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職業院校要將這一教育內容與“人的全面發展”的核心目標相聯系,然后探索相適應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職業院校 ? 思想政治教育 ? 人的全面發展 ? 教育策略
在新時期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內容可以是學生的思想觀念和政治觀念,也可以是學生的道德品質與心理素質。為了實現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目標,讓學生的思想行為朝著社會要求的方向進行變化與發展,教師要注重探索多種高效、先進、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一、新時期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在新時期,職業院校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迎接新的挑戰,迎來新的變化。這就意味著職業院校以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甚樂觀,迫切需要在新的挑戰和新的困境中尋得突破現有桎梏的契機,讓思想政治教育“脫胎換骨”。
具體而言,新時期職業院校思想政治具有一定的特征,首先是從實性,即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到對癥下藥。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則。其次是生活性,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有機結合,無疑可以讓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走進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的理解能力與感悟能力,可培養學生的思想素養和道德修養等等[1]。最后是實踐性,這一特征很容易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忽視。有的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將關注重點更多地落在思想政治的理論知識教育方面,沒有很好地契合實踐教學方法來改進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
由此可見,新時期職業院校要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則需要充分尊重上述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同時,學生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保障新時期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則可圍繞著“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目標來優化思想政治教育,讓這一教育能夠與社會發展進行緊密的結合,有利于實現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性改革,讓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現出新的局面。
二、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的積極意義
職業院校在實際的思政教育中,要圍繞著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目標來展開教育活動,則需要正確認識到思政教育對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的積極意義:
其一,思想教育的開展可以對人的全面發展產生影響,也就是讓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等知識受到一定的影響。思想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根本的教育內容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如何去認識并改造客觀世界的實際問題;另一個是如何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2]。而在職業院校中,學生要獲得自由發展,其基本前提與基本動力都源自于思想教育。人的全部活動都受到客觀世界普遍聯系的、具有內在規律的統一體的制約,因此,人們在采用自己的行動時,就要認識這種必然的制約作用,甚至掌握好這樣的必然制約作用,為實現學生個人的自由而提供良好的條件。
其二,政治教育的開展能夠讓人學會解決人與社會政治關系之間的問題。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教育可主導一個人的全面發展,要求學生必須要樹立起熱愛集體的意識,并且主動作出奉獻。而個體對社會主動做出的各種貢獻可以形成促進當前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最大合力,又快又好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其三,在人的全面發展過程中,道德教育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可以得到合理的調整和約束。人要全面發展,自然就無法離開與人交往的環境,而且在人與其他人進行互動的過程中,道德規范可以到良好的保護與約束作用。若是脫離了這一保護與約束作用,那么人就很難獲得發展。其四,心理教育同樣對人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例如學生個人身上的問題要得到合理的調整,就要充分發揮心理教育的作用。可以說,心理教育是促進一個人健康發展的內在動因。
三、思想政治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有效路徑
(一)以校園文化為切入點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在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程中,可以將豐富的校園文化滲透在校內環境之中,發揮環境渲染的作用,讓師生都可以了解豐富的校園文化。而師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能夠接受其中的校園文化熏陶,尤其是學生能夠在校園文化熏陶的過程中主動接受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職業院校的教師要注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水平而打下基礎[3]。
可以說,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功能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揮與運用。為了避免校園文化活動的單一性,教師需要注重引入或者自主創建多樣化的校園文化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將傳統節日作為校園文化組織活動的重要參考因素,然后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在傳統節日到來的時候,帶領學生參與到相應的活動之中。
比如在國慶節這一假日,職業院校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開國大典》紀錄片,然后讓學生總結讀后感,再寫一篇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演講稿。在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職業院校的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有利于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此外,職業院校還可在網絡環境下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在網絡環境下職業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要注重加強其內涵建設,并且增強其育人功能,有利于提高當前思政教育工作實效性。這就要求職業學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網絡環境下加強校園文化內涵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增強校園網絡平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達到增強職業院校校園網絡思政教育的感染力這一目的,保障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思政教育內容,將其引入到思政教育的課堂上,這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教育任務,也是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教育舉措。因此,在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上,教師就可以針對性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引導學生圍繞著這一核心價值觀,積極地參與到課內或者課外的實踐活動中。以課外社會實踐為例,教師要針對性地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此,教師要積極地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接觸社會,接觸生活,并積極地投入實踐活動之中。例如有志愿服務活動、公益活動、社區調查活動、勤工儉學以及科技創新活動等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參與這些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深刻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奉獻的精神。
為了突出職業院校的教育特色,教師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可將其與職業素養教育相結合,這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職業院校可針對經濟貿易類專業的職業特點,將其職業素養核心目標理念確定為“愛心”、“誠信”、“嚴謹”、“責任”以及“創新”等等,同時也可利用財貿專業的職業素養來對這方面的思政素養進行概括性的總結與談述。這無疑符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思政教育和職業素養教育提出的一般要求,也充分地體現了職業針對性,實現了思政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之間的有效融合,可促進職業院校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規范化管理有機結合
在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應該注重在以思政教育為主的同時,要輔助合理的規范化管理與教導。這主要是因為職業院校的學生比較容易接觸復雜的社會,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比較容易受到不法思想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誤入歧途。針對這種思想狀況,教師要考慮輔助法制教育與規范化管理相結合的方法來改善職業院校學生的思想狀況。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采用多種方法來樹立學生的法制意識,單純地依靠強硬的管理方法或者懷柔管理方法,實際上都很難達到應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保證應對方式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若是學生屢教屢犯,那么教師可以開始加強《院校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刑法基礎知識》等等內容的教育,將思政教育常態化,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知識水平,并使其樹立起良好的道德意識與法制意識。而針對一些屢教不改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如針對不斷發生打架斗毆行為的學生,教師要在合理地開展懷柔感化工作時,還要輔以規范化的教育管理內容,對學生做好合理的敲擊與警告,要讓這些不遵守紀律和規則的學生感受到自身不良行為的后果,以達到快速地肅正校紀校風的目的,讓師生都能夠身處在和諧又安全的校園環境中,促進各自的健康成長。
四、結語
總之,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比較明顯的從實性、實踐性、生活性等方面的特征,而且它與人的全面發展之間存在著一些比較明顯的關系。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師要善于把握好這一關系,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切實促進職業院校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胡江東.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提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實效的路徑探析[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9,(02):6-10.
[2]翟惠根.強化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以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8,(35):88-95.
[3]徐太平.新時期如何加強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20):73-74.
(作者單位: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