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 李佳陽 王妍瑋 于惠力 哈爾濱石油學院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方面的壓力日趨緊迫。包括工業設計的多門學科以創新為重點,促進引領科技創新,人才創新,技術創新。可見,培養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工業設計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工業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本科學生有兩個招生方向,一個是理工類機械方向的工業設計,一個是文科類美術方向的工業設計。近幾年我國工業設計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大學的招生量逐年增加。導致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相對比較單一和雷同。忽略了綜合素質和學科集成能力的培養,使人才與社會脫節,需要在企業學習很長時間才能成為獨立的設計師。
與歐美的一些高校相比,我國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對于生產環節與實踐方面相對比較欠缺,導致人才培養結果與社會需求的脫節。但是各類企業與相關單位對工業設計的重視程度正在逐漸增大。早在 2007 年,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在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的相關文件上批示了“要高度重視工業設計”的批語。目前一些高校也已經意識到培養具有創新性人才和實踐能力強的人才的重要性。以哈爾濱石油學院為例,自2006 年起,我校招收機械方向的理工類工業設計學生,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教學體系,機械方向的工業設計在就業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相比于藝術類的學生,他們對于產品的內部結構更加了解,機械方向的工業設計在授課過程中比較注重力學、材料學和機械設計等方面,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更能了解用戶的真正需求與使用體驗。與此同時,在培養方案的制定上,近幾年更加注重實踐教學環節,與杭州、黃山、北京等一些知名設計公司形成具有實際內容的校企合作,比如在實習方面和畢業設計方面,真正的實現了校企合作、校企對接,讓學生在畢業之前能與社會有一個很好的銜接。
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在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方面的整體思路都是需要學生在進行大量的實踐環節。因為實踐活動在學生們日后的設計道路上給予了十分重要的啟發。同時,與國內大部分高校不同的是:歐美高校多采用“寬進嚴出”的評估模式。作為工業設計人才來說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缺一不可,在培養過程中多重視這兩種能力的培養可以使工業設計人才在高校與企業、社會的銜接中更直接,更自然。我國許多高校在進行設計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大多沒有構成一個良好的評估體系。學生的作品多以草圖或三維模型作為最終的方案,而對于中間的材料的了解和加工過程不是很了解,工業設計專業本身是一門對動手能力及實踐能力要求很高的學科,因此,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才能為日后的工作打下穩固的基礎。德國的包豪斯教育體系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就是要求學生到工廠里進行手工實習。而我國大部分高校的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沿用傳統的模式,偏重理論知識教育而忽略了工業設計的人才培養需要與企業、市場相結合,理論需要與實踐結合的特點。可遺憾的是目前多數高校實習往往流于形式,實習時僅限于把學生帶到一些工廠去參觀而并沒有參與到實際生產中。
因此,只有真正做到對于實踐教學的足夠重視,才能做到有效地完善培養模式、管理體制以及評估方式。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經過足夠的實踐環節才能更充分地發現自我,從而在畢業后能夠順利的找到理想的工作,實現最終的理想。目前國內高校對工業設計人才的培養模式還是有些單一和固定。這樣的模式對于工業設計人才培養很大程度上來說甚至會阻礙培養體系的發展。那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需要在教育觀念、辦學指導思想、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實施以及教學結果的評價等方面,圍繞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一核心目標而展開。
培養高等院校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表現在學校當中的教學定位和培養目標。企業方面根據自身情況與用人需求,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這一目標融入到自身的培養理念當中。只有將一系列創新人才培養目標滲入到企業需求當中,才能夠全方位帶動培養模式的革新以及對工業設計人才更高層次的培養。
在平時的工業設計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尤為重要,他們不但要引導學生在產品的形態上進行創新,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在產品的功能、材料的使用、交互的體驗等方面進行創新。學生在基礎訓練時會由此獲得更多的創新設計理論及知識的積累。這也為后期的實踐創新奠定了基礎。而學校此時就扮演著一個引導和實施的領導者的角色了,只有學校加大力度的支持,才能培養出如此有創新能力的學生。
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實物模型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產品的理解。同理,只有對實體產業以及各類產品的生產方式有足夠的了解才能夠真正做到理解設計,設計實務課程往往缺乏實踐教學環節及設施的支撐,很多課程研究成果忽視了企業工程的實際要求,大多停留于紙面的概念設計,與企業實際設計項目的實踐特性并不相符。課程體系的設置中某些課程并沒有明確其在課程體系中的作用以及給學生帶來的提高。以哈爾濱石油學院為例,工業設計專業在校企合作方面十分重視,已經連續多年與企業聯合指導畢業設計,學生做的畢業設計都是企業當下即將開發的真實案例,因此,學生還沒有走出校門就已經接觸到真實的設計案例了。這對于學生今后走上工作崗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見,作為工業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是永不能缺少的環節,正是因為對創新與實踐的重視,工業設計才有了今天的成績,高校中應繼續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鍛煉,讓學生出了校門之后盡快的適應社會的工作內容與節奏,為我國的工業設計教育再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