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雷 付鐵山

摘要:作為體育大省與強省,遼寧正在積極打造全國知名的特色體育小鎮,加快特色體育小鎮的規劃建設,注重對特色體育小鎮的推廣與宣傳。遼寧體育小鎮的發展建議是:因地制宜,發揮地域優勢;圍繞“體育+”,打造特色產業;專而不泛,獨創競爭優勢;依托體育,帶動脫貧致富;注重生態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
Abstract: As a big and strong province of sports, Liaoning is actively building a nationally well-known sports town with characteristics, accelerating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ports town with characteristic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omotion and publicity of sports town with characteristics.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aoning sports town are: to adjust measur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give play to regional advantages; to buil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round "sports+"; specialized but not extensive, origi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rely on sports, drive out of poverty and get rich; to pay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關鍵詞:特色體育小鎮;培育現狀;建議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sports town;cultivation status quo;advice
中圖分類號:F299.27;G81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31-0043-02
0? 引言
體育小鎮即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是以小鎮所獨有的特色體育文化為基礎,以運動休閑為特征,兼有旅游、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多種功能,文化、旅游等于一體,基于全民健身、運動休閑、旅游餐飲、文化教育和體育產業的相互融合,協同發展的平臺,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小鎮。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全國31各省市共有121個休閑小鎮處于建設完成或者正在建設當中,自行車、馬拉松、釣魚、帆船、登山、冰雪等一些熱門戶外項目紛紛進入這些體育特色小鎮的規劃藍圖。遼寧也先后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體育小鎮發展的政策,一些擁有獨特自然資源和傳統地域文化優勢的地區,積極打造以專業競技、趣味休閑、健身體驗等體育活動為特色的體育小鎮,各類融旅游、健康、養生于一體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逐漸發展起來。
1? 遼寧體育小鎮的培育現狀
1.1 積極打造全國知名的特色體育小鎮
國家體育總局于2017年公布了全國第一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項目名單,遼寧的營口市鲅魚圈區紅旗鎮何家溝鎮、丹東市鳳城市大梨樹鎮、大連市瓦房店市將軍石鎮在上榜的96個小鎮中成功入選。(表1)
1.2 加快特色體育小鎮的規劃建設
2016年12月遼寧省政府率先出臺“遼寧省體育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后,各地市均出臺了適合本地特點的實施方案,其中都把體育小鎮建設作為重要內容。沈陽市把東北地域特色的運動休閑小鎮建設作為探索的目標,充分開發周邊體育資源,突出小鎮的健身休閑、旅游體驗、文化與健康融合等多種功能”。沈陽市沈北新區提出的體育小鎮建設總體思路是,以體育產業為核心,以體育旅游、會展等為特色的體育產業,力爭在2020年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特色體育小鎮(見表2)。錦州市則計劃建成八個特色鮮明、珍珠鏈節點作用突出的體育小鎮,即松山體育健康養護小鎮、北普陀戶外健身小鎮、瓦子峪攀巖小鎮、溝幫子運動美食小鎮、黑山太極小鎮、半拉門健康運動球小鎮、醫巫閭山古文明小鎮和萬佛堂濕地小鎮。
1.3 注重對特色體育小鎮的推廣與宣傳
全省各地非常重視特色體育小鎮的推廣與宣傳,紛紛運用互聯網思維謀劃,成立新媒體傳播中心,利用小視頻、小程序、官方微博、抖音、微信公眾號等新傳媒,開展多角度、多層次的營銷活動,積極對各個體育小鎮及特色體育互動及項目進行宣傳,如某小鎮推的“縣長帶你去攀巖”等微信單條熱度很高,點擊量曾一度達到5萬多人次。瓦房店市將軍石小鎮舉辦多場國家級帆船賽,吸引了域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國體育等各大網站先后對其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報道,極大地提升了影響力。
2? 遼寧體育小鎮的發展建議
2.1 因地制宜,發揮地域優勢
體育小鎮建設要因地制宜,要結合當地的地理優勢和環境特征來培育特色產業鏈。遼寧各地特色多彩的地形地貌為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提供了充分的天然條件。如將軍石鎮擁有的適宜的氣候和優美的岸線資源,非常適合水上運動、山地運動的開展,可以為人們提供休閑養生、溫泉度假、養殖體驗等各類項目,各類運動人群在那里都能尋找到自己喜歡的休閑運動項目。大梨樹定向運動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就是基于其特有的地形地貌,打造了豐富多彩的休閑度假類的趣味定向活動,吸引更多的游客參與其中。
2.2 圍繞“體育+”,打造特色產業
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能夠帶動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協同發展,例如“體育+旅游”、“體育+商業”、“體育+文化”、“體育+制造業”等。目前28個體育大項300多個體育小項,都可成為體育小鎮選擇的項目品牌,可以說體育小鎮的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并可帶動旅游、餐飲、商業和制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瓦房店市將軍石體育休閑小鎮的建設就緊緊依靠體育、養老等產業的支撐,實現產、城、人的融合發展。引領企業積極發展體育休閑、健康養老、旅游以及延伸產業,通過土地流轉、提升土地附加值,引導居民與特色小鎮建設深度融合。目前將軍石已被納入省市“十三五”重點發展和支持的體育產業園區,正在積極創建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由于其擁有世界一流的軟硬件設施,更多的國家級乃至國際級賽事活動將被吸引在此舉辦,這將極大地拉旅游休閑、生態觀光、健身娛樂、濱海度假等產業的發展,多產業鏈聚合效應在小鎮凸顯。
2.3 專而不泛,獨創競爭優勢
在體育小鎮建設過程中,一些建設主體錯誤地認為,運動項目足夠多才能稱得上是體育小鎮。殊不知,建立在多種項目之上的是體育中心,不能稱其為體育小鎮。專注一種項目的體育小鎮的培育尚需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如貿然擴充項目,就會變成遍地開花的體育中心。體育小鎮的培育不在于項目多,而在于項目專精。
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一定要有清晰的定位,可以根據市場細分理論,選擇特色體育細分市場,開展差異化營銷,給人們提供與眾不同的運動體驗。
一般來說,競技觀賞和運動體驗是休閑類體育運動的兩種常見形態。競技觀賞型小鎮可以通過舉辦籃球、足球等大型賽事來吸引消費者;體驗型體育小鎮可以通過開展滑雪、自行車技巧等一些運動休閑活動,實現運動體驗與親子互動、運動休閑與家庭游樂,競技觀賞與養老宜居等有機結合起來。在全民健身運動的熱潮下,隨著全民健康觀念的深入,體育特色小鎮大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2.4 依托體育,帶動脫貧致富
體育小鎮的培育與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結合起來,2017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動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體群字[2017]73號)中強調指出,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和運動休閑項目的開發,是加快貧困落后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將極大地推動脫貧攻堅任務的進程,當地體育特色產業的發展,將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平臺,人們的收入水平將提高,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取得脫貧攻堅工作的勝利。
特色體育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當地居民創造增收門路,促進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售,在體育脫貧攻堅中樹立示范。
培育體育小鎮,不是把體育作為孤立的因素,而是把體育產業發展成小鎮的支柱產業,協同其他產業發展,使更多的小鎮人參與其中,實現人地合一,形成產業鏈。由此可以解決“三農”問題,為當地帶來可觀的收益。
2.5 注重生態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特色體育小鎮,要發揮優勢,把當地特色體育項目相關的生產、生活元素融合進去,還要常懷敬畏生態環境之心,要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做到綠色、生態、低碳、環保。山海林田湖等自然環境是小鎮生存發展的生命線,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是小鎮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建運動小鎮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護小鎮獨特,稀缺的自然資源,通過發展體育相關產業的模式實現自然資源的保值、升值。
將軍石小鎮及渤海村就是充分利用全運會帆船帆板比賽的契機,進行了環境的改造和美化:改良鹽堿地,植樹種草,加強市區綠化;大力治理污水,海水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準,道路交通條件不斷改善,公共基礎設施進一步優化。經過全方位的環境治理與維護,實現了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居民生態觀念增強,產業變商業,農房變客房,生態改變帶來的人們生活的變化顯而易見。
參考文獻:
[1]朱才威.體育產業強力支撐“運動遼寧”[N].中國體育報,2017-07-13:002.
[2]遼寧體育局攜全省體育產業相關人士參加2019斯邁夫大會https://www.sohu.com/a/310993029_501253?sec=wd.
[3]遼寧省體育局.遼寧省體育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25)[R].遼寧省體育局,2015,12.