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菲 周偉斌
垂體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分泌瘤引起的甲狀腺功能亢進(垂體性甲亢)占垂體瘤的0.2%~2.8%,在臨床罕見[1]。垂體TSH 分泌瘤常表現為甲亢同時伴TSH 不被抑制,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收治了1 例TSH在正常值參考范圍的垂體TSH 分泌瘤患者,現報道如下。患者 女,30 歲。因“心悸2 年”于2016 年4 月入院。2 年前患者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心悸、怕熱、亢奮,未重視診治。2015 年3月患者因流產至當地醫院檢查甲狀腺功能:游離三碘甲腺原胺酸(FT3)9.60pmol/L(參考值3.08~6.78pmol/L),游離甲狀腺素(FT4)37.70pmol/L(參考值12.0~21.9pmol/L),TSH 3.15mIU/L(參考值0.27~4.20mIU/L);甲狀腺超聲檢查:甲狀腺彌漫性病變,血供正常。甲狀腺靜態顯像+ 半衰期測定:左葉甲狀腺腫大,甲狀腺攝锝功能明顯增高,30min 攝锝率18.61%(參考值0.24%~3.34%),符合甲亢。當地醫院診斷為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Graves 病),予甲巰咪唑片5mg,1 次/d 治療。兩個月后患者癥狀無緩解,改甲巰咪唑片10mg,1 次/d 治療10 個月后仍無緩解,故來本院就診并收入院。查體:心率110 次/min,手足心潮熱,甲狀腺Ⅰ度腫大,質軟,無壓痛,無血管雜音。輔助檢查:FT310.25pmol/L(參考值2.77~6.31pmol/L),FT433.88pmol/L(參考值10.45~24.38pmol/L),TSH4.059mIU/L(參考值0.380~4.340mIU/L),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0.2IU/L,皮質醇(F,8am)337.0nmol/L(參考值138~690nmol/L),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8am)4.8pmol/L(參考值0~10.1pmol/L),生長激素(GH)0.078mol/L(參考值0~0.376mol/L),泌 乳 素(PRL)0.74nmol/L(參考值<0.91nmol/L)。甲狀腺激素抵抗綜合征THRβ 基因測序(1~10 號外顯子):陰性,未檢測到致病基因突變。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每6h服2mg,共8 次):TSH 未被抑制。垂體MRI 檢查:垂體右側部異常強化灶,垂體腺瘤考慮(11mm)(圖1)。初步診斷為TSH分泌瘤,中樞性甲亢。后患者至上海華山醫院進一步查生長抑素類似物抑制試驗:TSH 被抑制。并于2016 年6 月2 日、7 月5 日和8 月2 日在上海華山醫院注射奧曲肽微球20mg,9 月6 日全麻下行顯微鏡下經蝶垂體瘤切除術(侵襲性),術后病理檢查:分泌TSH 的垂體腺瘤,免疫組化:CgA(+),GH(+),PRL(-),TSH(+),FSH(-),LH(-),ACTH(-),p53(-),CK(+),Ki-67(1%+)。術后1d 復查甲狀腺功能:FT32.68 pmol/l,FT413.72 pmol/l,TSH 0.199mI U/L,F(8am)533.0nmol/L,ACTH(8am)9.7pmol/L。治療上予醋酸可的松片口服治療:第1、2周早50mg,晚25mg,2 次/d;第3、4 周50mg,1 次/d;之后25mg,1 次/d 維持治療。左甲狀腺素鈉片25μg,1 次/d 維持治療。術后1 個月復查FT33.12 pmol/L,FT419.52pmol/L,TSH 1.153mIU/L,F(8:00)470.0nmol/L,ACTH(8:00)9.5pmol/L,無心悸、怕熱等癥狀。術后3 個月隨訪停用藥物替代治療。患者每年定期復查垂體MRI,截止2018 年9 月,病情均平穩。

圖1 垂體TSH 分泌瘤MRI 增強影像學表現(垂體右側部異常強化灶)
討論 垂體TSH 分泌瘤是罕見的垂體糖蛋白分泌瘤,發病率為1/100 萬,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總體上,發病平均年齡在30~50歲,在性別上可能無明顯差異。垂體腺瘤形成機制非常復雜,主要有以下4 種學說:(1)垂體前葉單個細胞內的基因改變導致細胞單克隆無限擴增[2];(2)微小核糖核苷酸miRNA 與干細胞中CD133+細胞分別刺激垂體細胞和血管的生成[3];(3)Wnt基因及Wnt 信號傳導通路改變[4];(4)甲狀腺激素受體β4(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β4)異常表達[5]。復習文獻中總結的垂體TSH 分泌瘤診斷標準[6],本例患者FT3、FT4明顯升高,但TSH 未被抑制,且TSH 可被生長抑素抑制,MRI 提示垂體腺瘤,并結合術后病理,垂體TSH 分泌瘤診斷明確。
垂體TSH 分泌瘤起病隱匿、進展緩慢,癥狀和體征與Graves 病相似,但如果對垂體TSH 分泌瘤有一定的認識,則不難鑒別。Graves 病患者的臨床癥狀通常比垂體TSH 分泌瘤患者嚴重,且可伴突眼、脛前黏液性水腫,而垂體TSH 分泌瘤突眼和脛前黏液性水腫極少見;Graves 病TSH 降低,而垂體TSH 分泌瘤患者TSH 升高或正常;Graves 病患者TRAb 常為陽性,而垂體TSH 分泌瘤患者TRAb 通常陰性。此外,垂體TSH 分泌瘤患者行CT 或MRI 檢查可在垂體或鼻咽部發現占位,當瘤體大時可出現相應的占位效應,并可伴垂體其他激素水平異常。該患者長達1 年的誤診,提示當地醫院忽略了血清TSH、TRAb、MRI 檢查的重要意義。
本例患者FT3、FT4升高伴TSH 正常,排除實驗室誤差,需與甲狀腺激素抵抗綜合征(resistance to thyroid hormone,RTH)相鑒別。RTH 是一種由于靶組織對甲狀腺激素反應低下而產生的以FT3和(或)FT4升高伴TSH 不恰當升高或正常的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可表現為甲亢、甲減或甲狀腺功能正常,兩者鑒別較難,需要聯合多項興奮及抑制試驗。兩者鑒別如下:RTH 患者常有家族史,起病年齡較小,常伴發育異常等臨床表現,而垂體TSH分泌瘤患者一般無家族史,無發育異常;RTH 患者甲狀腺素受體β 基因檢測常有基因突變,而垂體TSH 分泌瘤患者無基因突變;RTH 患者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正常或偏低,而垂體TSH 分泌瘤患者無異常;在T3抑制試驗中,RTH 患者TSH 可被大劑量外源性L-T3抑制,而垂體TSH 分泌瘤患者TSH 不被抑制;在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興奮試驗中,絕大多數RTH 患者被興奮甚至呈過度興奮,而垂體TSH 分泌瘤不被興奮;在生長抑素類似物抑制試驗中RTH患者TSH 不被抑制,而絕大多數垂體TSH分泌瘤可被抑制;RTH 患者影像學檢查垂體MRI 無占位。故該患者甲狀腺抵抗綜合征可排除。
垂體TSH 分泌瘤的治療目的是去除瘤體,故臨床上首選手術治療,經鼻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是目前治療垂體腺瘤的基礎術式,其不僅縮短手術時間,而且復發率低、并發癥少、創傷面積小,對患者的預后有積極影響[7]。一般認為術前需短期使用抗甲狀腺藥物、同時聯合應用β受體阻滯劑控制高代謝癥狀,以減少手術并發癥。生長抑素類似物不僅能夠幫助快速糾正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防止術中或術后出現甲狀腺危象等緊急情況,而且能有效縮小垂體瘤體積[1,8-9],提高手術治愈率,因此生長抑素類似物可用作TSH 分泌瘤患者的常規術前準備。
臨床上對于甲亢患者,要注意其TSH水平,若伴有TSH 正常或升高,需要考慮垂體TSH 分泌瘤導致中樞性甲亢的可能,尤其是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應早期完善TRH 興奮試驗、生長抑素試驗、T3試驗、基因檢測及垂體和(或)鼻咽部MRI 等檢查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