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曉奔
在我家居住的小區,提到父親的名字,鄰居們往往微微一笑,豎起大拇指說:“老張啊,最喜歡幫助別人。熱心腸! ”
那天傍晚,父親散步回來,發現小區門口一個井蓋壞了,他擔心有人摔倒,就冒著小雨從家里拿去幾個舊紙箱,擋在了井口周圍。等他回到家里,吃完飯,站在陽臺往外瞅時,正好看一個撿廢品的人,把紙箱拖走了。“危險啊,我還得下去守著”,父親說著,不顧外面飄著小雨,轉身又下樓了,他堅持打著傘守著那個損壞的井蓋,提醒過往的鄰居,直到我打了報修電話,城管部門前來維修,他才全身濕淋淋地回來,為此還感冒了一場。
小區門口有一個公園。有一天,父親路過那里,忽然聽到有人帶著哭聲高呼“救命”,原來一名三歲的孩子,吃東西時被食物噎住,瞬間昏迷了過去。父親加快腳步沖進去,蹲下身子,用手臂繞著孩子的腰,一只手保持著握拳的姿勢,另一只手快速擠壓孩子的肚子,這樣反復試了幾次,孩子終于“哇” 地吐出了一塊水果……事后,我聽說了這件事,忍不住責怪父親:“你的膽子也太大了,那可是人命關天呀,萬一出了岔子,豈不是要吃不了兜著走? ”父親瞪了我一眼:“你以為我是瞎胡鬧? 我用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這可是我跟電視里學來的,關鍵時刻真用上了……”

那天下班回家,看到父親正在收快遞。我好奇地打開那個沉甸甸的大紙箱,看到里面裝的都是一些土特產,核桃、大棗、花生之類。“老爸,你什么時候學會網購了?”我不由打趣他,再仔細一看,不對啊,上面寄件人的地址是一個偏遠的山區。在我的追問下,父親才不好意思地告訴我,前幾年他跟幾位老朋友出去旅游時,偶然去了這個偏僻的山村,看到那里的孩子生活和學習條件都十分艱苦,立刻回想到了自己小時候衣食不繼的苦日子,當即聯系了村里的老師,開始悄悄地給三名品學兼優的孩子資助,定期給他們寄錢和學習用品。如今,孩子們順利地升入中學,他們用這份土特產特殊的禮物,來向我的老父親報喜。父親退休金不少,卻一向生活儉樸,我還多次笑他過日子太摳門,原來他一直在悄悄地做好事。
我挺起拇指稱贊父親有一副菩薩心腸,父親聽了,臉上的皺紋都跟著舒展成了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