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志崗 蘇州科技城醫院
隨著信息化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各行業領域發展過程中,計算機信息技術逐漸與傳統管理模式相結合,并取得提升管理效率、優化管理水平等顯著成果。而在醫療設備管理領域中,隨著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靈活應用,不但實現了對各項醫院運營信息資料的全面采集、分類保存,也對醫院內所配置各臺醫療設備運行參數加以實時監測,大幅提高醫院的管理、醫療水平,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醫療設備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各項問題弊病。
計算機信息技術在我國醫療設備管理領域中,主要應用方向如下:第一,實時監測設備運行情況,以提高醫療安全系數。在醫院運營過程中,需要構建起無菌醫療環境,并確保各臺醫療設備的穩定運行,以提高醫療安全系數。而通過信息化醫療設備管理模式的構建,降低了人為因素對設備管理水平的影響系數,實現對醫療設備運行穩定性的提升;第二,自動采集、分析各項數據信息。在傳統醫療設備管理模式中,醫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時間成本,用于開展設備運行參數采集、分析等高重復工作,這不但提高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且各項所采集、分析數據結果缺乏準確性保障,時常出現數據采集缺乏全面性等管理問題。而隨著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則通過構建信息化醫療設備管理體系,以信息化技術替代人工開展數據采集、分析提煉等基礎性工作,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時,也規避了各類管理問題的出現。
醫院根據自身實際運營情況,在其基礎上構建起高度集成化的信息化醫療設備管理體系,在其中增設設備配置管理、設備運行監測管理、設備故障診斷及維修管理等功能模塊,以實現將醫療設備管理與醫院運營加以緊密結合,多角度、多方向共同提升設備管理水平、醫院各項運營指標。在信息化醫療設備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各項管理流程、要點加以明確劃定,并構建起配套的審核體系、責任體系,一方面,定期對信息化醫療設備管理工作流程加以總結、分析,并針對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加以優化完善。另一方面,則通過構建起責任體系,將管理職責范圍加以明確劃定,并在各類管理問題出現時追究相關責任人的主要責任。
一方面,借助于大數據挖掘等信息化技術高超的數據挖掘、運算能力,對各科室所提交醫療設備采購計劃的合理性、可行性開展深入分析,加以適當優化調整。隨后對各臺所需采購醫療設備的市場采購價格波動系數進行預測,在合理時間節點采購各臺醫療設備,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在醫療設備運行過程中,管理人員借助于信息化醫療設備管理體系,將設備實時運行情況、參數以可視化形式加以監測,并在各類設備運行故障、醫療安全事故問題出現時,及時采取切斷設備連接等措施將損失降至最低,并提前采取各項預防措施,以提供更為安全的醫療環境。而在設備配置及監測管理流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幾點:第一,對醫療設備采購審批流程加以適當簡化,信息化管理系統開展全過程設備采購作業,以避免受人為因素影響出現各類問題;第二,需要將設備采購及運行過程中所產生全部參數、信息加以匯總保存;第三,管理人員需要對醫療設備的掃讀條碼、消毒殺菌等運行準備作業流程加以監測;第四,定期對各臺醫療設備運行情況加以分析,及時發現并規避各類潛存的設備運行故障問題。
需要自設備采購直至臨時使用壽命期間內開展全過程的設備監測與質檢作業。例如在設備交付環節中開展現場安裝、調試、試運行作業,并將各項信息加以提交、保存,在出現各類設備運行故障問題時,信息技術對附屬數據庫中分析提煉相關設備信息,并從中快速分析、診斷設備故障類別及主要故障范圍。同時,借助于計算機信息技術,對醫院內所配置的醫療設備開展設備檢測與維護作業,其作業模式分為日常維護、全面維護兩類。另外,對醫療設備使用期間內的運行故障出現率、主要類別、維修記錄等信息加以整理、保存,并定期對醫療設備的剩余使用壽命、運行穩定性、維修與運行經濟成本加以綜合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對部分醫療設備提交報廢申請。
我國醫療行業在當前發展階段中,在醫療設備管理領域上尚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與此同時對各醫院的醫療及運營水平也造成嚴重影響。針對于此,需要注重提高在醫療設備管理層面中提高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將醫療設備管理與臨床加以緊密聯系,并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首要管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